銘刻了十年之久的“IToIP解決方案專家”的字眼已經悄然隱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干凈利落的華三,這個小小的變化,華三用了十年時間;而要徹底看清這個變化,華三需要再一個十年。
正如華三通信首席執行官吳敬傳所言,在過去的十年中,華三已經成功登頂國內企業網絡市場,也牢牢鎖定了全球第一陣營的位置;但“互聯網化”的浪潮已經開啟,華三也將隨需而動,將目光瞄向更加廣闊的IT市場,在未來十年成為新IT基礎架構的領導者。作為IT的集大成者,數據中心必將會成為華三的主戰場。
數據中心將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役,華三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就在日前,華三在杭州正式發布了醞釀已久的融合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說實話,“融合”都有點已經被用濫了,華三為什么還是選擇了這個基調。但在華三通信副總裁兼市場部總裁王巍看來,此融合非彼融合,華三強調的是“聚變融合”,不僅僅是IT基礎硬件的簡單拼湊,而是讓IT在聚變中釋放出更多的能量和價值,打造真正全流體的數據中心。
念好"三字訣"
王巍在致辭中指出,融合數據中心之所以成為當前業界關注的焦點,是技術發展、市場競爭和客戶需求多重驅動的結果。“從技術層面來看,從物理網絡到云就緒網絡,再到現在的云網融合,趨勢越來越明顯。”
從用戶需求角度來看,其正在從分層采購轉向完整解決方案,用戶關心的不再是網絡、計算、存儲、虛擬化這樣的單平臺,而是更加關注業務的交付能力;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融合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將會成為區別于競爭對手的最突出表現。”王巍說。
華三通信解決方案部副部長李德剛認為,雖然各行各業對于數據中心能力要求不一,但對于數據中心的追求卻無非“快、簡、穩”這個三字訣。
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可以理解為業務上線能力,也可以理解成設備的高大魁梧。但在李德剛看來,當前市場上卻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現象,就是過于強調設備自身的性能,而沒有面向業務。“現在一個交換機板塊的性能,就能超過前幾年整臺設備的轉發能力。但對于業務應用的部署、遷移和故障切換速度而言,并沒有同步迅猛增長。”李德剛說,“單純的追求性能和單節點能力是不合理的,并不能滿足用戶需求。”
簡,簡單就是美,在IT領域同樣也是這樣。“但我們可以看到,業內有些廠商為了簡約,在硬件基礎平臺上加載了眾多管理系統,造成系統林立。從用戶角度來看,層出不窮的管理平臺,反而極大的增加了整個數據中心方案部署的復雜性。”
穩,在IT世界里,同樣是穩定壓倒一切。在李德剛看來,對于穩定性的理解,業界似乎走入了一個誤區。“為了穩定性和可靠性,出現了過度的冗余,這的確是提升了應用系統穩定性,但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資源浪費;而且普遍的冗余技術都是從單點著手,僅僅面向于基礎架構本身,而不是真正需要的業務。”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面向應用云網融合可定義自適應的,更快更簡更穩的IT基礎架構,是時候做出徹底的變革了。”李德剛說,“華三正是洞悉了這個趨勢,所以我們推出了融合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做好"八大件"
在李德剛看來,華三融合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就是賦予了數據中心完整的流動性。“傳統的數據中心是一個靜態固體的數據中心,它缺乏靈活性流動性,每個應用來決定具體的底層架構。這兩年來,虛擬化技術的發展使得數據中心實現了局部流動性。但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了計算、存儲、網絡虛擬化之后,如何使得虛擬化層能夠實現統一控制,面向應用實現軟件定義,系統能夠面對應用的壓力和變化,實現自我配置。”
“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數據中心從半流體半固體的狀態,變成全流體狀態,整個系統是面向應用可定義的,面向外部壓力的變化,可以隨需而變的。”李德剛說。他把華三方案總結為四個層面八個構件。
最底層是IT基礎設施層,包括網絡、計算存儲和融合產品三個構件。華三的分類方式與大多數廠商截然不同,在很多人看來,數據中心的傳統三大件應該是存儲、計算和網絡。“之所以這么分類,主要是因為在新一代數據中心里,計算設備和存儲設備開始歸一,是通過軟件方式定義出來的;而融合產品,則是應對數據中心空間與能源緊張而衍生出來,可以實現功能的靈活變化。”
第二層是虛擬化層,分別對應著計算、存儲和網絡虛擬化。“其中,計算虛擬化相對成熟,開始走向了標準開源架構,華三也在KVM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存儲虛擬化方面,華三也推出了分布式的零存儲方案;網絡虛擬化是最難的,但華三的Comware V7真正實現了面向設備、應用和連接的網絡虛擬化。”
雖然進入計算虛擬化時間點比較晚,但華三擁有非常完整的虛機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而且華三的平臺具備高度的開放性和兼容性的。華三做計算虛擬化最核心的優勢和能力,就是可以實現計算資源和其他資源的聯動,真正實現根據不同業務的壓力需求來調補不同的虛機計算能力。
第三層是架構在虛擬化層之上的融合控制平臺,可以實現對數據中心內部網絡資源平臺和計算存儲資源平臺的統一的控制,這也是華三融合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最大技術亮點。在李德剛看來,數據中心在做整體策略部署時,需要有集中的控制節點來實現,對所有資源實現統一協同部署。“我們的融合架構叫做VCF,它完全擊穿了三個虛擬化層,實現了資源統一調度管理,是非常革命性的創新方案。”
最上層是融合資源管理平臺,在融合控制器的基礎之上,實現了對計算網絡和存儲的統一的管理,能實現一個多個資源池的自動化業務編排,同時具有多種標準接口進行北向對接。它和傳統管理平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改變了原來類型多、兼容差、界面亂的情況,歸一到統一的資源管理中,實現資源管理聯動。
作為最上層的管理平臺,開放性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的融合資源管理平臺,北向有面向OpenStack的接口,南向是針對不同的軟硬件資源,有相應的開放接口,可以最大程度上實現對已有數據中心體系的兼容。”
快速"可落地"
有一句老話: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對于任何用戶而言,都不會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把已有方案直接重來,它一定是長期過渡和演進方案。用戶又應該如何實現融合數據中心方案的落地和部署呢?
華三通信解決方案部部長孫暉表示,對于傳統數據中心只需要增加融合控制平臺和資源管理平臺,就能逐步實現向融合數據中心過渡;而對于新建數據中心部署則非常簡單,只需要軟件層面部署調優。“雖然我們之前在存儲、計算等方面講的很少,但融合數據中心對于華三來講,并不是橫空出世,它是經過了長期大量的技術沉淀和產品方案積累。”
據李德剛介紹,華三將在6月份正式發布融合控制器VCFC和融合管理平臺,正式投入商用。“我們在硬件能力、虛擬化能力、資源控制和管理平臺四個層面八大組件上都處于領先地位,都有相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從融合數據中心交付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具備了完整的落地能力。”
英雄所見略同,產業界的主流玩家,不管之前是做服務器、虛擬化還是網絡設備,都在朝著不同的領域進行擴展,都在朝著融合的方向前進。以網絡設備老大思科為例,它在推出UCS大獲成功之后,又與紅帽合作向著虛擬機方向在前進;而虛擬化領域的王者-VMware,在完成計算虛擬化之后,又開始朝著網絡和存儲虛擬化方向前進。領頭羊們都在進行橫向融合擴展,華三并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