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百年老店”愛立信CEO衛翰思在任職7年之后宣布辭職。其實此事此前早有端倪。
一周前,愛立信發布2016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收入541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1%;凈利潤16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26%;運營活動現金流為負7億瑞典克朗,去年同期為31億瑞典克朗。受疲軟的財務表現影響,愛立信的股價持續下滑,從2016年年初到現在已經下跌21.7%。當時瑞典媒體就報道說,愛立信的兩位主要股東已經決定開始尋找衛翰思的替代者。
緊接著,7月22日,一則有關愛立信即將被思科收購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行業內外傳得沸沸揚揚,究其源頭,來自一個名叫Osvaldo Coelho的分析師博客。盡管這名分析師的經歷和背景都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這則傳言的水分,但畢竟傳言雙方都是信息通信業江湖地位極高的大佬,而且其中愛立信自己也正處于一個極為微妙的時刻,搞得衛翰思隨即不得不親自出來辟謠,否認與思科合并的可能性,稱有信心扭轉局面。
如今衛翰思辭職了,愛立信被思科收購的辟謠就不算數了嗎?愛立信還能卷土重來嗎?
業績低迷有種種原因
眾所周知,愛立信是一家通信“百年老店”,尤其是在移動通信領域,愛立信從1G時代就開始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從衛翰思2010年接任CEO開始,2011、2012連續兩年,愛立信都登上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制造商的寶座,直到2013年被華為反超。
此后,華為一路高歌猛進,愛立信卻表現平淡。諾基亞與阿爾卡特朗訊合并以來,愛立信更是腹背受敵——前有華為漸行漸遠,后有諾基亞阿爾卡特朗訊緊追不舍,其中前者在通信、企業、個人三大市場全面開花,后者與愛立信極其相似,且產品線更廣、專利儲備同樣豐厚,令愛立信感到危機重重。
其實在2010年衛翰思擔任CEO一職時,愛立信就已經面臨著被華為追趕的危機,以及全球電信市場風云變化的不利形勢,因此衛翰思也是受命于危難之際。
自上任以來,衛翰思也進行過一系列改革,比如提出“網絡社會”的發展方向,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重組,發展云計算、視頻、OSS/BSS等目標領域,以及與思科、英特爾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等。無奈,愛立信所押注的新領域并未能如愿帶來收入的增長,而所面臨的競爭對手又是如此強勁。
加上這兩年,移動寬帶基礎設施市場的低迷狀態,造成了更大的困難。愛立信第二季度的業績由于多個市場和地區的銷售額低迷受到重創,其中,巴西、俄羅斯和中東地區都成為愛立信的關鍵痛點所在。衛翰思認為,這些市場在未來六個月“依舊無法扭轉疲軟趨勢”。
這一切,終于導致衛翰思黯然離職。
出售不符合愛立信股東利益
那么,是不是此時思科的并購就顯得靠譜呢?
其實,愛立信和思科都是ICT設備供應商領域業務各有擅長的領導廠商,愛立信是根植于瑞典的老牌電信廠家,它的最長項在于移動寬帶;思科是借助于互聯網的興起在硅谷崛起的新貴,它的最長項在于IP及路由。事實上,思科與愛立信的合并傳言,還真不是空穴來風。
2015年11月9日,愛立信與思科宣布,將建立廣泛的技術與商業關系,從研發至客戶服務等領域,全方位展開全球性的業務與技術合作,創建未來網絡。
此舉不但被外界視為兩公司合力對抗華為的信號,更引發了雙方有可能合并的猜測與傳言。這種形式的合作更像是并購的“前戲”,只不過由于雙方體量都過于龐大,行業江湖地位過于顯赫,而且擁有不同的企業文化與政治地緣,并購整合絕非易事,往往拖個幾年也搞不定,而且過程中必然涉及人心思變、客戶流失等不利局面。而以這種方式達成合作,更像是迅速切入主題,當下隨用隨取,日后且談且看,盡可能以最短時間達成最大效果。
既然雙方通過合作形式已經補齊了業務短板,那么短時間內還用得上再談并購嗎?至少對于愛立信而言,此時絕不是一個好時機。
現在,愛立信的股票相對于2011年的高點,差不多跌了一半,市值也從高峰時的500多億美元大幅縮水到240億美元。即使愛立信的股東想討論并購問題,至少也要在走馬換帥之后,讓愛立信重振雄風,讓股價重新走強甚至市值創了新高以后再說。
老本還在翻身有望
如今,衛翰思已經卸任CEO一職,無論是代理CEO的Jan Frykhammar或者是尋覓中的新CEO人選,他們的主要任務只有一個——如何帶領愛立信盡快走出低谷。
如今,華為正在全球信息通信領域上演大象快跑的游戲,剛剛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華為實現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業利潤率達12%。而合并后的諾基亞,已經在強力整合之后顯示出咄咄逼人的進攻勢頭。愛立信真是壓力山大。
但也不必過于慌張,畢竟愛立信在移動寬帶領域有著多年的積累,在云、物聯網、內容方面也進行了一些布局,而且在北美、中國和歐洲以及拉美等新興市場有著經營多年的優質客戶,這些都是真正的“老本”,說愛立信沒有一點翻盤的機會也是危言聳聽。
如今,愛立信把重點放在了三個方面:一是繼續專注于愛立信所謂的“目標領域”——IP網絡、云、OSS/BSS、電視/媒體和行業&社會(垂直市場領域),這樣就能夠同時提升利潤和收入;二是削減成本;第三個則是研發投資。
記者認為,信息通信業是典型的“各領風騷三五年”的行業,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個由技術變遷引發的新浪潮,從個人電腦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去年,浪潮再一次掀起,人工智能浮出海平面。未來智能化的世界里,連接還是不可或缺的,不僅包括移動寬帶化的連接,還有還有極窄帶寬的連接。這些都是擅長于連接的愛立信的機會所在。愛立信應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多年運營商客戶和行業客戶的轉型需求,一起把握這股席卷全球的智能化浪潮。
同時在自己的優勢領域,還要持續發力。愛立信現在的重點是推動來自這些“目標領域”的收入增加,并穩定移動寬帶和專業服務的收入表現。比如在5G領域,愛立信正在傾注大量資源,目前正與包括AT&T、NTTDoCoMo和西班牙電信在內的許多全球領先的移動運營商在5G方面進行合作。
當然,對于此時的愛立信,更要適應一個追趕者的角色,當務之急是要向競爭對手學習,放低身段,回歸初心,把當年在沙特拿下第一套蜂窩移動通信網的狠勁拿出來,一個骨頭一個骨頭地去啃,或許這樣才能縮短復興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