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is everything(移動即是一切)。
這個充滿霸氣的詞匯,正是2016年MWC的主Slogan。
對向來用詞謹慎的MWC來說,這是一個極為大膽的宣告。
與之相比,2014年與2015年的主Slogan:“Creating what's next”(創造未來)和“The edge of innovation”(創新的邊界),雖然依然大氣,但卻沒有今年這種睥睨天下的無我氣勢。
如果多年之后我們回望,2016年的MWC(移動世界通信大會)必將在全球信息通信發展史上,占據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
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對很多人來說,CES、MWC、漢諾威等國際大展上,各種酷炫的新產品和未來感十足的黑科技最值得關注。
但它們不但是新品和新技術的秀場,更是各家公司博弈未來戰略的競技場。這些戰略的交鋒與匯流,才是此后數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決定產業走向大勢的關鍵。
MWC尤其如此。
而在2016年春天的這場大展上,有哪些影響深遠的戰略與事件塵埃落定?
一、中興獲獎風向標:5G時代啟幕
本屆MWC上,兩個極具含金量的技術大獎,被頒發給了中興通訊的Pre5G Massive MIMO:
被視為通信行業奧斯卡的“最佳移動技術突破”(Best Mobile Technology Breakthrough)全球移動大獎;
由16家全球主流運營商CTO集體評選出的“CTO選擇獎”(Outstanding overall Mobile Technology-The CTO’s Choice 2016)。
這也是行業最重量級別的大獎,首次頒發給5G領域技術。
顯然,風向已變。
行業里講5G已經有好些年。但過去的幾屆MWC上,行業內談論得最多的主角都是LTE,5G還多為陪襯。
因為5G還遠未成熟。
5G并不只有一種技術,而是一套標準體系,而且與1G、2G與3G的技術都背道而馳。目前行業能達成的共識,僅僅是它將在某種程度上維持與4G的向下兼容。
我們看到的很多5G試驗信息,也都還停留在技術的可行性與可靠度層面。
但隨著風向改變,5G在全產業內的重要性,已真正從一個“長期演進”的概念趨勢,提高到付諸標準化與產業化的快速推進階段。
2016年已成5G標準之年。
在此之前,3GPP RAN已于2015年9月份,在美國鳳凰城召開5G Workshop,并為5G標準化劃定時間表:R15將于2018年第二季度完成啟動;R16則將于2019年12月完成啟動,并于2020年作為5G標準提交ITU-R。
這意味著:
1、5G的真正商用化,最早需要等到2018~2020年才能真正看到
2、電信運營商與設備商圍繞5G標準與產業化展開的技術賽跑,已進入提速沖刺階段。
比如,此次獲獎的Pre5G Massive MIMO,通過在復數域空間工作的多維度矩陣設計,讓多個手機互不干擾地在同一時間、頻段和物理空間內,獨立達到理論峰值速率,因而被視作移動寬帶演進上的顛覆性創新。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華為、愛立信、諾基亞、高通、英特爾、三星、思科等行業巨頭,以及中移動、Verizon、AT&T、TeliaSonera、T-Mobile等運營商都已經以各種方式推出試驗樣機、開測實驗技術、組建技術聯盟,或是設立創新中心。
每一家公司都急于證明,自己會是5G時代的領導者。
且等到2018再看。
二、高通英特爾聯手:物聯網標準合流。
大家為什么要推5G?
最大的需求,其實有兩個:
一是網絡功能的虛擬化,從而大大節省運營商的成本,并便他們的網絡更加靈活。
二是物聯網。5G不僅提高數據傳輸速度,更提高了網絡響應速度,降低了網絡延遲,并可以針對不同場景,進行靈活的部署和管理,實現更多物聯網場景的通信支持。
比如無人汽車,行車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剎車的反應時間至關重要。而數據從一個設備傳送到另一臺設備所花費的時間,4G目前會延遲大約50毫秒,而5G有望將其降至1毫秒。
從1991年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Kevin Ashton首次提出物聯網概念以來,從工程自動識別到“萬物互聯”,物聯網的概念定義與產業地位一直在不斷變化。但毫無疑問,經過25年發展演變,物聯網已成為一片廣袤的產業藍海。
相對普遍的看法認為,物聯網將成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根據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將比互聯網大30倍,會創造下一個萬億元級別的信息產業機會。
但在此前,物聯網產業一直面臨一個大問題:標準不統一。
其中,兩個最大的陣營,分別是由英特爾牽頭成立的開放互聯聯盟(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以下簡稱OIC),以及高通牽頭成立的AllSeen聯盟(Allseen Alliance)。過去的幾年里,兩個聯盟分別根據自身標準,創建了多個相互競爭的團隊,相互僵持。
而在本屆MWC上,兩個聯盟全面合流。一個開放連接基金會(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以下簡稱OCF)將會取代目前所有OIC的活動,現存的OIC成員會轉移到新的組織體系下,而任何運行Allseen標準的設備,也都可以兼容新的OFC標準。包括高通、英特爾在內,這兩個聯盟中的很多公司,同時也是積極推動5G發展的一員。
此外,雙方也在WiFi領域保持合作。就在2月17日,英特爾和高通已成功演示了兩家公司802.11ad WiGig解決方案間千兆級的互操作性,雙方后續將繼續協作打造802.11ad生態系統。
這意味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強大的兩家芯片巨頭,已經達成了合作的默契,共同推動一個從通信協議、軟件、硬件到許可協議等各個領域標準,都盡可能趨向大一統的5G+物聯網時代來臨。
它們寧可將廝殺降至戰術層面或留待日后,也不容許兩強相爭可能帶來的意外變數。這是產業領導者們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