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最早的計劃是提供3G網絡,但是現在谷歌的熱氣球已經可以向地面提供每秒10兆流量的網絡服務,已經接近英國每秒15兆的4G標準網速。
谷歌今天向BBC透露,印度尼西亞的三家通訊服務商決定在明年使用谷歌熱氣球網絡服務。
谷歌一直在嘗試使用熱氣球向地面持續發送網絡信號,讓更多生活在偏僻地區的人能夠上網。
斯里蘭卡此前也曾和谷歌簽署過一份單獨協議,有意加入谷歌的熱氣球網絡服務。
谷歌在2013年6月第一次向外界披露了高空熱氣球網絡計劃。當時谷歌在新西蘭發射了總共30只氣球,并向60名志愿者提供了15分鐘基于氣球的互聯網接入服務。
每一個熱氣球里都裝滿了比空氣還要輕的氦氣,裝有兩臺用來接受和發射數據流的裝置,還有GPS定位系統、進行復雜運算的計算機、用來適應風向的高度控制系統,以及提供能源的太陽能面板。
谷歌最早的計劃是提供3G網絡,但是現在谷歌的熱氣球已經可以向地面提供每秒10兆流量的網絡服務,已經接近英國每秒15兆的4G標準網速。
另外,熱氣球在空中的穩定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最開始這些熱氣球只能在空中呆5天或者最多10天,但現在它們已經能夠在空中持續工作187天了”,谷歌熱氣球計劃“Project Loon”的副總裁邁克·卡西迪(Mike Cassidy)說。
“同時我們也在優化發射流程,以前大概需要14個人一起用1到2個小時來發射一個熱氣球,但現在我們只需要兩到三個人,就能每15分鐘發射一個”,卡西迪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2016年這項計劃將達到階段性目標。
“我們需要300個熱氣球才能在地球上形成一個穩定的通訊網絡。只要其中有一個熱氣球被風吹走了,其他熱氣球就會替代那個氣球的位置”,卡西迪說。
卡西迪說,“希望明年可以在空中形成一個熱氣球環鏈,對部分地區形成持續的網絡覆蓋,如果一切正常的話,我們會開始正式推廣商業運營。”
因為每一個熱氣球只能向直徑為40公里的地面發射信號,所以這第一個環鏈只能覆蓋相對較小的一塊面積,具體地點選在南半球。
谷歌這些高空氣球都是用高度密封的聚乙烯塑料緊緊包住高度壓縮的氦氣,這樣就算在溫度變化巨大的高空,依然可以保持氣球內部氣體容量穩定 ,從而在空中停留時間更長。
說起來,高空熱氣球的理念最早來自于1950年代的美國空軍。美國空軍當時采用了杜邦公司發明的一種叫“Mylar”的材料做氣球包層,然后向空中發射一種代號為“全球水平探測技術”的氣象探測氣球。
在此后的10年里,美國空軍向空中發射了88個熱氣球,曾經有一個氣球持續飛行了744天,創下了當時的紀錄,但此后再也沒有一個探測氣球接近這個記錄。
最近的一個案例是NASA兩年前曾經發射過的高空熱氣球,但只在空中飛行了55天,而且氣球尺寸遠大于谷歌。
所以谷歌號稱可以用極低成本發射懸浮半年的氣球,很多熱氣球專家對此一直充滿質疑。
不過只要這些技術問題真能得到解決,谷歌用高空熱氣球發射網絡信號,比很多傳統辦法都有優勢。
比如會比常規的鋪設電纜或者建造基站的辦法成本更低,尤其是在像印度尼西亞這種到處都是叢林和山區的地方,地面建造基礎設施十分不方便。
谷歌稱,印尼2.55億人口里有1億人都還沒有互聯網。“許多人至今還住在完全沒有互聯網設施的地區,希望熱氣球網絡服務有一天可以幫助這些人聯網”,谷歌說。
Davies Murphy Group的科技咨詢師克里斯·格林(Chris Green)說,“還在試圖通過傳統陸地電纜來解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地區,是時候抬起頭來看看衛星、熱氣球或者其他空中方案了”。
熱氣球比衛星通訊的優勢是:絕對更便宜 。谷歌還在考慮其他低成本方案,比如Titan計劃,就是用太陽能驅動的無人機來發射網絡信號。
谷歌之外,FACEBOOK也在發展類似的無人機網絡服務提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