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到底怎么樣?我們找一個對標產品比比看。
2015上半年,華為共銷售智能手機4820萬部,躋身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前三,高出小米至少4個百分點。更難得的是,華為手機不僅銷量大,而且售價高,以定價超過3000元的華為Mate7為例,目前已累計發貨超過400萬臺,與蘋果、三星形成直接競爭關系。
在國際市場上,華為手機表現同樣扎眼,目前已進入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在歐洲市場增長尤快。華為手機CEO余承東甚說:“那些一時熱鬧的手機未來都將死掉。”
顯然,小米與華為呈現出截然不同走勢。
有趣的是:當年和雷軍吵得很兇的董明珠,其領導下的格力電器2015上半年業績同樣未達預期。當年二人豪賭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二年后他們都會被人甩在后面。但我認為,目前斷言“小米不行了”為時尚早。但傳言的流出絕非空穴來風,競爭對手變了,消費者觀念變了,小米的玩法卻沒變,這就是危機的根源。
華為、小米分屬兩種企業模式,前者是“技術主導”型企業,后者是“營銷主導”型企業。小米最大優勢是善于經營粉絲,最大短板是缺乏技術支撐。國際企業的經驗一再證明,一個企業若缺乏來自技術層面的強力支撐,這個企業注定行而不遠。
華為對小米最大的威脅不是產品,而是其強大的技術與專利形象,一旦消費者對踏踏實實做技術、實實在在做產品的企業建立認同感,對于小米這類專注于“營銷”的企業,將是一個災難。
小米模式的本質是營銷。小米的企業屬性與大多數中國家電企業并無二致,它們不善于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它們喜歡在營銷上動腦筋,所以它們基本上不可能創造革命性的產品。
所以,你很難說小米手機有什么獨特的先發優勢,雷軍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對年輕人心態的洞察,和基于此洞察之上的營銷手段。換句話說,小米的成功,是觀念的成功、營銷的成功。
問題在于,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購買力的提高,年輕人的觀念會隨時間而改變,他們會逐步轉向技術型、實力型品牌。好比年輕人交朋友,剛開始他可能對一個會講段子的人有好感,但是時間久了,他們最終會選擇有內涵、有修養的人做一輩子的朋友。
這實際上意味著,在過去五年,雷軍有一個嚴重的疏漏,那就是沒能及時把一個“營銷主導”型的小米改造成一個“技術主導”型的小米——像蘋果那樣的科技型公司。事實上,小米此前已經接到一系列預警,比如在印度和臺灣遭遇麻煩,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雷軍及其團隊做出實質性改變。
華為手機的成功,國際市場功不可沒。強大的專利積累加上良好的品牌形象,讓華為手機的國際化之路走得輕松自如。事實上,雷軍已經意識到小米的困境,推出3000元的小米Note,正是為了改變其中低端形象。但是,小米一直以來致力于營造“高性價比”(實質上是“中低端機”的代名詞)形象,讓小米高端機銷售缺乏支撐。雷軍是一個營銷高手形象,不是一個產品和技術專家形象,無法托起小米Note的天空。
換言之,公眾已經對小米產品的形象進行了心理鎖定,那就是:價格適中,性能不錯。為什么德國大眾公司不用“桑塔納”品牌推出30萬元以上的轎車?就是這個道理。在品牌成長期,小米的中低端定位是合適的,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對品牌和產品進行改造,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但是,小米沒有做這件事,或者說雖然做了這件事但沒有產生實質性效果。雷軍臺過于享受被年輕粉絲追捧的快感。
類似的例子還有,新飛多年的廣告都是“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把“新飛”和“冰箱”兩個概念牢牢地捆綁在一起。十五年前,新飛推出空調產品,發現根本賣不動,原來消費者不認新飛空調,理由簡單到要死:你就是一個做冰箱的。當然,這么說不等于品牌形象必須一成不變,問題在于,你一旦讓消費者形成品牌鎖定,改變起來難度很大。
這幾年,雷軍把幾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小米生態布局,至于小米品牌形象怎么定位,品牌內涵應該是什么?我相信雷軍想得不多。沒有對小米進行前瞻性的技術布局,更是不可原諒的疏漏,直接導致小米發展后勁不足。須知,“臺風口”不總是都有,內功修煉更重要。
美的集團的方洪波對小米互聯網思維十分欣賞,甚至派高管集體取經。但是,細心人發現,方洪波對技術與研發的重視遠高于雷軍。近年來,方洪波對外談得最多的是重視研發。美的最近的熱點,是其創新平臺1.0對外開放。方洪波如此重視技術與研發,實乃因為他親眼看到競爭對手格力憑借技術優勢,給美的帶來巨大競爭壓力。
止于目前,公眾尚未看到雷軍對“小米不行”的傳言做出有力度的反駁,也許小米不認為傳言會對它造成實質性影響,另一方面小米也確實拿不出更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依舊牛逼。
在我看來,這恰恰是最讓人擔心的。傳言的威力不在于它是不是道出了事實真相,而在于它有可能最終成為大眾的真實看法。一旦越來越多人信以為真,則反過來對市場形成負面影響。比如,當你聽到越來越多人傳言“小米不行了”,你面對小米手機的時候心里會打一個問號,你選擇小米手機的概率就會降低。很多名牌的沒落,不正是從不起眼的傳言開始的嗎?此正所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防患于未然”,即指于此。
蘋果是個剛好相反的例子。四年前,海爾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即預言蘋果手機火不過2012年,許多人認為庫克領導下的蘋果缺乏創新將出現危機,事實上,人們確實看到蘋果手機這幾年并無大的改變。但是時至今日,即使三星發起一波又一波進攻,仍無法撼動蘋果在全球智能手機領域的霸主地位,這到底因為什么?在我看來,根子在于蘋果已經成為“偉大科技公司”的代名詞,具有全球智能手機領域至高無上的主導權、定義權,而這一切的根本,仍可歸結為蘋果擁有全球最領先技術這個點上。
而“營銷主導”型企業是永遠也不可能擁有技術主導權的。
因此,小米最大的危機,不是小米真的不行了,而是“小米不行了”的傳言開始流行,而且有一部分人相信,這才是最可怕的。誰敢說,這一定不是小米盛極而衰的開始?
雖然我對小米“營銷主導”型模式并不完全看好,甚至擔心其因為缺乏技術積累而后勁不足,但我仍然認為,小米的出現,對中國企業乃至整個社會公眾觀念的進步,仍然功莫大焉。
今天,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因為雷軍倡導的“互聯網思維”而建立“用戶至上”觀念,過去,“用戶就是上帝”更像一個雖光鮮卻不實的說辭,今天它已經成為推動企業進步的力量。這是中國企業觀念的一個巨大進步。
中國企業對產品的理解也發生了很大改變。過去,中國企業普遍采取“機海戰術”,多產品、多型號競爭市場,能賣多少賣多少,賣不掉拉倒,單機成本居高不下,經濟效益很低。現在它們更愿意實施“精品戰略”,提高每一款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