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了許多年,聯想終于成立互聯網公司,該公司由中國區總裁陳旭東掛帥。把福將放到一個新成立的公司,聯想對互聯網子公司不可謂不重視。不過,在品牌和硬件終端的互聯網再造之外,聯想對壘小米、華為、魅族的真正底氣來自對互聯網軟件短板的彌補。
明年4月才正式運營的聯想互聯網子公司還沒有披露具體行動策略,但公告的字里行間還是曝光了一些思路:新品牌、新媒體、電商渠道,甚至從研發到推廣再到銷售都要借助互聯網思維,簡而言之就是高度仿效小米。
所有上述理論都指向一款或多款終端。就好比小米手機,研發過程中(特別是操作系統)就采納用戶意見,而到了上市階段,營銷、渠道更是將互聯網思維用到極致,尤其是后兩者“見效快、易模仿”。
但問題來了,有多少打著互聯網手機旗號的企業真正學習了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比如,多看閱讀、小米路由器App等一系列深植于小米終端的軟件。
反過來,對聯想而言,從出貨量和市占率來講,聯想手機在中國市場并不怯小米、華為。那成立一家互聯網子公司的意義就在于再做一款終端,并強調線上銷售嗎?有分析人士指出,姿態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只是如此,是否需要成立一家新公司則值得商榷。
事實上,了解聯想的人都知道,近些年在互聯網營銷和銷售上,聯想已經做出了不小的成績。比如其兄弟公司聯想佳沃打造的藍莓、獼猴桃(柳桃)品牌。但聯想集團仍然缺乏一款家喻戶曉(不一定購買)的硬件,更缺乏家喻戶曉的軟件應用。在互聯網時代,仍然以傳統制造業出現不啻于一種危機。
現代社會,用戶更換手機的頻率越來越快,但使用一款軟件應用相對穩固,如果達到QQ、微信或者淘寶的使用率,衣食基本無憂。而對于硬件創業企業而言,誰也不希望只做別人的承載終端。
值得注意的是,聯想最初殺入移動互聯網行業時,曾力推樂商店體系,與當時的樂Phone概念相匹配。但隨著終端銷售戰的白熱化,聯想對軟件體系的打造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好在包括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在內的高管從未遺忘這塊業務。
楊元慶本人在多個場合為其“茄子快傳”(跨平臺數據傳輸工具)搖旗吶喊,而聯想原來的樂OS操作系統團隊拆分成小團隊:樂安全、樂關聯(后來的茄子快傳團隊),并且鼓勵所有團隊面向開放市場。
據稱,類似這樣的互聯網軟件業務在聯想內部有10多個產品團隊,每一個產品團隊都如同一個互聯網公司。這樣的組織結構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聯想團隊研發、產品、運營分離的模式。
科通芯城市場副總裁劉宏蛟指出,互聯網正在沖擊所有行業,以前的HTC、三星等硬件廠商只做硬件,用戶從應用商店下載第三方應用。但現在的智能設備廠商需要給用戶提供整合的服務能力,軟硬件兩手抓且兩手都要硬。這無疑對聯想這類老牌硬件廠商提出了新的挑戰。
“成立互聯網子公司是順應形勢,也為聯想軟硬件結合提供了制度保障,具體成敗就要看執行能力了,作為銷售見長的公司,需要特別注意軟件升級的實力。”劉宏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