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總裁徐文偉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華為企業業務的增幅預計達到40%,超過去年的32%。
文偉透露,華為企業業務在歐洲市場的增幅目前已超過了本土。美國市場占比大概不超過20%。“在美國市場份額并不高,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這個市場,因為它的空間足夠大。除了運營商業務,我們的企業業務和終端產品都會不斷在這里拓展。”
徐文偉坦言,在互聯網等新技術引領金融信息化變革的情況下,金融和教育都是最有潛力的行業。銀行、證券、保險(放心保)三大領域在內的金融行業將是華為企業業務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
華為去年財報顯示,公司2013年的385億美元營收中,企業業務已占到了25億美元,但金融企業業務占比并不高。
不過,2014年上半年,在華為企業業務中,金融領域的增長最為迅猛,包括銀聯、交通銀行等均已全面開始使用來自華為的金融解決方案。在北上廣等發達地區,華為企業業務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提升。
華為企業BG市場與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何達炳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金融企業業務的門檻要求比較高,又處在傳統金融向互聯網金融過渡的轉型期,對技術創新非常敏感。“我們在進行金融企業業務的過程中,對于創新業務的投入比其他行業要高。”
華為最新財報顯示,其運營商業務收入占整體收入的70%,仍是華為最主要利潤來源,但這一業務收入增速已經放緩。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此前表示,這一業務未來在公司所占比例會降到50%到60%之間。
資深電信業觀察人士付亮認為,華為企業業務從2011年獨立以來,在渠道和服務鏈條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它需要依靠代理商或者是合作伙伴來接業務,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拿到大單。經過了兩年多的培育和積累,目前渠道已經漸漸理順,效果也開始顯現。“有了這些基礎,業務應該能有一個較為快速的增長。尤其是在金融、教育、保險這些需要大量數據交換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