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介入到光伏逆變器市場,一年的時間出貨量達到1GW的規模,入列全國前三,這就是“新兵”華為的初考成績單。
“2014年華為逆變器的銷售目標是4GW。”一位接近華為的江蘇逆變器企業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華為的目標是在數年之內成為行業第一。
Solarbuzz光伏高級分析師廉銳認為,2013年華為1GW的銷量應該是簽單量,4GW的目標也應為簽單量,而非實際出貨,“但是這個量級對于行業來說也是個震憾數字”。
上述江蘇逆變器高管表示,出于強大的海外銷售網格,華為2014年4GW的逆變器銷量規劃超過50%的市場來自于海外市場。
廉銳預測,國內廠家沒有多少品牌忠誠度,2012年的冠亞、艾伏等就被擠出了前10名的榜單。未來華為還將沖擊大量實力不夠雄厚的逆變器企業。
根據《2013年中國光伏逆變器市場報告》顯示,2013來自中國的逆變器企業出貨量突破13GW,占全球市場比重上升至26%。其中,以陽光電源、特變電工、華為等10家企業占全國87%的出貨量。 前述江蘇逆變器高管透露,2012年華為進入逆變器業務之后,將艾默生逆變器的部門人才幾乎一網打盡,同時還從陽光電源等國內優秀同類企業高薪聘請人才,在歐美成立數個研發基地,構建起完整的逆變器人才梯隊。
資料顯示,目前逆變器國內價格在0.42元左右,每瓦凈利不到2分錢,且國內企業多給予下游3-9個月的帳期。
廉銳認為,華為本身就具備良好的品牌形象,質量和轉換率也不錯,還能給企業較長的帳期。而普通的企業則不具備華為這樣的資金實力。對于眾多逆變器企業而言,華為不僅銷量飆升,且在技術上沖擊傳統。與行業普遍采用集中式逆變器不同,華為選擇組串式作為突破口,并用一年時間做到全國組串式逆變器第一名。
在華為進入到逆變器行業之前,國內組串式的應用多以小型的離網項目為主,而在2013年華為的組串式則應用到美的、聯合光伏、黃河上下游水電等多家企業的大型地面光伏發電項目中。
華為公司光伏逆變器業務部門相關人士表示,該公司組串式逆變器根據不同的環境,可比集中式多發5%-10%的電力,并減小發熱量和降低維護難度。同時,通過芯片和軟件的引入,每臺逆變器都變成了一個“大腦”,將相關數據上報到“云端”的管理中心實現智能運維,并接受電網的智能調度。
“華為將數字信息技術帶入可再生能源產業,從具體的產品上實現了兩個產業的結合,將極大的促進智能電站、智能電網乃至智慧能源的快速發展。”國務院參事石定寰對此頗為贊賞。
根據光伏研究機構IHS的調查,對于大型光伏項目,已有超過50%的買家考慮組串式逆變器,較此前調查的17%有所提高。在廉銳看來,華為擴大了組串式逆變器的應用范圍,并深刻改變了行業看法。在從事逆變器研發的同時,華為已有大部分人員在做光伏電站及分布式的市場開發,借助全國各地及世界均有分公司的優勢,使其市場人員迅速滲透到市場。“華為能夠達到今天的成績,是技術、市場、資金的一個綜合競爭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