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創始人、董事長任正非
5月4日電 北京時間5月3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華為創始人、董事長任正非在近日于倫敦召開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堅決表態,稱華為肯定不會上市。美國的“禁令”讓外界呼吁華為上市,但是任正非表示,資本市場本質貪婪,不上市,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成就了華為的成功。
在此前屈指可數的幾次表態中,任正非態度鮮明,認為西方市場資本的“貪婪”本質會傷害到華為的長期發展前景。他表示:“我們都聽過傳統經濟學中的大量理論,這些理論都宣稱股東具備長遠視野,他們不會追求短期利益,并且會在未來做出十分合理、有據可循的投資。”
任正非說道:“事實上,(公眾)股東總是很貪婪,他們希望盡可能快地榨干一家公司的每一滴利潤,而擁有這家公司的人則不會那么貪婪。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爭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
華為是世界第二大通訊設備制造商,但卻因情報機構和政客的安全顧慮,被排斥在世界最大的通訊市場——美國之外。美方禁止網絡服務使用華為制造的設備,并提出兩個所謂的理由:一是任正非早期的軍方背景,二是華為與中國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美國的禁令催生了一些呼吁華為在美上市的建議——賦予西方人在華為的股權,令華為受到財務透明法規監督,或許可以建立西方的信任。
去年,據報道,華為的營收增長了8.5%,達到226億英鎊。如果上市,華為很可能受到投資人追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就是華爾街青睞的中國公司之一。
誰說不上市就不透明
任正非解釋了華為不同尋常的股權結構,稱自己只持有1.4%股份,其余都是由公司員工持股,這對華為的成功至關重要。
“我認為,這就是華為能夠趕超業界同行的原因之一。華為的員工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因此他們往往會著眼長遠,不會急于套現”,任正非表示,“所以,因為公司的擁有者并不貪婪,因此華為也能留在所享受的位置。但是我不可能永遠活著,也許有一天華為人也會變得貪婪。”
長期以來,任正非在1983年以前的中國軍方背景都令人感到懷疑,促使美國等國家猜測華為與中國政府有所牽連。華為始建于1987年,當時其原始投資額僅為人民幣2.1萬元;而時至今日,這家公司已經迅速成長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其年度營收高達400億美元左右。
在澳大利亞,華為已被禁止對某些國有合同進行競標;而在美國,國會公布的一份報告則引發了有關華為與中國政府之間存在聯系的擔憂情緒,但這份報告并未提供任何實質性不當行為的證據。受此影響,華為已被迫裁減了美國市場業務。
任正非表示,華為沒有必要通過上市的方式來提供更大的透明度,而上市后的股東所有制則將給這家公司帶來風險。華為會向其員工授予公司股權,此舉被任正非稱作是一種“長期視角”。
美國和澳大利亞當局都對華為與中國政府之間的關系表示擔心,但任正非則在這次發布會上罕見地表態稱,盡管這家電信設備巨頭并未上市,但其透明度卻已足夠高。
董事會20多年從未研究過上市問題
這不是任正非第一次回應華為的上市問題。在去年3月30日的持股員工代表大會上,談及外界關心的以及華為上市傳聞時表示,董事會20多年來,從未研究過上市問題,華為10年內不會考慮上市的問題。
任正非稱,任何公司的發展是不是只有上市一條路,允不允許一些企業緩慢地積累增長。這些企業是以管理經營為主,而不是以資本經營為主。
他表示,外界對華為上市問題議論紛紛,但董事會20多年來,從未研究過上市問題,“因為我們認為上市不適合我們的發展。”
而早在2012年,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華為是一家員工持股的公司,股權是由6萬多名員工共同持有的,這種股權結構不符合我國關于上市公司的規定;此外,上市后“可能會讓很多員工一夜暴富,從而影響到員工的奮斗精神”,“在華為,你不奮斗是不行的。
徐直軍表示,華為并不缺錢,沒有通過上市進行融資的需求。
任正非還證實徐直軍向某運營商高層的講話,是代表了董事會意志的。徐說:“未來五~十年內,公司不考慮整體上市,不考慮分拆上市,不考慮通過合并、兼并、收購的方式,進入資本游戲。也不會與外部資本合資一些項目,以免被拖入資本陷阱。未來五~十年,公司將致力于行政改革,努力將公司從一個中央集權的公司,通過將責任與權力前移,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從而推動機關從管控型,向服務、支持型轉變,形成一個適應現代需求的現代化管理企業。”
任正非表示“完全支持這個意見”,因此“關于公司要上市的傳聞是沒有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