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云計算重要組成部分的SaaS模式,中企開源已經運作了多年,對于正在熱炒的云計算,中企開源也已經在有序地進行嘗試,但扎實低調的作風使他們并沒有進行高調宣傳。
" 對于SaaS,我們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不是我們想標新立異, SaaS畢竟是舶來品,國內外企業對它的認知可能不盡相同。SaaS不是簡單的四個字母,我們需要理解它后面的定義。對于云計算也是一樣,也都是國外傳來的理念,需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來落地。"相對于很多國內企業喜歡一窩蜂地炒作新概念,中企開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斌對記者如此說道。
把握SaaS的內涵
去年3月,在長風聯盟的指導下,中企開源發布了SaaS白皮書。這份白皮書的發布對引導國內軟件企業的分工與協助、促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aaS運營體系解決方案的形成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在此之前,SaaS概念在國內流傳已久,正如張斌曾對記者所說,中企開源并非不愿意跟隨流行趨勢,而是對新鮮事物要有屬于自己的驗證,不人云亦云。
這個企業的做法聽起來有些倔強,但與其服務的目標客戶群聯系起來就不難理解了。中企開源的客戶主要是中國廣大的中小企業用戶,這部分用戶的IT投資非常有限,他們也難以理解IT界層出不窮的新概念和新技術。對此,張斌表示:"我們的用戶不關心背后是何種技術在提供支持,不關心SaaS或者云計算的概念,只關心IT能為自己帶來的實用價值。"
為此,盡管中企開源是一家純粹的SaaS服務運營商,卻沒有將自己包裝為SaaS概念光環下的企業,張斌說道: "我們十幾年來一直都是提供基于互聯網的平臺產品,屬于SaaS模式,如果客戶有個性化的需求,我們則進行相應的調整。但是我們就叫做IT應用服務運營,而不單是SaaS類的名字,因為我們認為SaaS這個概念還不算全面。"
在合理把握SaaS概念內涵的基礎上,中企開源所能夠提供的應用服務也越來越多,張斌將之總結為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兩大類別,幫助企業通過拓展網絡營銷和加強內部管理的方式來發展業務。如其提供的企業管理工具"數管",并非是割裂的HR、CRM和OA能系統,而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應用將不同的系統打散,融進企業的業務流程之中。這就與其他單一提供SaaS類CRM、HR服務的供應商形成鮮明差異,體現出自己對SaaS應用的解讀。
夯實云計算基礎
伴隨著云計算的快速升溫,Amazon、Google、IBM、微軟等IT巨頭都相繼推出了云計算的相關產品。國內很多企業都在這樣的熱潮下對"云"躍躍欲試,一時間云安全、云存儲、云網絡和虛擬化等紛紛出現。
對此,張斌則比較嚴謹,身為技術人才,他深信IT大發展趨勢必然向著云方向發展,雖然中企開源也具備提供云計算的能力,在虛擬化技術、基礎平臺等方面都有準備,但張斌并不熱衷于加入云計算的熱炒行列。
"對我們來說,我們強調的是應用,重視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所以我們不炒作云計算概念。而且你可以看,目前中國市場上誰做到了亞馬遜做的事情。"他說道。
雖然不會熱炒"云"相關的概念,但是張斌還是比較看好目前的幾大XaaS:SaaS、PaaS、IaaS和 DaaS。某種程度上說,PaaS是SaaS模式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與SaaS相比,PaaS對提供商的要求更高,對開發語言、開發環境、開發工具等都有更高的要求。SaaS產品一般而言都是最終應用,用戶可以拿來即用;而PaaS一般面向的是軟件開發商,這些軟件開發商們在PaaS廠商提供的在線開發平臺上進行開發,從而推出自己的SaaS產品或應用。正因為PaaS要求更高,所以目前有能力提供PaaS平臺的廠商并不多,Salesforce公司的 Force.com、Google的Google Apps Engine,都是典型的PaaS平臺產品。
"我們自己有4000臺服務器,國內有3個大型的IDC,國外有3個小型的IDC。IaaS所需的IDC平臺我們已經建立起來,是一個很重要的云計算基礎。"張斌表示。
可以說,目前中企開源在SaaS、PaaS和IaaS方面都開始了相關研究與應用,但作為夯實云計算遠景的基礎工作,張斌坦言這些工作并不輕松,不僅在技術方面面臨著巨大挑戰,在資金上也需要不斷投入。
改變軟件行業格局
對于SaaS,中企開源給予了更多的期待,認為這項技術必將取代傳統軟件,他們也正在為打造一個SaaS產業的生態鏈而努力。張斌認為, PaaS的出現,是SaaS企業想作龍頭企業的一種努力和嘗試。
對于中企開源提倡的PaaS平臺,張斌表示:"我們希望完善自己的解決方案能力,我們的PaaS是希望整合數據庫能力,存儲能力,中間件能力等各種力量,形成解決方案,現在正在積累,我們也希望找到新的市場。"
希望借PaaS平臺形成合力的不僅是軟件企業,包括政府,大企業都在談SaaS,"以前炒得多的人都沒做,而政府看到了Saas前景,將其列入了支持的方向,可以說是政府看得很遠。"張斌表示。
SaaS、PaaS,IaaS三者目前均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正是因為同處于發展初期,對標準的關注更顯得重要,或將會影響這些技術未來的發展,甚至決定一些廠商的命運。
中企開源已經搶先一步開始了標準建立的行動,作為長風聯盟的會員單位,他們在該聯盟內部聯合其他13家會員企業組建了 "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工作組",現在正與國家標準委員會合作,試圖規劃并制定SaaS行業的相關標準與規范。張斌認為,單純的SaaS應用對用戶來說意義不大,因為無法與企業現有的系統很好地集成。隨著SaaS的發展,用戶使用來自不同廠商提供的SaaS應用將變得更為常見,如果接口和數據規范等有統一的標準,用戶就可以很方便的在不同的系統間將數據導入導出。張斌透露,他們已制定了SaaS行業的6項技術標準,其中《軟件服務運英數據規范》、《軟件服務運營接口規范》等標準可行性強,他們計劃先在聯盟內部推行這些規范,如果運行效果好的話再向外推廣。
如果這個合力型的SaaS產業鏈被打造成功,張斌相信中國的軟件產業格局將發生重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