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如果有人提起“云計算”一詞,無疑是站在IT技術的前沿。如今,云計算早已從技術概念走向了應用落地,“上云”更是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起點。
2018年,工信部印發的《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進一步為國內企業上云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指南》指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企業上云環境進一步優化,行業企業上云意識和積極性明顯提高,上云比例和應用深度顯著提升。
在政策的積極推動下,行業企業上云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但國內市場對政策的消化仍需時間。《中國企業上云指數(2017)》報告顯示,我國僅有40.3%的企業使用了云服務。另有統計數據表明,當前傳統企業用戶“上云”的比例僅為20%,仍有高達70%以上的傳統企業沒有“上云”。
如此看來,“上云”雖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話題,但實際上企業的“上云率”卻有待提升,可以說離全面云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企業在上云過程中的四大顧慮
環顧國內各行業企業的云計算落地情況,大型企業在云計算應用上一馬當先,而大量的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傳統行業的企業,仍然在是否上云和如何上云之間徘徊,其原因在于過去幾十年中,大部分傳統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同時對新興技術和上云有很多顧慮,而這些顧慮大致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重構傳統業務系統的難度較大。在云計算架構出現之前,傳統IT架構模塊之間的耦合度較高,可擴展性很差。如果企業想基于自身業務發展去擴展或升級IT系統,那就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IT能力強的企業,一般會采用虛擬化+集群+集中存儲的解決方案,在采購數量龐大的設備的同時,依然無法避免成本高昂、擴展性差以及被硬件廠商綁定的命運;IT能力弱的企業,服務器可能還處于物理機/單機虛擬化的運行狀態,沒有形成高可用集群系統,連基本的業務連續性都無法確保,更談不上對云架構的深入理解。
第二,投入產出比不確定。當企業面臨IT升級費用無比巨大,過去多年的IT投資也可能付之東流,而IT的擴展性、易用性卻依然沒有提升,IT投入帶來的效益無法估算,那么企業自然會猶豫對新技術的投入是否值得。
第三,擔心云上安全。對比傳統IT環境,云環境顯然更加復雜和多樣化,企業對上云的安全存在一定疑慮,擔心云端安全威脅會泄露企業核心數據。同時,過去一些公有云廠商發生的宕機和數據安全事件,也讓企業用戶對上云的信心不夠。
第四,缺乏運維管理的能力。在傳統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的運維和管理非常復雜,一旦出了問題沒有專業IT運維人員趕來“救火”,數據中心可能就會長時間處于癱瘓狀態。IT運維費時費力的看法,始終存在于大量傳統企業中,而這種刻板印象也阻礙了企業對于上云的了解。
超融合成企業上云主流方案
出于對IT轉型和升級的種種顧慮,讓大量企業在上云過程中出現了“想上卻不敢上,敢上卻不會上”的情況,但其實這些顧慮和觀念已經過時了。
被眾多媒體和調研機構譽為“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超融合,可以說是當下最適合大多數企業上云的技術方案,由于在大量企業應用實踐中得以驗證,超融合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私有云的代名詞。
與傳統IT架構相比,超融合的優勢相當搶眼。以前需要用各種硬件堆疊才能搭建起來的數據中心,現在通過超融合架構,基于x86通用硬件平臺,將網絡、計算、存儲和安全功能全部虛擬化,就能夠以軟件的形式實現傳統數據中心的一切功能。全部的組件都融合在一套虛擬化管理軟件平臺中,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超融合”。
對于企業來說,超融合架構規避了傳統IT架構的不可擴展性、不夠靈活的配置、高企的運維成本等“痛點”,讓企業上云變得簡單易行。企業若要將傳統IT基礎架構改造為云數據中心,不必再擔心IT架構模塊之間的強耦合、可擴展性差,超融合具備計算、存儲、網絡與已有硬件的解耦能力,能夠很好的解決異構硬件系統融合以及系統擴容的問題,大幅降低IT建設成本。
目前,能夠提供純軟件交付且功能最為完備的超融合解決方案,比較知名的廠商有:國內的ZETTAKIT澤塔云,國外的Nutanix等。在渭南市和寶雞市兩個大規模的地級市政務云項目中,正是通過澤塔云超融合系統,實現了在復雜的硬件異構環境下云數據中心的快速交付,同時為數據中心后期擴容打下了基礎。
超融合不僅適合企業快速上云,還支持企業“化整為零,分步上云”,即不用一次性購買未來幾年的計算量,同時可以支持“利舊,升級,擴容”,從傳統架構慢慢過渡到云架構,適合原有IT資產龐大但希望分階段實現IT轉型的企業。
例如,大唐地產的項目中,企業要求在有限的預算下,對數據中心進行升級和利舊。事實上,大唐地產數據中心運行著IBM,Dell,Lenovo等各品牌的X86服務器,在新采購服務器投入運行的同時,舊服務器上架最長時間已長達10年。同時,數據中心運行著ERP、招采系統、報表系統、視頻會議,企業郵件、數據庫等關鍵核心業務。不同服務器之間的設備性能差異、不同業務對資源的依賴程度等,都對超融合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澤塔云超融合系統zCloud的注入,使整套系統形成了一個包含舊有設備和新增設備的超融合私有云計算平臺:已經超過使用年限的服務器,將會逐步淘汰;運行在上面的業務,可以自動在線遷移到未來新增設備中,在這個過程中業務不會暫停和中斷。整套系統具備易管理、高可用、高可靠的特性,也解決了過去存在著單點故障,維護困難的問題。
對于企業顧慮的IT運維管理和云上安全的問題,超融合統一的云管理平臺,能夠實現對數據中心進行集中管理,簡化IT運維管理工作。同時,超融合具備容災備份和安全能力,以及靈活快速的資源調度優勢,能夠充分保障核心業務的安全和系統的穩定運行。在對系統安全性、業務連續性、資源彈性伸縮要求最為嚴苛的金融行業,超融合也已久經考驗。
目前,超融合在政府、金融、教育、軍工、能源、制造以及企業級主流市場都進行了廣泛的應用,其技術在大規模業務及核心業務中得以驗證,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行業解決方案。對于大量缺乏IT資源和技術能力的傳統企業,完全可以把超融合當成自己上云的第一步。
隨著2019年超融合領域更多廠商進入,更加細化的應用場景,以及從基礎的虛擬化方案到全棧化云計算方案的跨越,相信企業上云從響應政策到落地應用的速度會更快,超融合也將成為企業上云,建設下一代數據中心的主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