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阿里巴巴的市值一度超越亞馬遜,兩家公司的市值排名目前處于交替狀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華爾街對亞馬遜的“偏愛”讓中國人看不懂,為什么一家多數時間內處在盈虧平衡點的公司能被持續看漲?
這兩天,馬云在杭州云棲大會上宣布成立阿里達摩院(全球科研機構)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這背后暗含著一種邏輯,如果說前10年中國電商的利潤是靠規模增長,未來10年將讓位于技術進步。這也是亞馬遜憑借前沿技術布局贏得華爾街青睞的原因,它在2016年全球科技公司技術研發投入中排名第一。
馬云承諾將為阿里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啟動資金,用于招募人才與研究前沿科技。表明這位本身不懂技術、也不會寫代碼的創始人已經前瞻性地將目光從領跑了十年的消費級互聯網轉向更廣闊的產業互聯網與企業級市場。這也應了他喜歡說的一句話,“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
作為達摩院科研技術成果的商業出口的阿里云,已經接過阿里電商業務在消費級互聯網時代的接力棒,正以履帶式的戰略滲透到產業互聯網中。
馬云的技術觀
讓阿里云總裁胡曉明感到欣喜的是,據權威垂直分析機構Gatner統計,目前阿里云的全球份額已經超過谷歌,與AWS和微軟Azure位列前三。在外資云廠商云集的香港市場,阿里云已經取得領先位置,這個趨勢正在向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滲透。
實際上,在這種業務拓展背后隱藏著一條人才流動的曲線。如果你連續三年觀察阿里云的HR動態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技術人才從Oracle、微軟、亞馬遜等傳統IT廠商與外資互聯網巨頭“回流”到杭州,加盟阿里。他們不是普通工程師,大多數在前東家擔任重要崗位,最近一位有代表性的是亞馬遜前華人科學家任曉楓。對于行業競爭主要取決于技術儲備與先發優勢的云計算領域,頂尖技術人才的積聚至關重要。
10月10日云棲大會開幕前一天,馬云在阿里西溪園區古香古色的小樓里與13名全球頂級科學家交流談心。他們中間有中國唯一的圖靈獲獎者姚期智及其愛人儲楓、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周以真等。他們中的一些人參與了阿里達摩院的籌辦。
不懂技術的馬云能以學習者的心態邀請這些人,實際反映出阿里巴巴這些年對技術布局緊迫性的認知。用馬云的話說,阿里巴巴是技術與商業結合得最好的互聯網公司,以往人們認為阿里是BAT中技術最弱的公司,很大程度是被它商業上的成功所掩蓋。
另一個來自CEO的細節也反映出阿里未來的技術轉向。阿里在幾年前已確立了未來十年的方向是全球化、農村市場和云計算人工智能,張勇在近段時間的演講中多次在這三項之外加入了“新技術”,這是張勇看重的新零售轉型的基礎,也是馬云關于“五新戰略”的一部分。
今天馬云能闊綽地給阿里達摩院(5年內)1000億元資金,背后撐腰的是集團CFO武衛給投資人的那個數字,即2018財年阿里巴巴近50%的營收增速。在阿里巴巴成立后的前十年,重心一直放在盈利與生存上,類似的研究院是一個奢侈的想法,馬云也不許內部提。盡管現在公司資金充足,馬云也希望達摩院能在未來自負盈虧,擁有商業化與自盈利能力。
但現在確定達摩院的盈利模式還太早,能夠確定的是達摩院與阿里云的關系。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達摩院專注于長期的基礎技術研究,阿里云是達摩院研究成果的商業出口,本身關注中短期技術突破,由此形成技術的商業轉化。
“阿里不缺場景。”這是不止一位阿里高管對外表達過的觀點。相比于競爭對手,阿里在技術研究上的一個優勢是場景豐富度,就像正因為有了“雙11”,才產生了阿里云每秒鐘處理12萬筆在線交易的能力,并積累了大量的“企業級互聯網架構”能力。現在阿里在電商之外廣泛布局物流、支付、文娛、新零售等,這些都是科研的具體場景,而非像傳統的科研那樣,先實現技術突破,再尋找應用場景與商業化。
從消費到產業互聯網
馬云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現階段阿里的全球化布局會主要放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新技術將帶給相對欠發達區域更大的趕超價值。聯系到阿里云近期連續在印尼、印度、馬來西亞三地落地數據中心,全球布局的阿里云明顯將注意力放在了東南亞。
在解釋這一現象時,阿里云副總裁李津在云棲大會上稱,中國的智能硬件(比如小米手機在印度)和軟件服務(比如UC瀏覽器在東南亞)現在已經覆蓋到廣泛的東南亞用戶,這些企業很多是阿里云的客戶,客戶的海外布局方向也是阿里云的方向,云計算應該做更前瞻性的市場開拓。
據阿里巴巴2017年二季度財報數據,阿里云目前的付費用戶數為100萬,上一季度是87萬,環比增長15%。按照阿里云總裁胡曉明的說法,中國500強企業已有三分之一在用阿里云的服務,他認為隨著互聯網滲透到各個產業,成為企業轉型繞不開的基礎工具,未來不存在哪類企業與云計算是隔絕的。也就是說,未來所有企業都可能“上云”。
阿里云的發展過程也在順應這個趨勢,從8年前剛成立時主要服務于中小開發者市場,后逐漸拓展到企業級市場、政府和公共事業部門等,這個轉型方向已經十分清晰。這也直接帶動了阿里云營收的快速增長,與很多行業類似,阿里云的營收也符合“二八定律”,即占少數的政府、大企業等大客戶貢獻了多數營收。
在這一過程中,阿里云也在由最初的公有云服務提供商向更全面的軟硬件服務商轉型。與AWS類似,阿里云官網上的“云市場”正在形成像蘋果AppStore的生態效應,企業可以在上面找到覆蓋IaaS、SaaS以及中間層的多元服務項目,并在線完成交付。
結合此前西門子的數字化工廠的工控軟件,以及為企業提供ERP等軟件的SAP等SaaS廠商紛紛入駐阿里的云市場,表明一個趨勢,當傳統IT廠商所服務的客戶紛紛上云后,傳統IT廠商也隨著客戶的腳步推出云版本的服務。
從這次云棲大會連續發布多個新產品與服務看,阿里云正在加速完善這個云市場的豐富度,就像蘋果商店對用戶的吸附效應。從大會前夕發布新一代關系型數據庫PolarDB,到大會上亮相的神龍云服務器等,這背后反映出的一個明顯趨勢是,阿里云在加大從端到端、軟硬件一體化的自研能力。
原因仍要從最本質的客戶需求出發。自研產品與服務相互之間更容易解決兼容性和延展性等問題,由于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客戶對云的需求五花八門,自研體系的豐富與完善會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這就像最早摒棄傳統IT架構的谷歌、Facebook等美國西海岸的科技公司一樣,自己定制X86通用服務器和自研各類開源數據庫,并不是為了省錢,而是要追求更個性化地滿足不同業務的需求。從以前單純去買計算機、服務器,到后來的買“計算”,硬件載體是什么已經不再重要。
胡曉明現在可以自信地說“阿里云在國內沒有對手”,在國外與AWS的差距正在縮小。但在快速變化的企業級云市場中,阿里云面對的真正挑戰應該是客戶本身,而非同行。拓展到整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角度看,那些越是提供整齊劃一的產品與服務的公司,面前的路一般會越來越窄;相反,強調個性化、看重定制的公司將擁有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