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云計算企業動態 → 正文

華為拓展云版圖:聯手微軟搶奪公有云市場

責任編輯:editor004 作者:藏瑾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09-07 11:03:18 本文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云服務早已成為科技巨頭們的必爭之地。繼8月28日宣布Cloud BU升級為一級部門后,在9月5日-7日舉行的華為全連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郭平表示,云成為智能社會的重要基石,華為將在智能社會時代打造“全球5朵云之一”。

為支撐這一戰略選擇,華為將全力打造包括公有云在內的華為云。

其間,華為還發布了面向企業市場的企業智能(Enterprise Intelligence,簡稱EI)、混合云解決方案、新一代的智能云硬件平臺“Atlas”、新一代CloudCampus解決方案等,并宣布與微軟、SAP、英偉達等企業達成合作。

提出“云聯盟”策略

運營商業務起家的華為,業務已逐步擴大到IT產品線、企業級業務、消費者業務,不斷拓展收入增長來源,在未來技術路線中尋找自己的業務定位和競爭力。

云計算是IT行業的未來大勢,作為ICT領域的重量級玩家,華為自然不會缺席。但華為在公有云市場的態度一直略顯曖昧和遲疑。

2010年,華為宣布進軍“云計算”,后發布了“云帆計劃”,成立萬人以上大規模的研發團隊,在服務器、存儲、虛擬化、云計算,大數據平臺方面有推出多種相關產品。2015年,華為發布面向中國市場的企業云服務,正式進入公有云領域,但此時更多是聚焦行業用戶。此外,華為也在推進全國云數據中心節點的建設。

直到2017年,華為終于堅定喊出要做公有云的戰略。年初Cloud BU的成立,被外界看做華為正式進軍公有云的信號。日前,華為內部發文,表示為了支撐業務發展,Cloud BU遷移至華為集團下,成為一層組織。這也是華為未來要長期投入公有云的一個重要信號。

郭平介紹,華為云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華為自建的公有云服務以及幫助企業客戶建設的私有云。私有云中,華為提供技術和服務,幫助用戶做數據變現。第二種是合作公有云。華為提供技術協助運營伙伴,比如國內的天翼云3.0,和國外的德電、西班牙電信等合作建立的云。

郭平還提出“云聯盟”的概念,“航空公司在全球有三大航空聯盟,天合聯盟、星空聯盟和寰宇一家,我們希望(像航空聯盟一樣),將來客戶接入到華為云,即可通達全球。”

在商業模式上,華為強調“靠技術和服務變現,不靠用戶數據變現”,這也是華為和傳統互聯網公司的最大區別。

IBM創始人托馬斯·沃森說,也許5臺計算機就能滿足全世界的需要。郭平認為,這即將成為現實,只不過不是5臺計算機。“由于投資的規模效益和新技術的發展造成的馬太效應,云必然會走向集中化,但另一方面,由于國際上數據主權等限制,最終不可能統一到極少數云上面,也許會是5朵云。”

爭搶萬億規模市場

華為想要成為“5朵云之一”面臨著諸多強勁的對手。當前的云服務市場正快速增長,除了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國際巨頭,國內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以及電信運營商也是云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這背后是云計算市場巨大的利益和價值。目前,大量的傳統IT市場有待開發,云業務的規模會呈幾何級的增長。4月10日,工信部發布的《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19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4300億元。華為預計,到2025年,企業的大部分業務流程都將被數字技術改造,85%以上企業應用都會被部署在云上,云計算市場規模將是萬億級別。

云計算從底層往上被劃分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三層,IaaS則在這個江湖里占據絕對主導權。在IDC的數據中,2016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總容量為100億元,排名前四的廠商分別是阿里云、中國電信、騰訊云、金山云,市場份額依次為40.67%、8.51%、7.34%、6.02%。由于戰略的遲疑,從市場份額來看,目前華為依然處于“其他”陣營。

在全球IaaS市場層面,亞馬遜AWS具有絕對優勢,微軟、谷歌次之,對于有極高投入和運營門檻的云服務行業,成為全球性IaaS廠商的窗口已經越來越小。

目前,國內的阿里、騰訊不斷在各地圈地,除企業之外,還在積極開拓政府資源。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云服務領域中,互聯網企業的使用率最高,其中以電商、游戲、金融、視頻和手機企業為主。也可以看到,云計算金字塔尖的政企客戶也在逐漸解凍,越來越多的政府以及大企業開始擁抱云計算。

目前來看,華為的目光主要放在大企業和政府身上。郭平介紹,在設計上,華為致力打造的是一朵特別適合政府、企業的混合云。“當前,所有的政府和大企業云都采用混合云的建設模式。比如,現代企業辦公離不開office,那么office 365這一SaaS服務必然長期存在;許多企業的ERP系統也是短期內難以被替換的,再加上創新型企業通常會引入外部領先的AI能力,來自不同的云平臺,政府和企業要管理的云一定是混合的多云,甚至是多云+非云。華為致力打造面向實際業務場景的云,使得客戶可以在華為的私有云、公有云之間靈活配置,輕松把第三方云納入管理。”

此外,郭平稱,跟傳統的OTT云企業不一樣,華為自身也是大量的傳統架構和創新服務并存,長期處于變革之中,其IT架構極其復雜,因此,更能理解全球化大企業、政府的需求和挑戰。

華為Cloud BU總裁兼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介紹,包括德國大眾、奔馳在內12家車企,飛利浦、工商銀行以及一些政務服務平臺等選擇了華為云或者合作伙伴的云服務。

此前,華為曾提出“三年超越阿里”的內部目標,鄭葉來表示,兩者的商業模式是不同的,華為不會去看競爭者,而是將自身業務做到極致。他也表示,在公有云上,華為一定會成為中國未來最主要玩者之一。如果中國做不成功,在全球不可能成功。“從華為出發,會圍繞IT產業進行大量投資,作為一種服務能力開放出去;從客戶出發,會致力于解決客戶的問題。走到今天,大企業、中型企業和政府向公有云邁進路程剛剛開始,對于我們來講這場商業旅程也是剛剛拉開帷幕。”

關鍵字:谷歌微軟寰宇一家

本文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x 華為拓展云版圖:聯手微軟搶奪公有云市場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云計算企業動態 → 正文

華為拓展云版圖:聯手微軟搶奪公有云市場

責任編輯:editor004 作者:藏瑾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09-07 11:03:18 本文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云服務早已成為科技巨頭們的必爭之地。繼8月28日宣布Cloud BU升級為一級部門后,在9月5日-7日舉行的華為全連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郭平表示,云成為智能社會的重要基石,華為將在智能社會時代打造“全球5朵云之一”。

為支撐這一戰略選擇,華為將全力打造包括公有云在內的華為云。

其間,華為還發布了面向企業市場的企業智能(Enterprise Intelligence,簡稱EI)、混合云解決方案、新一代的智能云硬件平臺“Atlas”、新一代CloudCampus解決方案等,并宣布與微軟、SAP、英偉達等企業達成合作。

提出“云聯盟”策略

運營商業務起家的華為,業務已逐步擴大到IT產品線、企業級業務、消費者業務,不斷拓展收入增長來源,在未來技術路線中尋找自己的業務定位和競爭力。

云計算是IT行業的未來大勢,作為ICT領域的重量級玩家,華為自然不會缺席。但華為在公有云市場的態度一直略顯曖昧和遲疑。

2010年,華為宣布進軍“云計算”,后發布了“云帆計劃”,成立萬人以上大規模的研發團隊,在服務器、存儲、虛擬化、云計算,大數據平臺方面有推出多種相關產品。2015年,華為發布面向中國市場的企業云服務,正式進入公有云領域,但此時更多是聚焦行業用戶。此外,華為也在推進全國云數據中心節點的建設。

直到2017年,華為終于堅定喊出要做公有云的戰略。年初Cloud BU的成立,被外界看做華為正式進軍公有云的信號。日前,華為內部發文,表示為了支撐業務發展,Cloud BU遷移至華為集團下,成為一層組織。這也是華為未來要長期投入公有云的一個重要信號。

郭平介紹,華為云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華為自建的公有云服務以及幫助企業客戶建設的私有云。私有云中,華為提供技術和服務,幫助用戶做數據變現。第二種是合作公有云。華為提供技術協助運營伙伴,比如國內的天翼云3.0,和國外的德電、西班牙電信等合作建立的云。

郭平還提出“云聯盟”的概念,“航空公司在全球有三大航空聯盟,天合聯盟、星空聯盟和寰宇一家,我們希望(像航空聯盟一樣),將來客戶接入到華為云,即可通達全球。”

在商業模式上,華為強調“靠技術和服務變現,不靠用戶數據變現”,這也是華為和傳統互聯網公司的最大區別。

IBM創始人托馬斯·沃森說,也許5臺計算機就能滿足全世界的需要。郭平認為,這即將成為現實,只不過不是5臺計算機。“由于投資的規模效益和新技術的發展造成的馬太效應,云必然會走向集中化,但另一方面,由于國際上數據主權等限制,最終不可能統一到極少數云上面,也許會是5朵云。”

爭搶萬億規模市場

華為想要成為“5朵云之一”面臨著諸多強勁的對手。當前的云服務市場正快速增長,除了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國際巨頭,國內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以及電信運營商也是云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這背后是云計算市場巨大的利益和價值。目前,大量的傳統IT市場有待開發,云業務的規模會呈幾何級的增長。4月10日,工信部發布的《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19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4300億元。華為預計,到2025年,企業的大部分業務流程都將被數字技術改造,85%以上企業應用都會被部署在云上,云計算市場規模將是萬億級別。

云計算從底層往上被劃分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三層,IaaS則在這個江湖里占據絕對主導權。在IDC的數據中,2016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總容量為100億元,排名前四的廠商分別是阿里云、中國電信、騰訊云、金山云,市場份額依次為40.67%、8.51%、7.34%、6.02%。由于戰略的遲疑,從市場份額來看,目前華為依然處于“其他”陣營。

在全球IaaS市場層面,亞馬遜AWS具有絕對優勢,微軟、谷歌次之,對于有極高投入和運營門檻的云服務行業,成為全球性IaaS廠商的窗口已經越來越小。

目前,國內的阿里、騰訊不斷在各地圈地,除企業之外,還在積極開拓政府資源。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云服務領域中,互聯網企業的使用率最高,其中以電商、游戲、金融、視頻和手機企業為主。也可以看到,云計算金字塔尖的政企客戶也在逐漸解凍,越來越多的政府以及大企業開始擁抱云計算。

目前來看,華為的目光主要放在大企業和政府身上。郭平介紹,在設計上,華為致力打造的是一朵特別適合政府、企業的混合云。“當前,所有的政府和大企業云都采用混合云的建設模式。比如,現代企業辦公離不開office,那么office 365這一SaaS服務必然長期存在;許多企業的ERP系統也是短期內難以被替換的,再加上創新型企業通常會引入外部領先的AI能力,來自不同的云平臺,政府和企業要管理的云一定是混合的多云,甚至是多云+非云。華為致力打造面向實際業務場景的云,使得客戶可以在華為的私有云、公有云之間靈活配置,輕松把第三方云納入管理。”

此外,郭平稱,跟傳統的OTT云企業不一樣,華為自身也是大量的傳統架構和創新服務并存,長期處于變革之中,其IT架構極其復雜,因此,更能理解全球化大企業、政府的需求和挑戰。

華為Cloud BU總裁兼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介紹,包括德國大眾、奔馳在內12家車企,飛利浦、工商銀行以及一些政務服務平臺等選擇了華為云或者合作伙伴的云服務。

此前,華為曾提出“三年超越阿里”的內部目標,鄭葉來表示,兩者的商業模式是不同的,華為不會去看競爭者,而是將自身業務做到極致。他也表示,在公有云上,華為一定會成為中國未來最主要玩者之一。如果中國做不成功,在全球不可能成功。“從華為出發,會圍繞IT產業進行大量投資,作為一種服務能力開放出去;從客戶出發,會致力于解決客戶的問題。走到今天,大企業、中型企業和政府向公有云邁進路程剛剛開始,對于我們來講這場商業旅程也是剛剛拉開帷幕。”

關鍵字:谷歌微軟寰宇一家

本文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霍州市| 麻江县| 图们市| 马公市| 梁山县| 察隅县| 拉萨市| 永平县| 崇阳县| 潍坊市| 靖安县| 木兰县| 陆良县| 三门峡市| 临泉县| 西宁市| 恩施市| 延寿县| 镇原县| 扬州市| 姚安县| 阳泉市| 左权县| 潜山县| 临江市| 五台县| 遵化市| 新闻| 泾川县| 云浮市| 莒南县| 天镇县| 始兴县| 柳林县| 兴宁市| 澄江县| 商南县| 安康市| 鄯善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