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云計算企業動態 → 正文

亞馬遜旁觀中國市場BATH四方云戰

責任編輯:editor0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03-31 10:40:12 本文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剛好今天是在深圳的主場。大家可能也都聽說,馬化騰的團隊不久前投了一分錢的標。我要對馬化騰說:隨著云計算已經越來越多成為大企業選擇的時候,我們要想如何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技術和服務。在所有人都希望用企業的發展成就一個行業的時候,馬化騰和他的團隊用1分錢的投標對行業進行了破壞。”

在3月29日深圳舉辦的2017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公開叫板騰訊的馬化騰。

胡曉明演示了一張“0.01VS1億”的幻燈片,他所指的,是本月初騰訊云以0.01元中標廈門市政務外網云服務項目,此事在云計算產業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根據IDC發布的2015年中國公有云計算報告,阿里云營收達2.59億美元,占3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其次是中國電信(13.1%)和中國聯通(7.6%)。

隨著企業對云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只騰訊和阿里巴巴,更多的企業在云市場的角逐正愈演愈烈。

阿里云:“眾矢之的”

在國內,阿里云有著頗為領先的地位。

阿里云本周從深圳開啟了新一年云棲大會的全國巡演,接下去還將有南京、成都、上海、杭州、北京等幾個站點。已穩坐國內市場頭把交椅的阿里云正在加速它的全球節點布局,在美國東西兩岸分別建了數據中心,深入到AWS的腹地。

但據第一財經記者就這兩家廠商在全球布局、準入壁壘、消費習慣、營收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得出,雙方目前均無力在對方市場構成實質威脅,亞太、歐洲等第三方市場將成為未來幾年AWS與阿里云的正面戰場。起步晚了3年的阿里云面對行業第一仍有不短的路要追趕。

由于阿里巴巴2017財年全年業績尚未公布,因此統計2016自然年數據得出,阿里云在2016年營收為8.3億美元,AWS當年的收入規模超過122億美元,兩者之間相差13.6倍。

胡曉明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預測,未來全球云計算將是杭州(阿里云)與西雅圖(亞馬遜AWS)之間的競爭。

為此,阿里云這兩年明顯加快了海外節點的開拓布局。在美國市場,阿里云雖然已在東、西部組建了兩個數據中心,但客戶大多是像大拿科技等中國出海創業公司為主,想吸引美國本土客戶需要邁過文化差異與用戶使用慣性上的障礙。AWS在北美市場的主要競爭者目前還不是阿里云,而是微軟、IBM、谷歌、Salesforce等。此外,目前特朗普政府的舉措和表態對科技領域的“外來者”并無政策利好,這進一步加大了阿里云在美國的開拓難度。

盡管在總營收上與AWS尚不處于同一級別,但阿里云的增速仍對AWS構成了潛在威脅。阿里云已經連續7個季度同比增速超過100%,這個速度至少是亞馬遜的2倍,這主要得益于它對政府、大企業等頭部客戶的拓展。但2016年四個季度里,阿里云增速依次為175%、156%、130%、115%,出現遞減趨勢。阿里云眼下的強勁增長能持續多久,以及海外業務營收占比的變化,將成為雙方競爭中的一個變數。

另一個變數來自模式的比較。舉例來說,阿里云在日本開服已有4個月,合作模式是與孫正義手中的軟銀對接,具體運營交由更熟悉當地市場的軟銀負責。阿里云在海外大多采取這種方式,比如在德國與沃達豐合作,在迪拜與Meraas合作。AWS更多選擇直接在這些地方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不提歐洲,在與西方文化差異較大的亞太地區哪種模式更奏效,也是一個重要的持續關注點。

來自眾多客戶的反饋顯示,AWS在價格上整體高出阿里云一截,但其全球市場上的產品豐富度是其他廠商不可比擬的,這也是AWS拓展不同市場的一個優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阿里云曾在2015年一共實施了17輪降價,2016年這種降價勢頭有增無減,最直接的一個效果是擾亂了競爭對手的定價策略,令后者不得不跟隨降價。

中泰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云計算本身就是規模優勢很明顯的行業,發展初期大家的策略都在搶規模,接著再賺錢。當時亞馬遜AWS也是一年內降價十幾次,把對手都逼死了,自己慢慢做大。所以在國內也是一樣的趨勢,現在還是搶份額搶地盤為主,短期仍會以價格戰為主。”

騰訊云:吹響價格戰號角

一提到價格戰,就不能不提騰訊云以0.01元的價格競標“廈門務實-公開招標-2017WS034廈門市政務外網”。不少人認為這將激化云市場的低價競爭,騰訊云的低價策略也受到業內人士質疑。

對此,騰訊總裁劉熾平并未否定騰訊云在其中的價格優勢:“從長期看,低價或者價格戰不是騰訊在云計算市場的核心策略,但騰訊將在市場上提供非常有競爭力的價格,在云計算領域,隨著時間推移,增值服務將是騰訊云計算區別于競爭對手的優勢。”

事實上,在深圳機場,隨處可見騰訊云的整面墻的廣告牌。雖然未有盈利,但反復被財報所提及的云業務是近年來騰訊重點布局的業務之一,去年馬化騰親自站臺“云+未來峰會”,對外宣布了騰訊深耕云業務的決心。

“云業務將是一場硬仗,也是持久仗。”騰訊云副總裁曾佳欣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云計算的市場足夠大,可以容納非常多的云服務商,大家可以共同培育市場,通過產品、服務和行業布局的差異化,為更多企業提供最合適的服務。更何況未來云計算整體的盤子和前景將非常大,遠遠沒有到井噴的階段。”

從2010年開放平臺接入首批應用開始,騰訊正式對外提供云服務。作為BAT中的兩極,從出生,騰訊云就不可避免地被外界拿來與阿里云對比。

利用游戲等文娛產業作為云技術切入口成為騰訊特有的云路徑,騰訊云用整個平臺資源為云業務背書。“騰訊云不是以一個獨立的業務,而是作為整個平臺戰略去考慮的,采用騰訊云的解決方案,就相當于接受和得到整個騰訊平臺的支持。”馬化騰說。

騰訊最新發布的財報中顯示,騰訊云業務增長超過200%,與其他品牌不同,除全面的基礎云服務外,騰訊云對大數據能力、云端連接社交體系及整個騰訊平臺的能力成為其差異化功能。其中,對于游戲、視頻、直播等文娛產業的云計算能力為騰訊撕開進入公有云市場的口子。

游戲在騰訊目前業務營收占比僅次于社交產品,成為騰訊流量和現金的重要來源之一。依托于游戲的強勁表現,以游戲、視頻直播為首的文娛產業的布局支撐起騰訊云整個業務架構,并將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

目前,騰訊云在全球范圍開設24個數據節點,利用全球游戲解決方案《奇跡暖暖》等手游產品實現出海業務。2016年,依托全球直播解決方案,互聯網公司Garena通過騰訊云開展其社交直播業務,而音樂播放平臺JOOX也選擇入駐騰訊云,在全球范圍內探索音樂及演唱會直播模式。

“短視頻的爆發,會對云平臺帶來一些新的挑戰,稍成規模的平臺一天至少上傳10萬條以上的短視頻,讓用戶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快速上傳,需要對系統的接入節點進行優化;上傳完成后的快速內容分享,又可能涉及到快速轉碼的訴求,在分布式并行轉碼能力上也需要提升。與之相關的存儲和分發節點資源也需要迎合短視頻的業務場景做相應優化。”騰訊云視頻業務產品總監黃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Gartner研究副總裁兼院士級分析師DavidMitchellSmith認為,云技術正在成熟并在將來釋放更多創新能力。“云技術將日趨成為下一代數字化業務以及敏捷、可擴展和彈性解決方案的有力工具。首席信息官及其他IT領導者必須不斷調整其戰略,以充分利用云功能。”

百度云:一站式服務的輸出窗口

相比之下,百度云是作為百度能力、百度資源、行業解決方案的對外一站式服務輸出窗口。為了面向未來,百度云提出“ABC”(AI、Bigdata、Cloud)戰略定位,三位一體構筑未來企業級商業化平臺,發布了“天智”、“天算”、“天像”、“天工”等行業解決方案,實現了在智能大數據、智能多媒體、智能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全方位智能服務布局,并發布了超過80款產品。

截至目前,百度已經和超過三萬家企業展開合作,百度云通過四大平臺陸續滲透并融合物流、醫療、教育、營銷、金融等關系到百姓生活的各個行業中,讓服務開始真正智能化,推動轉型升級。“ABC”三位一體的云服務結構可以為客戶提供業務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引擎。

“我們提供的不是簡單的存儲能力,不是簡單的技術能力,而是大規模處理數據的能力、精準的用戶畫像的能力、地圖的能力和人工智能等很多領域的創新提供給大家。”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對百度來說,它的主營業務“搜索”天生就是云計算。只不過此前的十幾年里,百度的這些技術藏在后臺,通過搜索提供給終端用戶的,現在百度要做的是把這些技術能力充分地開放出來,跟各行各業去進行結合并發揮作用。

事實上,百度更愿意強調云計算與人工智能的關聯。百度大腦是百度云的核心引擎,為百度云提供了神經元和數據訓練源;百度云是百度大腦的云化。通過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技術,百度大腦結合了超強計算、海量數據和算法,在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擁有杰出能力,打造知識圖譜、用戶畫像,商業邏輯。

根據百度推出的“云圖計劃”,計劃未來5年投入100億,投入包括價值20億的核心技術和云資源,30億百度推廣、應用分發等百度生態資源。同時,還將聯合百度Capital、百度Venture及外部優質資本,建立50億百度云生態動員基金,以此來打造百度云生態,建設ABC生態圈。

華為:野心勃勃的后來者

在云戰爭中,原本最為低調的華為釋放出了最大野心,甚至成立專門負責公有云的CloudBU,增加2000人的團隊爭奪該市場。在華為的內部目標中,做國內公有云市場的老大,已被提上日程。但具體怎么做,華為有著自己的心思。

從時間上看,華為在公有云領域的動作起步最晚。

雖然在2011年,華為便在內部有了公有云這項業務,但到了2015年7月才正式對外發布,直到今年3月份,投入公有云才被視為戰略性方向對外公布。相比之下,在2014年阿里就啟動了“云和計劃”,擬招募10000家云服務商,為更多的用戶提供一站式云服務。

此時的正面介入,與IT巨頭相比,無疑是硬碰硬。華為的方法是,試圖將云業務與自身運營商業務相結合,力求推動運營商在云上的發展。而在另一方面,企業業務部門也在各行業展開企業云業務的合作,兩條路發展。

但僅僅是抱住運營商“大腿”顯然無法滿足華為的發展目標,加速全行業的合作才有可能在未來云市場勝出。

從華為企業云業務部總裁近日的對外講話中可以看到,華為未來將公有云市場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面向傳統央企、大企業、政務云市場,充分發揮華為2B市場服務的傳統優勢,建立場景化的企業級云服務解決方案,成為中國市場政府、大企業云服務的領先提供者;另一方面則是面向中小企業市場,以軟件開發云為切入點,構建線上線下O2O的服務能力,成為中小企業最信賴的云服務商之一。

事實上,華為此前一直對公有云業務遮遮掩掩,原因就在于華為的主要客戶運營商也在發展這項業務,此前還一度將“自營公有云”改口成“企業云”。

“這事兒,夫妻吵一架還得有點冷戰時間呢,更別說我們各自利益不同,競爭是你死我活,你拿了我就沒了。所以這可能是一種心態的挑戰,要能過坎兒,要有氣度。”面對有可能和運營商業務產生的沖突,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曾對媒體如是表示。

而在具體動作上,不同于阿里和騰訊等公司從消費級層面入手,華為在早期選擇了金融、媒資、城市及公共服務、園區、軟件開發等五個垂直行業進行切入。

“華為要走自己的路,在云服務的發展過程中,華為不會模仿其他公司,而要利用華為的自有優勢和能力。”徐直軍認為,華為在中國已經有了幾十萬家合作伙伴,既有線上業務,也有線下業務,過去與合作伙伴,華為更多是銷售和交付,未來,則更多是基于企業云服務直接面向客戶。

同時,華為把云計算的發展分為1.0和2.0時代:在過去十年,阿里、谷歌、亞馬遜等是“生于云的一代”,它們開創了敏捷創新、體驗好、低成本的云的1.0時代,利用云技術、云架構實現了資源共享,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更好聯接客戶,在酒店、出租車等傳統行業中,創造了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下一個十年,則是云的2.0時代,企業是云化的主角,各行各業將在云中成長,各種行業云也將興起。

顯然,華為希望通過對行業的滲透和理解,成為云2.0時代的主宰者。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并不容易。

事實上,云服務的利潤呈現一個倒三角的分布。在整個云服務產業鏈中,底層IaaS解決了云服務的基礎資源,也就是華為所積累的IT基礎設施。中間的PaaS奠定了云服務的基礎能力,而SaaS最貼近最終用戶,為客戶形形色色的細分需求提供最直接的應用支持,而IaaS和PaaS服務提供商需要與為數眾多的開發者群體達成合作,吸引開發者在其平臺之上開發SaaS應用,實現共贏。

而目前市場上的競爭情況是IaaS“群雄并起”、PaaS“逐步成長”、SaaS“仍無巨頭”的局面,華為要構建自己龐大的生態圈,相比起阿里等公司來說,仍需要時間積累。

有業內人士表示,生態圈的構建將決定誰將會在公有云市場中活下來,前期的投資將會隨著客戶群的激增而攤薄,客戶越多能力將會越強,行業將呈現馬太效應。

迎戰巨頭亞馬遜

放眼全球,云計算廠商呈現出AWS一家獨大的格局,整體規模排在阿里云前面的微軟Azure目前也無法與AWS構成雙寡頭。根據之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報告測算,亞馬遜的計算能力甚至相當于其他14家競爭對手的總和。

不過在中國市場,由于AWS進入中國較晚,再加上中國政府對數據留存的政策限制,導致AWS在中國的營收只有阿里云的零頭。AWS錯失了趕在阿里云崛起前占領中國的機會。另一家將世紀互聯作為本土代理運營商的微軟Azure也面臨類似的情況,但旗下SaaS層(軟件)服務Office365在華增長迅速。

與AWS不同,阿里云目前仍未實現盈利。從阿里云的擴張速度、成本支出與收入增長看,阿里云眼下更多考慮的是市場份額。畢竟在國內市場,當騰訊等巨頭也將目光投向云計算領域后,阿里方面面臨的客戶競爭正在加劇。

如果能比競爭對手更早一步拿到像芯片、CPU等云計算核心部件的新一代產品,云廠商將手握更大的降價自由權。這考驗著廠商與產業上游角色如英特爾、AMD等合作的緊密程度。同樣在下游市場,與軟件公司的合作程度也決定了阿里云和AWS各自云市場SaaS層產品的豐富度。

這種局面決定了無論是AWS還是阿里云或者是哪一家,目前都無法在對方市場上構成威脅。未來三年最有可能的正面交鋒將出現在像日韓、新加坡、德國、法國等亞太和歐洲地區。這也是雙方在海外布局的核心交集區域。

長遠看,云之戰的比拼將圍繞新市場開拓能力、產品與價格、云生態等方面展開。

關鍵字:云化騰訊

本文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x 亞馬遜旁觀中國市場BATH四方云戰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云計算企業動態 → 正文

亞馬遜旁觀中國市場BATH四方云戰

責任編輯:editor0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03-31 10:40:12 本文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剛好今天是在深圳的主場。大家可能也都聽說,馬化騰的團隊不久前投了一分錢的標。我要對馬化騰說:隨著云計算已經越來越多成為大企業選擇的時候,我們要想如何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技術和服務。在所有人都希望用企業的發展成就一個行業的時候,馬化騰和他的團隊用1分錢的投標對行業進行了破壞。”

在3月29日深圳舉辦的2017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公開叫板騰訊的馬化騰。

胡曉明演示了一張“0.01VS1億”的幻燈片,他所指的,是本月初騰訊云以0.01元中標廈門市政務外網云服務項目,此事在云計算產業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根據IDC發布的2015年中國公有云計算報告,阿里云營收達2.59億美元,占3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其次是中國電信(13.1%)和中國聯通(7.6%)。

隨著企業對云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只騰訊和阿里巴巴,更多的企業在云市場的角逐正愈演愈烈。

阿里云:“眾矢之的”

在國內,阿里云有著頗為領先的地位。

阿里云本周從深圳開啟了新一年云棲大會的全國巡演,接下去還將有南京、成都、上海、杭州、北京等幾個站點。已穩坐國內市場頭把交椅的阿里云正在加速它的全球節點布局,在美國東西兩岸分別建了數據中心,深入到AWS的腹地。

但據第一財經記者就這兩家廠商在全球布局、準入壁壘、消費習慣、營收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得出,雙方目前均無力在對方市場構成實質威脅,亞太、歐洲等第三方市場將成為未來幾年AWS與阿里云的正面戰場。起步晚了3年的阿里云面對行業第一仍有不短的路要追趕。

由于阿里巴巴2017財年全年業績尚未公布,因此統計2016自然年數據得出,阿里云在2016年營收為8.3億美元,AWS當年的收入規模超過122億美元,兩者之間相差13.6倍。

胡曉明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預測,未來全球云計算將是杭州(阿里云)與西雅圖(亞馬遜AWS)之間的競爭。

為此,阿里云這兩年明顯加快了海外節點的開拓布局。在美國市場,阿里云雖然已在東、西部組建了兩個數據中心,但客戶大多是像大拿科技等中國出海創業公司為主,想吸引美國本土客戶需要邁過文化差異與用戶使用慣性上的障礙。AWS在北美市場的主要競爭者目前還不是阿里云,而是微軟、IBM、谷歌、Salesforce等。此外,目前特朗普政府的舉措和表態對科技領域的“外來者”并無政策利好,這進一步加大了阿里云在美國的開拓難度。

盡管在總營收上與AWS尚不處于同一級別,但阿里云的增速仍對AWS構成了潛在威脅。阿里云已經連續7個季度同比增速超過100%,這個速度至少是亞馬遜的2倍,這主要得益于它對政府、大企業等頭部客戶的拓展。但2016年四個季度里,阿里云增速依次為175%、156%、130%、115%,出現遞減趨勢。阿里云眼下的強勁增長能持續多久,以及海外業務營收占比的變化,將成為雙方競爭中的一個變數。

另一個變數來自模式的比較。舉例來說,阿里云在日本開服已有4個月,合作模式是與孫正義手中的軟銀對接,具體運營交由更熟悉當地市場的軟銀負責。阿里云在海外大多采取這種方式,比如在德國與沃達豐合作,在迪拜與Meraas合作。AWS更多選擇直接在這些地方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不提歐洲,在與西方文化差異較大的亞太地區哪種模式更奏效,也是一個重要的持續關注點。

來自眾多客戶的反饋顯示,AWS在價格上整體高出阿里云一截,但其全球市場上的產品豐富度是其他廠商不可比擬的,這也是AWS拓展不同市場的一個優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阿里云曾在2015年一共實施了17輪降價,2016年這種降價勢頭有增無減,最直接的一個效果是擾亂了競爭對手的定價策略,令后者不得不跟隨降價。

中泰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云計算本身就是規模優勢很明顯的行業,發展初期大家的策略都在搶規模,接著再賺錢。當時亞馬遜AWS也是一年內降價十幾次,把對手都逼死了,自己慢慢做大。所以在國內也是一樣的趨勢,現在還是搶份額搶地盤為主,短期仍會以價格戰為主。”

騰訊云:吹響價格戰號角

一提到價格戰,就不能不提騰訊云以0.01元的價格競標“廈門務實-公開招標-2017WS034廈門市政務外網”。不少人認為這將激化云市場的低價競爭,騰訊云的低價策略也受到業內人士質疑。

對此,騰訊總裁劉熾平并未否定騰訊云在其中的價格優勢:“從長期看,低價或者價格戰不是騰訊在云計算市場的核心策略,但騰訊將在市場上提供非常有競爭力的價格,在云計算領域,隨著時間推移,增值服務將是騰訊云計算區別于競爭對手的優勢。”

事實上,在深圳機場,隨處可見騰訊云的整面墻的廣告牌。雖然未有盈利,但反復被財報所提及的云業務是近年來騰訊重點布局的業務之一,去年馬化騰親自站臺“云+未來峰會”,對外宣布了騰訊深耕云業務的決心。

“云業務將是一場硬仗,也是持久仗。”騰訊云副總裁曾佳欣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云計算的市場足夠大,可以容納非常多的云服務商,大家可以共同培育市場,通過產品、服務和行業布局的差異化,為更多企業提供最合適的服務。更何況未來云計算整體的盤子和前景將非常大,遠遠沒有到井噴的階段。”

從2010年開放平臺接入首批應用開始,騰訊正式對外提供云服務。作為BAT中的兩極,從出生,騰訊云就不可避免地被外界拿來與阿里云對比。

利用游戲等文娛產業作為云技術切入口成為騰訊特有的云路徑,騰訊云用整個平臺資源為云業務背書。“騰訊云不是以一個獨立的業務,而是作為整個平臺戰略去考慮的,采用騰訊云的解決方案,就相當于接受和得到整個騰訊平臺的支持。”馬化騰說。

騰訊最新發布的財報中顯示,騰訊云業務增長超過200%,與其他品牌不同,除全面的基礎云服務外,騰訊云對大數據能力、云端連接社交體系及整個騰訊平臺的能力成為其差異化功能。其中,對于游戲、視頻、直播等文娛產業的云計算能力為騰訊撕開進入公有云市場的口子。

游戲在騰訊目前業務營收占比僅次于社交產品,成為騰訊流量和現金的重要來源之一。依托于游戲的強勁表現,以游戲、視頻直播為首的文娛產業的布局支撐起騰訊云整個業務架構,并將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

目前,騰訊云在全球范圍開設24個數據節點,利用全球游戲解決方案《奇跡暖暖》等手游產品實現出海業務。2016年,依托全球直播解決方案,互聯網公司Garena通過騰訊云開展其社交直播業務,而音樂播放平臺JOOX也選擇入駐騰訊云,在全球范圍內探索音樂及演唱會直播模式。

“短視頻的爆發,會對云平臺帶來一些新的挑戰,稍成規模的平臺一天至少上傳10萬條以上的短視頻,讓用戶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快速上傳,需要對系統的接入節點進行優化;上傳完成后的快速內容分享,又可能涉及到快速轉碼的訴求,在分布式并行轉碼能力上也需要提升。與之相關的存儲和分發節點資源也需要迎合短視頻的業務場景做相應優化。”騰訊云視頻業務產品總監黃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Gartner研究副總裁兼院士級分析師DavidMitchellSmith認為,云技術正在成熟并在將來釋放更多創新能力。“云技術將日趨成為下一代數字化業務以及敏捷、可擴展和彈性解決方案的有力工具。首席信息官及其他IT領導者必須不斷調整其戰略,以充分利用云功能。”

百度云:一站式服務的輸出窗口

相比之下,百度云是作為百度能力、百度資源、行業解決方案的對外一站式服務輸出窗口。為了面向未來,百度云提出“ABC”(AI、Bigdata、Cloud)戰略定位,三位一體構筑未來企業級商業化平臺,發布了“天智”、“天算”、“天像”、“天工”等行業解決方案,實現了在智能大數據、智能多媒體、智能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全方位智能服務布局,并發布了超過80款產品。

截至目前,百度已經和超過三萬家企業展開合作,百度云通過四大平臺陸續滲透并融合物流、醫療、教育、營銷、金融等關系到百姓生活的各個行業中,讓服務開始真正智能化,推動轉型升級。“ABC”三位一體的云服務結構可以為客戶提供業務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引擎。

“我們提供的不是簡單的存儲能力,不是簡單的技術能力,而是大規模處理數據的能力、精準的用戶畫像的能力、地圖的能力和人工智能等很多領域的創新提供給大家。”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對百度來說,它的主營業務“搜索”天生就是云計算。只不過此前的十幾年里,百度的這些技術藏在后臺,通過搜索提供給終端用戶的,現在百度要做的是把這些技術能力充分地開放出來,跟各行各業去進行結合并發揮作用。

事實上,百度更愿意強調云計算與人工智能的關聯。百度大腦是百度云的核心引擎,為百度云提供了神經元和數據訓練源;百度云是百度大腦的云化。通過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技術,百度大腦結合了超強計算、海量數據和算法,在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擁有杰出能力,打造知識圖譜、用戶畫像,商業邏輯。

根據百度推出的“云圖計劃”,計劃未來5年投入100億,投入包括價值20億的核心技術和云資源,30億百度推廣、應用分發等百度生態資源。同時,還將聯合百度Capital、百度Venture及外部優質資本,建立50億百度云生態動員基金,以此來打造百度云生態,建設ABC生態圈。

華為:野心勃勃的后來者

在云戰爭中,原本最為低調的華為釋放出了最大野心,甚至成立專門負責公有云的CloudBU,增加2000人的團隊爭奪該市場。在華為的內部目標中,做國內公有云市場的老大,已被提上日程。但具體怎么做,華為有著自己的心思。

從時間上看,華為在公有云領域的動作起步最晚。

雖然在2011年,華為便在內部有了公有云這項業務,但到了2015年7月才正式對外發布,直到今年3月份,投入公有云才被視為戰略性方向對外公布。相比之下,在2014年阿里就啟動了“云和計劃”,擬招募10000家云服務商,為更多的用戶提供一站式云服務。

此時的正面介入,與IT巨頭相比,無疑是硬碰硬。華為的方法是,試圖將云業務與自身運營商業務相結合,力求推動運營商在云上的發展。而在另一方面,企業業務部門也在各行業展開企業云業務的合作,兩條路發展。

但僅僅是抱住運營商“大腿”顯然無法滿足華為的發展目標,加速全行業的合作才有可能在未來云市場勝出。

從華為企業云業務部總裁近日的對外講話中可以看到,華為未來將公有云市場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面向傳統央企、大企業、政務云市場,充分發揮華為2B市場服務的傳統優勢,建立場景化的企業級云服務解決方案,成為中國市場政府、大企業云服務的領先提供者;另一方面則是面向中小企業市場,以軟件開發云為切入點,構建線上線下O2O的服務能力,成為中小企業最信賴的云服務商之一。

事實上,華為此前一直對公有云業務遮遮掩掩,原因就在于華為的主要客戶運營商也在發展這項業務,此前還一度將“自營公有云”改口成“企業云”。

“這事兒,夫妻吵一架還得有點冷戰時間呢,更別說我們各自利益不同,競爭是你死我活,你拿了我就沒了。所以這可能是一種心態的挑戰,要能過坎兒,要有氣度。”面對有可能和運營商業務產生的沖突,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曾對媒體如是表示。

而在具體動作上,不同于阿里和騰訊等公司從消費級層面入手,華為在早期選擇了金融、媒資、城市及公共服務、園區、軟件開發等五個垂直行業進行切入。

“華為要走自己的路,在云服務的發展過程中,華為不會模仿其他公司,而要利用華為的自有優勢和能力。”徐直軍認為,華為在中國已經有了幾十萬家合作伙伴,既有線上業務,也有線下業務,過去與合作伙伴,華為更多是銷售和交付,未來,則更多是基于企業云服務直接面向客戶。

同時,華為把云計算的發展分為1.0和2.0時代:在過去十年,阿里、谷歌、亞馬遜等是“生于云的一代”,它們開創了敏捷創新、體驗好、低成本的云的1.0時代,利用云技術、云架構實現了資源共享,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更好聯接客戶,在酒店、出租車等傳統行業中,創造了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下一個十年,則是云的2.0時代,企業是云化的主角,各行各業將在云中成長,各種行業云也將興起。

顯然,華為希望通過對行業的滲透和理解,成為云2.0時代的主宰者。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并不容易。

事實上,云服務的利潤呈現一個倒三角的分布。在整個云服務產業鏈中,底層IaaS解決了云服務的基礎資源,也就是華為所積累的IT基礎設施。中間的PaaS奠定了云服務的基礎能力,而SaaS最貼近最終用戶,為客戶形形色色的細分需求提供最直接的應用支持,而IaaS和PaaS服務提供商需要與為數眾多的開發者群體達成合作,吸引開發者在其平臺之上開發SaaS應用,實現共贏。

而目前市場上的競爭情況是IaaS“群雄并起”、PaaS“逐步成長”、SaaS“仍無巨頭”的局面,華為要構建自己龐大的生態圈,相比起阿里等公司來說,仍需要時間積累。

有業內人士表示,生態圈的構建將決定誰將會在公有云市場中活下來,前期的投資將會隨著客戶群的激增而攤薄,客戶越多能力將會越強,行業將呈現馬太效應。

迎戰巨頭亞馬遜

放眼全球,云計算廠商呈現出AWS一家獨大的格局,整體規模排在阿里云前面的微軟Azure目前也無法與AWS構成雙寡頭。根據之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報告測算,亞馬遜的計算能力甚至相當于其他14家競爭對手的總和。

不過在中國市場,由于AWS進入中國較晚,再加上中國政府對數據留存的政策限制,導致AWS在中國的營收只有阿里云的零頭。AWS錯失了趕在阿里云崛起前占領中國的機會。另一家將世紀互聯作為本土代理運營商的微軟Azure也面臨類似的情況,但旗下SaaS層(軟件)服務Office365在華增長迅速。

與AWS不同,阿里云目前仍未實現盈利。從阿里云的擴張速度、成本支出與收入增長看,阿里云眼下更多考慮的是市場份額。畢竟在國內市場,當騰訊等巨頭也將目光投向云計算領域后,阿里方面面臨的客戶競爭正在加劇。

如果能比競爭對手更早一步拿到像芯片、CPU等云計算核心部件的新一代產品,云廠商將手握更大的降價自由權。這考驗著廠商與產業上游角色如英特爾、AMD等合作的緊密程度。同樣在下游市場,與軟件公司的合作程度也決定了阿里云和AWS各自云市場SaaS層產品的豐富度。

這種局面決定了無論是AWS還是阿里云或者是哪一家,目前都無法在對方市場上構成威脅。未來三年最有可能的正面交鋒將出現在像日韓、新加坡、德國、法國等亞太和歐洲地區。這也是雙方在海外布局的核心交集區域。

長遠看,云之戰的比拼將圍繞新市場開拓能力、產品與價格、云生態等方面展開。

關鍵字:云化騰訊

本文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牡丹江市| 潼南县| 乳源| 通城县| 灵宝市| 巴彦县| 偏关县| 婺源县| 湟源县| 东至县| 黔东| 五大连池市| 大渡口区| 兴海县| 大厂| 广宗县| 康保县| 乐亭县| 南投市| 灵武市| 洪雅县| 通山县| 蛟河市| 克拉玛依市| 南皮县| 班玛县| 临湘市| 大石桥市| 兰坪| 本溪市| 绵竹市| 赤峰市| 湘潭市| 中卫市| 海淀区| 久治县| 邻水| 陆川县| 丽水市|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