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2C基因的騰訊在2B的云服務上顯然反應慢了些,但它正打算迎頭追趕。
7月5日,在騰訊“云+未來”峰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云是“互聯網+”基礎設施的第一要素。“騰訊的云方案不是作為一個獨立業務來考慮的,而是作為整個平臺戰略的一部分。采用騰訊的方案,將獲得整個騰訊平臺的資源。”
當天,騰訊云推出了混合云黑石2.0、視頻3.0、COS對象存儲4.0以及大數據解決方案數智方略1.0四項新產品,升級騰訊云產品矩陣。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騰訊外,阿里和百度也相繼對外開放了自己的云計算資源和技術能力。
平臺級戰略
數日前,馬化騰曾表示,未來騰訊將專注于云服務、LBS和安全三大業務,騰訊將在今年徹底開放云方面的能力,并把它商業化。
本次峰會上,親自站臺的馬化騰為剛剛收購游戲公司Supercell而志得意滿。“它的估值超過100億美金,一年20多億美金的收入,只有180多人”,馬化騰稱,Supercell的精簡得益于所有的運營、服務全部都使用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社會化分工以及云運用的案例。
馬化騰表示,云已經不僅僅是過去數據中心托管數據這樣的簡單概念,它包含了“互聯網+”和信息能源的發展趨勢——未來,傳統行業將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處理大數據。
不得不說,云服務的萬億市場讓人垂涎。面對當前市場上諸多云解決方案,馬化騰認為,騰訊云的優勢在于騰訊生態。“微信、QQ、瀏覽器、視頻、應用寶等平臺加起來,占據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時間超過50%。這是一個最強大的場景,沒有之一。”
據騰訊副總裁邱躍鵬介紹,2016年上半年,騰訊云累計發布25項產品。這些產品的核心聚焦于計算與網絡、存儲與CDN、數據庫、安全等領域,其中私有網絡、高性能數據庫、專線接入等服務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騰訊云還宣布將騰訊大數據能力進行全面開放,推出騰訊內部持續使用多年的大數據平臺與機器學習能力。騰訊公司社交網絡事業群總裁、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介紹,騰訊云的經營理念是從開放平臺技術到建設云服務生態。
具體說來,QQ與微信的即時通信和音視頻直播能力、QQ空間的圖片存儲、圖片處理及人臉識別能力、微信的語音識別、騰訊視頻的網絡分發、騰訊游戲的自動化運維等能力在騰訊內部獲得長期的應用驗證,這些成熟的技術將通過騰訊云開放給更多的企業。
易觀智庫分析師紀研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長期來看,公有云是方向,但短期看私有云的市場仍然不錯,尤其在中國市場有大型客戶愿意買單。“在政企和創業公司方面,騰訊云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可以挖掘。騰訊有自己的內容分發渠道和平臺,同時價格便宜,‘云+’計劃還提供現金補貼。當前國內云服務的領跑者阿里云走的是大而全的路線,短期來看,競爭者還是會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
巨頭爭奪
Gartner Group高管合伙人趙光介紹,在未來的兩年時間,在全球市場范圍內大概有1250億美元的云服務市場規模。根據IDC預測,未來5年,全球用于云計算服務的支出將增長3倍,云計算行業的整體增長速度將是傳統IT行業增長速度的6倍。
擁有龐大的數據的BAT不會錯過這塊潛力巨大的香餑餑,因此,它們相繼對外開放自己的云計算資源和技術能力。
阿里是BAT中布局最早且目前業務最成熟的。它正馬不停蹄地通過“云棲大會”推廣阿里云生態,連接開發者和合作伙伴。或許是出于先發優勢,阿里云已經獲取中國氣象局、12306、中石油、中石化等眾多優質政企客戶。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稱,阿里云單獨估值已達390億美元。該行預估,未來5年內,阿里云營收將突破185億美元。
雖然手握微信、手機QQ等優質流量入口,但2013年才開放的騰訊云和阿里云顯然不在一個量級上。為實現差異化競爭,騰訊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游戲行業切入,逐漸開放視頻云、金融云等更多的解決方案,以獲取更多用戶,鞏固生態。
對標阿里云2015年3月推出的“創客+”計劃,2015年6月騰訊云發布“云+計劃”,將在近5年投入100億元建設生態體系,發展2000家云計算生態服務商。事實上,依靠騰訊的生態資源以及投資控股的公司,騰訊云的業績可能迎來快速的增長,但云技術需要長久的積累,騰訊是否能夠迎頭趕上,還不得而知。
百度的反應則稍慢,百度開發云于2015年4月正式推出。相對于阿里云傾向于亞馬遜的模式——轉租基礎設施,百度云更傾向于谷歌模式,即在基礎設施上提供封裝服務。在應用層面,百度也擁有LBS、云測試、語音和圖像識別技術等核心能力。7月13日,繼騰訊之后,百度也將進行云計算戰略級發布,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等將出席。BAT在云計算領域的激烈競爭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