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品高云是一家如此低調的公司,以至于鮮有相關的報道。這家最早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起初主要為移動、交通、政府、大型企業等行業龍頭客戶提供顧問咨詢、核心業務系統和辦公系統的開發。2008年品高軟件開始研發云計算基礎架構平臺,兩年后國內第一套商用基礎云架構產品BingoCloud 1.0版正式亮相,2015年10月21日,BingoCloud 6.0 發布。筆者與“品高云之父”劉忻有了一番交流,于是有了這篇文字。
正文:
品高云是一家如此低調的公司,以至于鮮有相關的新聞報道。這家最早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起初主要為移動、交通、政府、大型企業等行業龍頭客戶提供顧問咨詢、核心業務系統和辦公系統的開發。2008年品高軟件開始研發云計算基礎架構平臺,兩年后國內第一套商用基礎云架構產品BingoCloud 1.0版正式亮相。
作為國內首個商用IaaS云產品,BingoCloud 自2012年5月的3.0版開始,除了與亞馬遜 AWS 接口標準兼容的彈性計算、存貯、彈性計費等功能外,還推出了現在各大云廠商標配的應用軟件商店。2015年10月21日,“為云而生,因移動而盛”的 BingoCloud 6.0 版發布。
“三個臭皮匠”的北上與南下
在談及品高云的創始階段時劉忻說,三位創始人都是做產品出身,和所有創業者一樣,滿懷信心的他們遠赴北京企圖闖出一番天地。然而北京的大環境不同于南方,多年后劉忻回憶道,“廣州的生意是開放的,同樣的事情誰都可以來做。這種開放逼著你去面對各種競爭,也就是說你不能有明顯的短板……北京不一樣,北京需要關系、需要造勢。”就這樣,三人回到廣州,開始了另一段旅途。
2005年研發南航電子客票系統時,苦于無法在全球快速部署數據處理中心,同時受Amazon和Google的影響,2008年品高投入研發并在兩年后成功推出了國內首個商用IaaS基礎架構云產品。此舉奠定了品高云后來的發展之路。多年IT核心應用實踐使得劉忻堅信,大量的分布式計算存儲群集需要一套機制進行靈活和動態管理,并總結出四則核心產品理念,即可演進、開放性與標準化、技術融合、高性價比與高可用性。
一個行業最重要的是開放標準
“深入了解任何行業都不難發現,標準化是一個行業最重要的東西,標準一定是開放的。”劉忻一字一頓地說,在國內互聯互通是最大的難題,即便在國外、即使在Java開源世界,這個問題依然存在。還是拿民航電子客票來舉例,需要轉機的、尤其是國際航班的信息流怎么解決?怎么出票?旅客的行李怎么周轉?對標準的認識不像念書時那樣只是一個報文、一個格式,“標準必須是從二進制的角度設計,一定要開放。”劉忻解釋道,雖然僅僅是從技術需求出發,但品高云服務的南航電子客票系統恰好成了對OTA搜索引擎最友好的系統。
因此,基礎架構的設計理念要求能夠在不受其設計者操控的軟硬件環境中進行部署和執行。品高云采用開源的Linux作為基礎架構云平臺的內核,并通過定制化的手段,將各個管理控制子系統客戶化進Linux發行版本,這樣做的好處是:
Linux操作系統是目前最活躍的操作系統,開源和云計算都大大促進Linux的發展與創新;
采用標準的Linux內核,可以保持基礎架構云平臺的核心模塊、可擴展性與世界同步;
利用其成熟、穩定的社區資源,規避大量的軟硬件驅動問題,拓寬基礎架構云平臺的適用面;
與大量優秀的開源軟件兼容,可以無需修改直接納入到基礎架構云平臺。
以上圖中的網絡子系統為例,其中SDN部分自2013年開始研發,其網絡控制器支持集群部署無單點,完全符合ONF標準,并且實現了所有云網絡的功能,包括安全組(Security Group)、ACL、Subnet、VPC、VLAN接入、NAT、Route等。目前業內只有如Vmware(NSX)等少數廠商可做到,而開源社區版本的OpenStack自身并沒有SDN控制器。
“我們并不擅長公有云”
云計算的本質是一個集群管理平臺,其核心是資源虛擬化。業界公認亞馬遜的產品堆疊做的特別好,把最根本的存儲服務、網絡服務以及應用部署服務都很好地進行了虛擬化,從而開始了搭積木的過程。劉忻認為,亞馬遜做的好的地方不僅僅是單機計算資源的虛擬化,更是網絡的虛擬化。
混合云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可以降低企業的IT運維成本。蔣清野先生在《淺談“中國”語境下的公有云發展》一文中提到,公有云的成長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用戶增長,二是財務回報。“品高并不擅長公有云。”劉忻毫不諱言地說,經濟離不開上層建筑,中國的經濟環境還是以國企、央企為主,大的企業占經濟的主體。“現在很多友商也開始轉向企業市場了,為什么?技術不光玩的開心就行,要解決實際問題,產生收入才能繼續。”
從業務的角度來說,公有云的存儲增量是可以預測的,存儲服務的產出預測一般是很線性的,因此財務模型很容易計算,這項服務相對比較容易賺錢。但網絡就不是這樣了,網絡規劃一定要往大了做,一旦規劃做小了會帶來無盡的痛苦。蔣清野先生在《淺談“中國”語境下的公有云發展》同樣提到了云產品的彈性,指出云廠商必須把自動伸縮這個概念應用到云主機集群上。劉忻在談到公有云市場的時候總結說,“你的彈性不叫彈性。所謂彈性計算,是指用戶的需求是彈性的,但廠商自己的基礎設施從來不是彈性的。”
正是基于以上的認識,劉忻得出“品高并不擅長公有云”的論斷。而創業時候服務的都是大客戶,例如一汽大眾、南航、中國移動、網易等。“要有比甲方更好的格局和視角去理解其業務。”劉忻強調說,“要看到客戶的客戶在干嘛。”私有云或者說混合云,才是企業的真實需求。比如,廣州地鐵用三年時間從VMWare遷移到品高云,在遷移過程中,品高云對客戶的計算模式分析的比客戶還清楚,也因此與客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做一個聰明的跟隨者
“目前國內云計算并沒有什么自主研發。”劉忻坦言,云廠商要想做大做強,唯有通過做產品提升自己的防御邊界。“不管用不用開源技術,你都能跟別人說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東西。這屬于自己的部分就是你的優勢。”在談及這個話題時劉忻舉例說,在接觸過的云廠商中,惠普的OpenStack白皮書寫的最好,不但拎的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開源社區的,甚至承諾負責相關的版權糾紛。這在現有的云廠商中是十分罕見的。
作為一位行業老兵,劉忻表示,“云計算拼的從來不是什么技術的先進程度,而是基礎設施及其運營能力。真正做云的底層,遠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云計算廠商要想體現出革命性的突破,需要挑戰多年來業界一直堅信和死守的運營實踐和技術基礎。”而品高云構建之初并沒有什么參考者,當時的亞馬遜還沒有公布其網絡部分是如何實現的,“你在AWS上起一個主機,把一個簡單的網絡訪問打進去。從響應速度來判斷就知道它(AWS)的網絡是一個回饋的系統,而不是一個預先配置的系統。”
VPC作為事實上的行業標準,在面對國內企業的實際需求時是不可行的。在虛擬化引擎技術方面,品高云做一個跟隨者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劉忻這樣解釋道。至于基礎設施,“機器肯定不值錢,數據才是(最值錢的)。”
云計算的創新點在哪里?
云計算在技術上帶來的挑戰是“堆疊”。以容器為例,Docker最強的地方是持續交付能力,容器與容器之間的通訊并不是Docker所擅長的。數據中心本身東西向的流量就很麻煩,多租戶的網絡處理、主機端口映射等等更加劇了問題的復雜程度。“讓客戶又上云、又上SDN是不現實的,云廠商一定要在物理層解決SDN的問題。”劉忻搖了搖頭說,OpenStack的網絡模塊比較令人頭疼,品高云選擇從控制器入手,這也是SDN的價值所在。
2013~2014年,微信以暴風驟雨的方式教育了大到超大型國企小到創業團隊的所有企業,移動化或者說BYOD使得企業面臨新的辦公協同與碎片化的問題,不同企業服務需求的差異直接變身成云廠商必須直面的挑戰。所有企業,包括云廠商自己,都必須順應這一移動化的浪潮。在企業市場,劉忻把服務好一個客戶稱之為“啃一個骨頭”,并笑稱“每個你啃完的骨頭都是對別人的一個門檻。”例如,異構存儲就是品高云一塊塊骨頭啃出來的門檻,在這一方面,品高云顯然是洞見了亞馬遜在產品和服務方面的承載性和延續性。另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BingoLink,品高 BingoCloud 6.0發布會上提到的“因移動而盛”實質上指的就是從企業服務中慢慢演化出來的BingoLink。
“云計算的創新點一定是在業務與技術互相融合的地方。”劉忻一語中的,混合云產品必然出現在業務上下游相關的地方,必然是那些邊界應用。以前企業每年花很多錢找人做核心系統;現在不光找技術人才,還要找對業務系統很懂的人來做決策。由此可見,真正的融合才剛剛開始,而這正是創新的起點。
注明:本文轉載自InfoQ,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