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中國研究院在成立20周年之際提出,信息技術已經進入“認知時代”。科研創新將從多層次助力“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IBM展示了六個行業內與認知計算相關的技術創新。這些展示項目顯示出,認知計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異構計算、神經元芯片Synapse、認知型機器系統等一批新興前沿技術應用正逐步走進新能源利用、污染防治、城市管理、生態改善以及醫療、交通、食品安全追溯、社區服務等領域。
其一,利用認知計算“管理空氣”。目前,北京市環保局、張家口和保定市正與IBM合作,利用一項名為“綠色地平線”的計劃,通過對空氣質量預測性的精準分析,助力“抗霾”。據悉,“綠色地平線”計劃為期十年,借由認知計算、大數據分析以及物聯網等技術,可從新能源高效利用,大氣污染防治和傳統能源數字化管理三方面為決策者提供準確、實時的數據,以助力實現環境能源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其二,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醫療”。將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認知計算技術用于醫療健康領域,能實現從海量病歷數據中挖掘“隱藏”的候選特征,并從上萬維候選特征中自動篩選出最具預測能力的風險因素,提高疾病預測精度;能精確度量患者的臨床相似性,自動尋找針對不同患者群的最優個性化治療方案,實現精準醫療;能將從復雜醫學知識庫挖掘的最佳治療路徑,與從數據分析找到的最佳臨床實踐相融合,實現循證診療。認知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有望加速臨床科研進展,提高基層醫療資源使用率,實現醫療服務升級轉型。
其三,融合認知計算的智能物聯網系統精確管控風險。據IDC分析,到2020年,全球將有300億智能設備接入互聯網并產生海量數據。基于實時高效性能的流數據處理技術,融合天氣、地圖、路網、交通等信息,利用認知建模、知識學習及人機對話等管理方法,將為汽車、保險、交通運輸領域的行業轉型需求提供智能的“車聯網”服務解決方案。比如利用車載電子監測設備和智能手機來采集車輛出行、車況和駕駛數據,融合天氣、路況等其他相關數據和基于地圖使用的客戶畫像,就能夠生成駕駛風險提醒和避險建議,為車主和保險公司提供參考。未來,還進一步助力智能、安全和環保駕駛。
其四,在線多模態問答“定制旅游”。我們正在迎來一個“旅游+”的新時代,人們日益需要 “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智能問答,認知交互將助力實現這個愿景。認知計算技術將被應用于在線旅游信息問答,提供游前、游中、游后等全方位問答服務,用戶可以用文字、語音、圖像等多種模態輸入,以單輪問答或多輪對話的方式與系統交互,查詢景點信息、酒店、交通、停車、飯店、天氣,以及行程路線等。IBM中國研究院表示,其開發的多模態問答技術還可以擴展到金融、教育、醫療等其他領域。
其五,深度認知分析助力企業“合規指導”。預測稱,基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深度認知技術,可以實現高效評估法規條款之間的語義相似性,利用深度語義關聯推理提供快速全面風險分析,追蹤法規變化及區域性差異、助力全球化合規管理,挖掘相似參考案例,為企業提供可視化趨勢及合規風險分析。
其六,“Supervessel超能云”支持認知計算,實現開發者、企業和高校共享資源。IBM創新預測還指出,全球技術發展邁入“認知時代”,將影響我們生活每個角落,同時掀起新一輪對計算系統能力的創新需求和挑戰,Supervessel超能云首次在云計算中實現FPGA和加速器的虛擬化,在容器云上實現GPU資源共享,從基礎架構和平臺上支持認知計算,提供開發和學習認知計算的一站式云環境。
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表示,“信息技術已經進入了認知時代,IBM中國研究院致力于面向未來的科技創新,助力解決商業和民生領域的重大挑戰。”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表示,“IBM一直堅持與中國同創。IBM研究院匯集了全球最優秀的技術和人才,堅持不懈創新發展。IBM中國研究院成立二十年來,致力于面向未來的前沿技術和創新應用,并助力中國企業的轉型與發展。這個定位和使命將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