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云計算”再次成為太平洋兩岸科技行業的熱門話題。無論是戴爾以 670 億美元收購 EMC,還是阿里巴巴在杭州舉行的云棲大會,都一再表明云計算正在顛覆科技行業的秩序。
死于云計算戴爾在收購 EMC 之后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非上市科技公司。美股研究機構 Zacks 認為,戴爾這筆收購的目的正是為了加強云計算服務和數據存儲業務,從而更好地與亞馬遜、蘋果和谷歌/Alphabet 競爭。
實際上,戴爾和 EMC 的并購更像是抱團取暖之舉。戴爾當前的產品包括 PC 和服務器,而 EMC 則是數據存儲設備的領先者。過去 20 年中,它們提供的產品共同構成了企業計算的基礎:計算能力+數據存儲能力。如果企業需要完成計算任務,那么就不得不購買服務器,而如果想要進行大容量數據存儲,那么相關的軟件和硬件只有 EMC 等很少幾家公司可以提供。
數據中心和云計算的發展改變了傳統企業計算的供求關系。對大規模互聯網服務,例如國外的谷歌和亞馬遜,以及國內的 BAT 而言,為了降低成本,提高計算效率,它們從很早就開始自主開發服務器、數據存儲設備、網絡設備,乃至數據庫等基礎性軟件,部署至屬于自己的數據中心,從而不再依賴于戴爾和 EMC 等 IT 供應商。
隨著規模的擴大,這些互聯網公司發現,自主數據中心帶來的計算能力并非自身一家公司可以消化。秉承互聯網的分享精神,它們開始將這樣的計算能力開放給整個企業界。亞馬遜是這種做法的先行者。在剛剛推出 AWS 云計算服務時,外界非常懷疑,作為一家“賣東西”的零售商,亞馬遜提供計算服務是否有意義。然而過去幾年的現實已徹底打消了這樣的懷疑。
2015 年第一季度,亞馬遜首次公開了 AWS 的業績數據。該季度,AWS 營收同比增長 49%,至 15.6 億美元,而運營利潤達到 2.65 億美元。作為對比,亞馬遜該季度總營收的同比增長率僅為 15%,總運營利潤為 2.55 億美元。換句話說,扣除 AWS,亞馬遜其他業務的運營利潤為負值。在亞馬遜公司內部,AWS 已被視為“明星級”業務。
微軟和谷歌的情況同樣如此。近幾個季度,微軟財報電話會議上的主角不再是 Windows 和 Office,分析師更多地關注 Azure 和 Office 365 的表現。今年第一季度,微軟“商業云”業務營收達到 1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6%。而今年 6 月,微軟 CEO 納德拉在致全體員工的郵件中將云計算定義為公司未來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大支柱為移動業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突然發現,沒有必要再去購買戴爾和 EMC 等公司的設備,自行招聘 IT 專家,搭建內部的計算基礎設施。它們只要花不多的錢,就可以從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那里買到計算資源,滿足企業內部需求。而憑借按需的定價模式,如果計算量增加,那么只需多付些錢就能方便地擴容,反之亦然。
企業客戶的離去正在令戴爾和 EMC 等公司的業績承壓。今年第二季度,EMC 總收入為 60 億美元,同比僅增長 2%。與亞馬遜和微軟云計算業務的三位數同比增幅對比,這樣的增幅相形見絀。
對于戴爾收購 EMC 的交易,國外主流媒體紛紛看衰。EMC 業務增長前景撲朔迷離,而戴爾付出的 670 億美元是否物有所值備受質疑。由于深陷“創新者困境”,即核心業務有著抑制內部創新的沖動,《連線》雜志更是將戴爾、EMC、思科、甲骨文等公司合稱為“被云計算搞死”的公司。
生于云計算在削弱企業 IT 巨頭生存基礎的同時,云計算正在營造更繁榮的創業生態系統。
外界最直觀的印象在于,云計算大幅降低了創業者獲取計算基礎設施的成本。馬云在本周的阿里巴巴云棲大會上甚至指出,在云計算的推動下,計算能力未來將會向水電氣一樣,成為公共服務。
我們可以看看阿里云的定價。以最基本的云服務器為例,單核 CPU+1GB 內存云服務器每月價格僅為 45 元人民幣,而在以往情況下,如果希望獲得企業級性能的工作站和服務器,那么付出的價格至少為上萬元人民幣。許多創業者在起步之初有可能并沒有充足的資金,而創業最初階段的持續時間可能僅為 6 個月。從上萬元到幾百元,云計算大大降低了創業者嘗試及試錯的成本。
圍繞云服務器,云計算產品還包括存儲服務、數據庫、CDN 和云計算安全等等。站在創業者的角度,對計算服務的需求完全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得到一站式的響應。因此,基于云計算基礎設施的創業公司正越來越多。在美國,Netflix、Airbnb 和 Product Hunt 是 AWS 的重度用戶。而在國內,建立在阿里云之上的遠程醫療、物聯網和互聯網金融服務也已紛紛亮相。
對個人開發者來說,云計算帶來了更大的便利。在許多大型科技公司,IBM ClearCase 是代碼管理的常見工具。這一工具幫助客戶方便地實現多程序員合作開發,控制軟件版本的發布。然而,IBM 的這一軟件價格并不便宜,而客戶還需要在本地搭建服務器。個人開發者通常不太可能擁有這樣的工具。
基于云計算的 GitHub 的出現很好地滿足了這類需求。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用戶,都可以在 GitHub 創建自己的軟件項目,完成代碼托管,實現多人合作開發。阿里云也正在與 CSDN 合作打造“國內版本”的 GitHub。
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高管趙光指出,企業 IT 正在“軟化”,而核心是大數據和云計算。無論是亞馬遜 AWS 還是阿里云,通過“看不見的手”,這些云計算平臺正在遠程重塑中小企業的 IT 基礎設施,對全球企業的競爭和合作格局產生沖擊。看看《連線》所說的“被云計算搞死”的公司們,新興企業的“彎道超車”現在已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