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Top Gear這類汽車節(jié)目的朋友,應該不會對“通過性”這詞兒感到陌生。通過性一般指汽車能夠以足夠高的速度,通過各種壞路和無路地帶,及跨越各種障礙的能力。
營銷中,也有這種“通過性”。
比如,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盡管有一定市場預算,但如何能夠足夠快速地通過用戶內心對你不關注、不了解、不清晰、不堅定的“心智之路”呢?
盡管,我們可以設想有這樣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在“壞路”上一點點“爬行”。靠自己長久艱辛的努力,去構建用戶認知。幸運的話或許也能“通過”,但大概率下,你可能已經失去了占領市場的先機,或融資的先手。
可見在“通過性”中,“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那如何獲得高速度呢?
廣告是最迅速、直接、有效的手段。
那如何駕馭你的廣告呢?
跟選擇高性能的汽車一樣,現實中,我們要選擇一個在你和用戶心智之間最短最有效的“連接者”。
那什么是“連接者”?其“高性能”體現在哪呢?
我認為有如下3點:
在線上,微信服務號、百度貼吧等都是“連接者”,企業(yè)開通官方平臺,透過內容、活動,激發(fā)用戶廣泛交互,同時在鼠標一點之間,手機一戳之時,就可以將用戶直接帶到產品和服務的體驗上來。
在此情況下,創(chuàng)業(yè)者要考慮的主要是標準1中的“速度”問題,換言之,“養(yǎng)粉”行動普遍要經歷一個緩慢過程,大企業(yè)可以通過加大投入來加速進程,創(chuàng)業(yè)公司則千萬要提防其他競爭對手,通過更快觸達用戶的廣告手段,來實現“彎道超車”。
比如,最近被行業(yè)廣泛熱議的“餓了么”,就是一個憑借O2O場景創(chuàng)新,用廣告實現了高速觸達用戶的“彎道超車”的典型案例。
作為新銳崛起的O2O外賣服務提供商,“餓了么”這一輪在分眾上投放廣告的玩法是:
1、用戶走近任何一塊分眾屏,根據廣告提示,即可用手機連接由分眾生成的“餓了么”免費WIFI。
2、打開手機瀏覽器即獲得了價值20元的“免費午餐”抵用券。
3、輸入手機號,領取抵價券。
4、接收短信,即可依提示下載APP,從而讓用戶進入到產品服務的體驗流。
此案例可圈可點處,首先在于針對目標用戶,上班族、白領,以最精確的寫字樓廣告,做最快速的觸達(高速ROI);其次,是建立在品牌曝光基礎上,用創(chuàng)新的交互方式和有現實使用價值的回饋,來吸引用戶參與(交互);第三,即是透過廣告直接將用戶連接至產品和服務的體驗端,有效縮減了中間環(huán)節(jié)。完全符合“連接者”邏輯中的三項要件。
不過這個Case真正觸動我,認為其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成功的O2O場景創(chuàng)新典型的,恰恰是下邊這個步驟。
也即該廣告的另一種交互方式:裝有360任一一款應用的手機用戶,走到屏幕前“搖一搖”,不需手動連WIFI,即可獲得外賣抵價券。
雖然,其后三個步驟完全相同,但這一步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成本,與傳統(tǒng)PC端多一次點擊,就多流失一定比例用戶的邏輯相同,將360隨身Wifi中的功能向雙屏互動營銷巧妙延伸,嫁接了盡可能減免用戶操作的“痛點”思維,讓這個案例更顯豐滿,也更兼具了一種“技術簡潔之美”。
這一輪Campaign,讓分眾在O2O場景創(chuàng)新上收獲了寶貴的實踐經驗,360巧借Co-Branding,“斜刺里殺出”做技術植入營銷,而“餓了么”據說成功送出20萬份“免費午餐”,在高知用戶群體中“一戰(zhàn)成名”,可謂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這個案例給我?guī)淼牡诙€重要啟發(fā)是:試著多用產品思維而非媒介思維,來看待廣告、廣告公司,和廣告行為。比如,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將“營銷”等同于“推廣”,在這樣的認知水準下,營銷行為就不會比拍一支TVC,然后在媒介上投播多太多。
未來的營銷可能越來越像一種跨界整合的表達方式。
比如,如果用“媒介”的眼光來看,分眾似乎不過是一個有超強人群鎖定能力的,無法回避的被動型空間媒體;但事實是,這個“媒介”今天也在向著擁有更強交互性,和更高延伸性的“產品”形態(tài)進化。
換言之,就是從依賴資源配置優(yōu)勢的“中介”模型,向憑借技術產品創(chuàng)新,讓人與品牌(從曝光到交互)、人與產品(從關注到體驗延伸)做更有效銜接的“連接者”模型的變革。
從這個角度看,分眾的這類實踐,顯然就不再適宜只是做“現象級”的觀察,而應該能夠引發(fā)那些對商業(yè)模式轉型有期待,對廣告模式如何在新趨勢下延續(xù)有現實需求的管理者們的普遍思考。
對于營銷人、品牌經理或Agency來說,你是否站立在今天的技術創(chuàng)新之巔,其實并不是一個問題,你不是、別人不是、當年的喬布斯也不是;而真正的問題反而是:你有沒有在成為連接者的道路上認真思索過?并付出實踐過?
“無論你的志愿如何宏大,理想如何徹底,計劃如何偉大,你總不能籠統(tǒng)的改造,你總不能不做一種‘得寸進寸,得尺進尺’的工夫。”
胡適在上世紀就提煉出的觀點,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場預言,一場關于漸進式、快速迭代,不斷試錯的互聯網思維到來的預言,此外,他并輕聲說過一句:
“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