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廠商對于云存儲實施有些不同的方式,但是,大家普遍肯定“存儲即服務”的實施模式。同時因為SI最貼近企業用戶端,也是最熟悉用戶的具體需求和業務構成,因此SI或將成為企業私有云存儲實施的主角。
云存儲即服務
惠普曹振強介紹說:“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惠普就描繪出了計算能力和存儲公用設施的概念,將其作為一種資源來按需取用。今天所談的‘云計算’,實質上是對這種理念的再次深化和發展。就‘云計算’本身而言,因為強調的是交付服務的概念,因此與存儲相關的功能落地時,也應當是落實在如何實現‘存儲即服務’,為用戶提供存儲服務上。”而惠普為最終客戶交付了一個整合的云生態系統,去實現這樣的理念。
對此,IBM系統與科技部大中華區系統存儲部總經理侯淼也持同樣觀點:“云存儲不是一個設備,而是一種服務。它是把數據存儲和訪問作為一種服務并通過網絡提供給用戶。云計算是提供計算能力,相應的,云存儲是提供存儲能力。”
侯淼表示,與之相比,存儲虛擬化也好,還是集群存儲、SAN+NAS等都是一種技術,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從架構上看,云存儲會利用到現有的存儲技術。例如存儲虛擬化,云存儲可以借助該技術構建龐大的存儲池,屏蔽底層存儲差異,從而對外提供一致的服務。
同時,iStor黃景聰指出:“現階段,云存儲是以iSCSI存儲產品為主推廠商的最大機會。”理由很簡單,云存儲有幾個特別需求,高性能、高擴展性和容量,以及最重要的優異性價比,也就是要夠便宜。因為云應用是針對廣大使用者提供的服務,它必須讓大眾可以負擔,同時其供貨商能保持一定利潤,不然就會造成無人使用或是無人愿意提供。毫無疑問,優異性價比是云存儲最需要的特色。
云存儲三特征
在談到云存儲設備方面時,NetApp陳文俊指出,適合“云存儲”的存儲設備應該具有三個特點。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靈活性,意味著在協議方面的靈活支持,還包括具有性能擴展的能力和容量、空間的擴展能力。其次就是具有提供高效技術架構的能力,高效的存儲可以占用更少的電耗、空間和制冷。第三就是關于存儲的高可用性,特別要強調的是在“云”的環境里,能夠移動、遷移應用,而不影響到它的可用性。
這些都是作為支持“云存儲”需要的一些共性。作為國內最早提云存儲概念的廠商,創新科存儲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副總經理馮凱舉例介紹說:“對于一個數字校園來講,我們除了建設很多應用系統、常規存儲之外,可以適當考慮云存儲。云存儲實施區別于以前看到的物理存儲設備,就像我們使用互聯網一樣,不需要關心到底使用什么硬件,使用互聯網只需要接入端,有用戶名和密碼上網就可以,不需要關心互聯網上有多少交換機、路由器,云存儲帶給我們也是這樣。”
他也強調云存儲的靈活性、簡便性、高可用性的特點,“在校園內部數據中心里組建私有云存儲,它把服務提供給不同的主機和客戶端,通過接入大家只使用空間服務,不需要關注硬件設備。這樣我們可以把圖書館大量數據文件,放到云存儲里邊,而且規模擴展很容易。而且云存儲客戶端節點可以并行,許多相對低端設備都可以對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