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內部的數據中心與企業IT基礎設施,正在被安全、多租戶的云服務所取代,分布式計算的發展促進了如今的公共計算,而IT基礎設施無論如何發展,都必然落入云的口袋--可能是私有云、公有云或是混合云,在云計算時代,IT技術、產品與服務不免都需要和云掛上鉤,因為這不僅是趨勢,而是當下。
云服務供應商,如Amazon、SAVVIS等,都在尋找新的能夠服務其云平臺的存儲系統,新的存儲系統需要提高整合效率、改善如今并不靈活的存儲架構、能與其他的基礎設施實現充分的互操作系統、按照SLA服務水平協議提供服務既不高也不低,當然,針對虛擬化系統環境和大規模應用部署,是最為基本的要求。
但最為根本的要求是--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都應該明了,在云時代所有曾經靠提供技術、產品特性而存在的供應方式,都改變為對服務的提供,IT組織要求新的IT基礎設施平臺通過服務器和存儲虛擬化將軟硬件作為一項服務來提供,從而適合企業IT的公用服務、網絡云計算以及新一代基于面向服務架構(SOA)的應用。
這是云時代的要求,同樣,不是趨勢,而是當下。
存儲系統的要求被同期提高,每一個存儲網絡甚至是存儲系統,都將作為公用計算的存儲基礎,并且能與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協同工作,以創建一個完整的公用計算環境--與公用計算的公用存儲,是一個用于公用計算的高度虛擬化、緊密集群化的動態分層存儲陣列,可供企業用來建立經濟高效的虛擬化IT 架構,以實現靈活的工作負荷整合。通過以更低的總成本獲得高響應速度的彈性架構,來滿足快速變化的業務需求。
當下,3PAR的高度虛擬化、基于公用的存儲方法為數據中心和IT組織提供了傳統整體式(單片)陣列的一個替代選擇,成為惠普產品線一部分的3PAR不僅是第一家以商業方式將精簡技術整合到系統硬件中的陣列從而提高容量利用率并保持較高服務水平的存儲廠商,更是最早將公用存儲概念引入到存儲陣列系統內的產品家族,隨著進入惠普的融合基礎設施大家庭,3PAR的公用存儲概念正在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3PAR的自動精簡配置技術的領先性已經毋庸置疑,其至少將用戶的容量需求,在存儲容量采購初期,減少了50%,這不僅降低了存儲的成本,同時間接降低了整個云服務基礎架構在初期的投入成本,而更高的容量靈活性,減少了因為存儲容量限制而可能產生的存儲孤島。
但自動精簡配置僅僅是3PAR眾多領先技術的其中之一,在EMC、IBM等競爭對手還未提供子卷級的自動分層功能的時候,3PAR實現了借助分層技術實現了每GB成本和每IOP成本的平衡--這是子卷級的功能--讓不同活躍度的數據合理的分配在不同成本的介質上,一直是一種奢望,而在需要以不同成本保證不同SLA服務水平協議的云時代,這顯得尤為重要,一個橫跨多個數據中心、多個地區甚至是多個國家的云,不可能用相同的方法存儲所有的數據。
InSpire架構和第三代專用ASIC形成了3PAR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的底層硬件架構,這個架構下,每個陣列的性能被充分發揮,多個--至多8個陣列--被連接成一張緊密的網格,數據被以較小的粒度冗余的存放在不同的陣列上,即使一塊磁盤、甚至一個陣列壞掉,網格內的數據都不會被丟失,而這些數據會同時進行再次的分配--自主的故障響應,解決了大規模部署的服務時間和精力有限的問題。
3PAR的特性之突出,使得其在那些需要低能耗、高性能和自主管理的客戶中十分受到歡迎,數據庫優化、Microsoft Exchange、綠色IT、虛擬化環境與私有云、主機服務提供商,都是其忠實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