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IT預算緊張而愁眉不展,還在擔心系統不穩定而忐忑不安,還在挖空心思試圖說服領導批準備份項目開建?從今天開始,這些都不再是事兒。10月28日,中國電信宣布聯合VMware推出天翼混合云容災服務。這意味著,過去需要花費巨資建設的災備系統,現在只需要通過云計算的方式按需訂購即可實現。成本大大降低,質量不打折扣,使用得心應手,云計算讓災備變得簡單易行。
傳統災備建設模式隱患重重
說起容災備份,相信它是所有IT支撐人心中的痛。信息系統誕生的第一天,災備系統也相伴而生。信息系統存儲了大量重要數據,一旦遭遇地震、火災、電力中斷、系統故障、設備損壞等天災人禍,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不幸丟失,那么造成的損失將難以想象。
作為一名老電信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計算分公司副總經理黃禮蓮對此深有感觸。“運營商要提供5個9的電信服務質量,相應的IT信息系統也必須同步到位,為此中國電信建立了高可靠的災備系統。”
縱觀其他行業,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來臨,災備也成為各行各業的必然要求,尤其是銀行、證券、電商等與金融交易密切相關的領域,高效可靠的災備系統更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從政策監管角度看,政府和企業對于災備的認知不斷提高,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的相關法律法規都對災備提出了明確要求;而客戶也希望獲得7X24小時的服務,為此企業紛紛提高了災備系統的建設級別。例如,工行建立了兩地三中心災備系統,實現兩地同城雙活中心和異地容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像銀行這樣心至行至再建一套災備系統,畢竟一套新的系統需要動輒幾百上千萬甚至是上億元的資金,將這么多錢花在并不能產生直接效益的地方,對于很多公司來說,并不是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為此大部分CEO會通盤考慮,砍掉IT災備預算,讓位于業務發展、市場擴張等。
IT預算人員只好默默接受。黃禮蓮開玩笑地說,再建災備系統無望的IT人員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了老天爺,據悉,在北京香火勝地雍和宮,熙熙攘攘的許愿者中除了考學、出國、找工作、求姻緣、求子的之外,還有一小批祈求信息系統不出意外的IT人員!
除了投資巨大之外,傳統的災備建設模式還存在著建設周期長、集成復雜度高、演練切換復雜、主站點的設備變化需要在容災站點中相應變化等問題,改變傳統的災備建設模式須臾不容等待!
云計算突破傳統模式障礙
正是看到這一市場需求,中國電信推出了天翼混合云容災服務,這也是自今年2月發布虛擬數據中心之后,中國電信推出的天翼混合云旗下的又一產品。通過這一服務,災備作為一項服務提供給用戶,傳統的自建方式變為租用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電信提供基礎資源,在管理平臺上則與VMware合作,自助式、容災演練、最多恢復24天的數據成為主要特征。
天翼混合云容災服務采用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模式,在混合云數據中心幫助客戶打造與自身私有云一致的容災環境,同時通過網絡鏈路與私有云保持數據一致,企業數據中心發生災難時及時啟動容災環境接管業務系統。私有云環境發生日常調整時能夠及時應用軟件定義更新容災環境,保證了容災的可靠性。
VMware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表示:“在混合云市場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電信天翼混合云一經商用,就受到了廣大本土客戶的歡迎。此次推出的自助式云災備服務,在企業數據中心發生災難時及時啟動容災環境,有效保障企業業務的正常運行。”
“自助式”云災備服務
與傳統的容災建設模式相比,此次中國電信發布的云容災服務最大的特點是“自助式”。即客戶可根據個性需求自助定制服務,天翼混合云容災服務支持自定義與主站點相同的應用運行環境,用戶根據自身需求最多可設置24個還原點,同時還可以自主進行還原點策略的設置,在容災切換時可以自服務地選擇數據恢復點,可意配置虛擬機的CPU和內存大小,對資源進行隨意組合,自主掌控資源利用率。
而天翼混合云“8+2+X”的資源池布局模式、高速互聯的IDC承載網和區域VDC網絡提供的全網部署和流量調度服務,也將為用戶提供分布式網絡資源,減少其IT系統鏈接到云中心的成本,從而全面提高云災備系統的可達性和可用性。
云計算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運營商、傳統通信設備商、IT產生都在積極布局云計算,以其分得一杯羹。然而云計算作為IT領域的技術,原本并非運營商所長,要進入這一領域需要與傳統的IT巨擘進行競爭,運營商需要立足傳統優勢、依托優勢資源、精耕細分領域,做出獨具特色的產品。中國電信此次推出的混合云產品,依托于其“8+2+X”模式的資源池,以及其自身在災備領域的豐富經驗,可以說是借助傳統優勢、進軍新領域的一次有效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