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作為由IT領域發起的技術革命,正在逐漸成長為未來國家新興戰略產業,目前正在國內各地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但業界普遍認為國內云計算產業現在仍處于起步階段,而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各自為戰是制約云計算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市場咨詢機構IDC曾發布報告認為,許多和云計算有關的術語、技術接口,不同公司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案,導致大量數據和服務無法在各公司范圍內轉移、共享,從而局限了云計算的應用服務范圍。而缺少頂層設計、建設各自為政、難以發揮協同優勢等問題,不符合云計算最大限度共享資源、彈性使用的特征。
無可否認,云計算標準化是云計算真正大范圍推廣和應用的基本前提,沒有標準,云計算產業就難以得到規范健康發展,難以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集群發展。世界上不少主要由關鍵企業建立的組織正在大力推動云計算標準化,并以此在未來的云計算產業發展中謀取自己的話語權。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需要云計算標準化的主要內容包括:云計算互相操作和集成標準,涵蓋不同云之間如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公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私有云和私有云之間的互操作性和集成接口標準;云計算的服務接口標準和應用程序開發標準;云計算不同層面之間的接口標準,包括架構層、平臺層和應用軟件層之間的接口標準;云計算服務目錄管理、不同云之間無縫遷移的可移植性標準;云計算商業指標標準;云計算架構治理標準;云計算安全和隱私標準。
國際組織搶占行業標準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Amazon EC2、EBS、LoadBalancing、CloudWatch等常見公有云標準,虛擬機開放標準格式有OVF,虛擬機引擎有KVM、XEN等開源產品,加密技術有RSA204 8位高強加密算法等。
國際上有十家以上組織正在在推動云標準化的進程,不同的利益團體都在努力,希望在未來的云計算標準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各個國際標準組織對云計算標準的側重點分布在云安全、云存儲、云互操作、平臺接口等不同方面。
分布式管理任務組DMTF:DMTF工作組致力于分布式IT系統的有效管理,DMTF標準使得跨廠商系統、工具及企業解決方案的互操作成為可能。目前主機操作系統及硬件級的管理接口規范都來自DMTF標準,所以該組織是極具影響力的團體。
DMTF提出了Open Virtualization Format1.0,規定虛擬化鏡像的部署和封裝標準,另外該組織下的云計算工作組CMWG還在起草開放云標準孵化器(Open Cloud Standard Incubator),開發云資源管理協議、封包格式和安全管理協議,發布了云互操作性和管理云架構的白皮書。DMTF還和CSA共同制定云安全標準。
有來自43個國家的160多個公司和組織成員,董事會成員有Dell、HP、IBM、Cisco、Intel、AMD、Oracle、Microsoft、EMC、CA、Citrix、VMware、Hitachi、Fujitsu、Broadcom十五家公司。
結構化信息標準促進組織OASIS:目標是推動全球信息社會的開發、融合和應用開放標準。OASIS在軟件開發領域影響力很大,提交了著名的XML和Web Services標準:Cover Pages和XML.org。到2010年8月底為止包括了IBM、Microsoft等兩百六十個來自不同國家的組織、團體、大學、研究院和公司。
成為擁有600多家組織企業、參與人數超過5000人的國際化組織。我國的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神州數碼信息系統有限公司、華為、北京大學等都加入了該組織。
存儲工業協會SNIA:成立時間比較早的存儲廠家中立的行業協會組織,它的成員包括不同的廠商和用戶,核心成員有Dell、IBM、NetApp、EMC、Intel、Oracle、FUJITSU、JUNIPER、QLOGIC、HP、LSI、SYMANTEC、HITACHI、Microsoft、VMware、Huawei-Symantec十五家,其他成員有近百以上,SNIA就是存儲行業的領導組織。
針對云計算迅速發展SNIA成立了云計算工作組,并發布Cloud Data Management Interface,目的是推廣存儲即服務的云規范,統一云存儲的接口,實現面向資源的數據存儲訪問,擴充不同協議和物理介質。
其中包括了SNIA云存儲的參考模型以及基于這個參考模型的CDMI參考模型。SNIA希望為云存儲和云管理提供相應的應用程序接口并向ANSI和ISO提交這些標準。
開放網格論壇OGF:由來自4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用戶、開發者和廠商的組成的社區組織,目的是引導網絡計算的標準和規范,開發管理云計算基礎設施的API,創建能與云基礎設施(IaaS)進行交互的實際可用的解決方案。成員有CYBERA、Fujitsu、Oracle、Grid Consortium Japan、CA、NetApp、Microsoft、Sun、Hitachi、IBM、Intel、HP、AT&T、eBay等公司與組織。
該組織提出了OCCI,該標準目的是建立接口標準解決方案,實現架構云遠程管理,開發不同工具以支持部署、配置、自動擴展、監控和定義云計算、存儲和網絡服務,OGF成員發表了很多針對網格計算、節能降耗的數據中心建設最佳實踐白皮書,對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有非常好的參考價值。
云計算互操作論壇CCIF:非盈利技術社區組織,其目標是建立全球的云團體和生態系統,討論云計算的社區共識,探討新興趨勢和參考結構,幫助不同組織加快和應用云計算解決方案和服務。建立一個共同商定的框架/術語,使得云平臺之間能在一個統一的工作區內交流信息,從而使得云計算技術和相關服務能應用于更廣泛的行業。
CCIF提出了統一云接口UCI ,把不同云的API統一成標準接口實現互操作,還提出了資源描述框架RDF,定義資源的語義、分類和實體方法。CCIF論壇的贊助商有Cisco、Intel、IBM、SUN、Appistry、Thomson Reuters、RSA等公司。
云安全聯盟CSA:推廣云安全最佳實踐和云安全培訓,編寫了針對云計算消費者和服務提供商的15個戰略領域的關鍵問題和建議,促進最佳實踐以提供在云計算內的安全保證,并提供基于使用云計算的教育來幫助保護其他形式的計算。組織成員有DMTF、OGF、ISACA等組織,Dell、HP、Microsoft、Intel、Cisco、Google、Novell、CA、Oracle、Symantec、RSA、McAfee、Trend Micro、VMware等公司,在云計算安全最佳實踐方面較有影響力。
開放云聯盟OCC:提出不同云之間集成和云操作性的開放框架,云計算參考指標和開源云參考模型,管理著Open Cloud Testbed的實驗平臺和Open Science Data Cloud的科學研究基礎架構,開發云計算基準和支撐云計算的參考實現、管理開放云測試平臺、改善跨地域的異構數據中心的云存儲和計算性能,使得不同實體一起無縫操作。主要成員有Cisco、MIT、NASA、Yahoo和Northwester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等一些大學。
TM Forum:宗旨是領導服務供應商在通信、媒體和云服務市場提供最好的IT,幫助行業建立、交換和收益于數字服務,其成員來自195個國家700多組織和公司,很多成員都來自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商,最近也發起了云服務策略,期望行業在基于云服務的市場里克服一些阻力以實現云服務增長。
The Open Group:廠家中立、技術中立的聯合會,旨在開放標準和全球互操作性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無邊界的集成信息流,目的是建立消費者和供應商之間的共識,共識內容包括云計算在內的IT技術,如何安全、可靠地實現不同規模的企業運營,減少企業運營的成本、增大商業可擴展性和敏捷性,消除云產品和服務的對企業的廠家鎖定。
Open Group白金會員有Capgemini、HP、IBM、Kingdee(金蝶)、ORACLE、SAP,其他成員還有不同的云計算提供商和最終用戶,其成員大多是ERP和顧問咨詢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關于云計算商業應用場景、云計算的參考架構、云計算的投資回報計算方法的優秀白皮書,是CEO/CFO/CIO很好的參考資料。
美國國家實驗室NIST:目標是提供技術指導和推廣技術標準在政府和工業領域有效和安全地應用,它提出了云計算的定義,針對美國聯邦政府的云架構、安全和部署策略,專注于美國聯邦政府的云標準、云接口、云集成和云應用開發接口等。
歐洲電信標準研究所ETSI:成員涉及電信行政管理機構、國家標準化組織、網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專用網業務提供者、用戶研究機構等,正在更新其工作范圍以包括云計算這一新出現的商業趨勢,重點關注電信及IT相關的基礎設施即服務。
云標準客戶委員會CSCC:2011年,IBM與超過 45 家主流云計算組織機構攜手成立,委員會由 OMG管理,旨在確定核心的客戶需求,為云標準的制定機構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以確保云計算的用戶能夠獲得與傳統的IT環境相同的選擇自由度、靈活性及開放性。
云標準客戶理事會對所有的云計算參與者開放。通過一年多的運行,目前已有超過330家來自全球的企業、組織與團體加入了該組織。
中國一些本土云計算領先企業也加入了該機構(OMG是一個國際化的、開放成員的、非盈利性的計算機行業協會,任何組織都可以加入OMG并且參與標準制定過程,OMG擁有379個會員組織)。
開放數據中心聯盟ODCA:由英特爾協調發起、行業用戶代表組成的開放數據中心聯盟,這個聯盟以用戶為骨干和核心,力圖推動數據中心和云計算的開放化和標準化。
ODCA組織向行業用戶提供需求發展的藍圖,使用發展藍圖指導用戶的內部IT部署,ODCA聯盟成員已經由最初的75家發展到超過300家,包括了諸多行業內的領軍企業,每年掌握超過千億美元IT預算,國內的主要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阿里巴巴、百度等。
中國話語權堪憂
可以看出,在這些前沿的云計算標準化研究和制定組織里,我們國家的公司和組織比例是非常少的,僅僅在OASIS、Open Group、SNIA里有一些公司或組織參與。
云計算標準牽涉到國家戰略資源分配及安全問題。未來如果誰制定云計算標準,就有話語權。
業內人士表示,云計算是開放的,在標準方面一定要有自己話語權,有自己的講話聲音。對中國來說,如果不制定會吃大虧。
目前,信息技術核心領域幾乎被美國所壟斷,發展中國家在技術上沒有主導權,其戰略選擇非常有限。
在云面前,國家信息安全和主流思想文化受到挑戰。云計算的發展將導致全球信息在收集、傳輸、儲存、處理等各個環節上進一步集中,國家信息將在去國家化的趨勢中受到嚴峻考驗。
在工信部的指導下,我國云計算相關標準的研究工作已經展開。工信部自2009年以來已推動和促進云計算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標準化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內容之一,組織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CESI)、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OA標準工作組和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工作組啟動了云計算相關技術和服務標準的預研和規劃工作。
不過,工信部一位相關內部人士也曾表示:開展云計算相關標準是以產業為基礎來做的,作為行業管理部門從標準的角度是大力推進、積極研究,制定一個云計算的標準體系,但是標準的制定、標準的研制來自于企業,來自于產業,來自于產學研的結合。
該人士表示,中國的企業和組織必須不斷提高在國際標準制定領域的參與度,一方面在研究梳理國際云計算標準的基礎上,調研中國國內云計算應用及標準化的需求,基于此研究梳理我國的云計算標準體系和產業急需的產業標準,積極開展我國的云計算標準框架的研究工作。
另一方面,以我們現在國內的標準積極參與和推動云計算國際標準的相關工作,以提升我國在國際云計算標準化工作中的參與度,促進國內云計算標準工作和國際標準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