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浪潮的來臨,云計算已成為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必爭之地。近兩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相繼發布了云戰略,積極從通信管道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
三大運營商云戰略轉型
電信運營商擁有龐大的電信基礎設施資源,這使其具備了發展云計算的先天優勢條件。云計算的內容主要包括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三大部分,網絡支撐保障能力是云計算發展的重要因素。三大電信運營商擁有全面的數據中心節點、獨有的無線和有線網絡接入能力以及多年積累的用戶和渠道資源,成為中國云計算的主要力量。
三大運營商中,中國電信對于云戰略最為高調。中國電信于去年8月發布了天翼云計算戰略、品牌及解決方案,今年正式推出云主機、云存儲等系列天翼云計算產品。今年3月,中國電信還正式成立了中國電信云計算公司,以更專業化地運營云計算業務。公司新任總裁謝朝陽表示,新公司將集中運營中國電信全部的數據中心(IDC),“十二五”期間,其云數據中心將具備提供數百萬臺高性能虛擬主機的能力。
中國聯通則穩步跟進。去年,中國聯通宣布將在2012年加大數據中心方面的投資力度,預計總投資達數百億元人民幣。未來中國聯通在云計算方面將整體架構分為云系統和云服務兩大體系:云系統主要面向中國聯通內部IT支撐系統;而云服務則主要是向企業和政府等提供的公有云服務。中國聯通云計算總體組主任張云勇介紹,中國聯通新近推出了面向個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沃云”服務,包括云同步、云備份和云分享三大內容。
中國移動的腳步稍微慢了些。據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介紹,中國移動自有“大云”1.5版已完成開發,“大云”雙業務云資源池、盤古搜索等也在多地政府和企業得到部署和應用。未來3年內,中國移動將在包括北京、浙江、廣東、內蒙古等在內的7個省份建設數據中心。
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大中華區電信與傳媒事業部總經理俞偉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IT在電信領域只是支撐技術,未來IT不再僅僅是支撐,而是業務。運營商想要獲得持續的增長,贏得新的競爭籌碼,必須全面轉型為服務型企業。
立足數據中心各有側重
運營商發展云計算具有多項先天優勢,而最主要的是管道優勢。北京郵電大學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高志鵬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運營商最大的優勢在于網絡。從骨干傳輸網到駐地接入網,運營商控制了將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發送到每個需要的人手里的網絡資源。他說:“我們講云計算的時候,經常會拿自來水公司作例子,運營商如同自來水公司,掌握了進入千家萬戶的水管網絡,因而運營商具有天然的云計算運營優勢。”
同時不可忽視的還有運營商的品牌優勢。賽迪智庫軟件與信息服務研究所所長安暉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運營商多年經營積累的強大品牌優勢,為其提供云計算服務創造了良好開端。用戶對云服務最大的擔心是信息安全,而運營商良好的品牌、國有企業的背景和完善的信息安全措施對于消除用戶的疑慮十分有利,這為運營商推廣各類云服務鋪平了道路,也是相對互聯網公司或其他新型公司無法比擬的優勢。
而三大運營商發展云計算也各有側重。賽迪顧問通信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溫昕煜表示,對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來說,兩者都早已開展了IDC業務,擁有大量的數據中心,都具備成為云資源服務提供商的堅實基礎;中國移動成為全業務運營商之后,雖然也開始開展IDC業務,但是畢竟IDC的投資巨大,不可能短期內在全國發展,而且其目前主要優勢是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因此,中國移動當前的主要目標將是云應用服務提供商和云平臺服務提供商。
高志鵬表示,運營商最容易發力的應該是IaaS和PaaS層。在IaaS層,運營商可以利用其網絡帶寬資源和強大的機構建設能力,構建大型的節能IDC機房,一方面滿足自身業務系統的使用需求,降低業務運營成本,另一方面通過虛擬化、多租戶等技術,對外出租服務器資源。在IaaS層,已經有部分互聯網巨頭開展了一系列的業務,但是目前來看,由于市場需求的巨大潛力,尚不足以構成過分的競爭。在PaaS層,運營商應立足本身的終端戰略,建立面向終端應用的開發者社區平臺,以Apple的AppStore和Google的AppEngine為楷模,支撐眾包式的云平臺建設。在PaaS層,會遇到部分互聯網廠商的競爭。
但是,高志鵬認為,在SaaS層,相對于互聯網廠商,運營商目前毫無技術優勢和創新優勢,暫時不建議開展。
找準著力點穩步前進
事實上,運營商也確實在Iaas層面率先發力。據悉,近來三大運營商加大了對數據中心的投資力度,每年投資都在百億級以上。數據中心是運營商IaaS服務的重中之重。
數據中心向云計算業務轉型,需要完善以數據中心為核心的產業鏈。謝朝陽認為,首先需要以云的架構規劃、設計、改造數據中心,建設云數據中心時要做到有創新性和前瞻性,也就是創新技術、提升性能、科學規劃網絡節點、統一管理標準;其次是圍繞數據中心打造一個生態鏈,數據中心是云計算基礎的基礎,必須從生態鏈的角度入手,將基礎做好。
天地云箱首席運營官符全表示,數據中心往云服務轉型,還需要發展配套應用的相關技術。他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隨著個人化移動應用的增多,消費者對云存儲的需求會很大,所以未來數據中心不僅需要有計算資源,還需要有網盤存儲資源。而如果想實現在網上存儲資源和在本地存儲資源一樣方便快速,云存儲的速度要求就應更高,因此,萬兆以太網的交換技術將是關鍵。
此外,運營體制和管理系統的建設是運營商轉型云計算面臨的最大瓶頸。高志鵬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云計算的特點是靈活、快速、富有彈性,這些特點十分符合互聯網廠商的特性。而運營商則講究令行禁止、標準先行,這導致運營商無法像互聯網廠商那樣靈活地應對云計算運營過程中出現的業務部署、故障處理、系統建設等突發性或臨時性事件。“不過,運營商也已意識到這一點,正在逐漸改進。”他說。
而在俞偉看來,眼下運營商全面向服務化轉型,需要補齊幾個短板。其一是IT技能和IT從業人員的缺失,目前運營商的人才資源和技術積累主要是在IP領域、電信領域,要想在這場IT服務化轉型中戰勝來自互聯網或者其他領域的競爭者,必須要擁有足夠的IT人才和IT技能。其二是運營要實現透明管控,建立以市場和客戶為目標的資源配置體系與流程。在他看來,現代服務型企業,跨部門協作是必須的,快速響應市場、將為目標人群提供的服務規?;?,需要多部門協作。此外,還需要一個承載的平臺和工具,而IT正是這樣一個將戰略目標變成可執行的流程高效平臺和自動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