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憑借全新的服務方式為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帶來了革命性體驗,并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逐漸被業內認可,市場應用日益升溫。伴隨著云計算從概念逐漸走向落地,全球云計算產業已經進入“爆發期”。
由于數據中心和網絡支撐保障能力是制約云計算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云計算服務規模發展的核心基礎,云計算服務只有與有線無線網絡無縫對接、深度融合才能真正為用戶帶來隨時響應的高效服務體驗。因此在云計算這場革命性的IT浪潮中,IDC運營商憑借其全面的數據中心節點、獨有的網絡接入能力以及在用戶和渠道方面深厚的積累將成為中國云計算戰略的主要力量。
龐大的IT基礎設施為IDC運營商提供了強大的IT資源庫,使得IDC行業發展云存儲、主機托管等云計算服務時具有天然的優勢。作為數據中心市場提供服務的中流砥柱,大型運營商總體市場份額達到了60%左右。
以國內運營商為例,早在2010年,三大運營商就相繼加大了IDC投資和云計算中心的建設力度。中國移動位于北京的國際信息港規劃了7個IDC中心,并將作為中國移動集團“數據業務及企業精品工程示范基地”,隨后推出大云PaaS和IaaS平臺;中國聯通在上海成立IDC數據中心及云計算運營中心,計劃5年投入5億元,將青島打造成其“北方數據中心”乃至“東北亞數據中心”;中國電信目前機房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規模以上機房超過300個,機架超過10萬個。
毫無疑問,基于云計算模式構建IDC將成為IDC建設與發展的方向,但是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全球對云計算建設都還處于摸索階段,IDC在邁向云計算的路上依然障礙重重。
挑戰與機遇并存
第2頁:挑戰與機遇并存
IDC運營商現有通信業務服務的商業模式是通過向用戶提供完整的通信網絡服務,包括電話、傳真、寬帶接入以及增值服務類產品等,以通話費、業務流量費等形式向客戶收取費用,實現業務收入。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IDC用戶對隨時隨地獲取數據業務表現出極大的需求趨勢,數據業務成為電信運營商的主流業務。
進入云計算時代,IDC運營商的角色已經開始由單一的網絡和語音業務運營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變,其所有信息服務的部分都是以IT基礎設施以及通信網絡為基礎,向用戶提供綜合的信息服務平臺。
在IDC展開云計算戰略布局的背后,需要其在整合內部IT系統和建立云計算IDC的基礎上,提供IT基礎設施及管理服務、實現基礎架構的擴展性及可用性、簡化IT基礎設施管理等。這需要IDC運營商在云計算系統平臺的建設與規劃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發展綜合信息平臺的同時,如何做好其與網絡能力建設投資不相沖突,甚至出現互相促進的效果將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此外,在云服務體系中,整個體系以云計算技術架構為基礎,通過建立龐大共享的IT資源基礎設施,根據客戶實際需求提供可計量付費、靈活、快速、多變的自助式服務。用戶不用建立自己本地的IT系統,只需要一個接入端口就可享用龐大的IT資源庫。顯然,這與當前IDC運營商的運營支撐系統是不相適應的。因此,當前云服務所需的“IT支撐系統架構”要求電信運營商統一部署、統一實施,通過整合、管理和調配分布在網絡上的各種計算資源,并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服務。
隨著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云計算平臺建設的逐步落地,IDC運營商進入“云、管、端”全產業鏈發展階段。IDC運營商為適應新的業務發展方向,完成業務戰略轉型,其商業模式必須做出正確有效的調整。即要求IDC運營商不僅要提供通信網絡業務服務,也要利用自身具備的龐大的公共基礎通信網絡和良好的運營能力等優勢,在云計算技術不斷發展的推動下,向用戶(包括政府用戶、企業用戶等)提供信息設施、信息生產、信息應用的服務,因此新的服務管理模式亟待推出。
第3頁:云計算IDC的業務與運營模式
云計算IDC 對外提供業務和服務的最高形式為SaaS服務,IDC依托PaaS平臺提供各類SaaS應用,在提供SaaS服務的同時捆綁了IaaS服務。如圖2所示,業界普遍認為SaaS軟件服務的發展分為定制化、配置化、元數據化、自動與智能化4個階段。
未來云計算IDC 的業務運營模式主要是為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完整的信息化解決方案,依托PaaS平臺服務和SaaS服務,捆綁基礎設施IaaS服務,提供一體化IT解決方案的落地實施和托管運營是未來IDC的核心業務,如圖3 所示。
在完成IDC 的基礎能力建設之后,提供卓越的服務和運營管理的同時還需要優秀的營銷能力相配合,必須能夠將售前、售中與售后進行完整無縫的銜接,高效快速地響應客戶的需求,并能高效快速地完成服務的開通與交付,另外由于云計算技術本身的特性,大大降低了客戶免費體驗的成本,使得客戶免費體驗變得更加切實可行,進一步強化體驗營銷的概念,真正做到先試后買。
第4頁:IDC向云計算的演進路線
在傳統的IDC 實施云計算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完成大量的鋪墊性工作,才能做到保護投資,把實施風險降到最低,穩健實施、逐步完成改造。
一般IDC向云計算演進路線分為4個階段:
首先,對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進行虛擬化整合,從提供基礎的IaaS服務做起。
其次,搭建云計算基礎平臺,部署電信運營商自有業務,如郵件服務,即時通信軟件服務、網絡社區服務等,同時加大內容的引入,在提供IaaS服務的基礎上提供簡單的SaaS 服務。
再次,打造SaaS 軟件開發、管理與托管運行的平臺,即PaaS 平臺,把上游開發商、運營商與下游客戶連接起來,在提供PaaS 平臺服務給上游開發商的同時,產生豐富的SaaS 應用,讓PaaS、SaaS與IaaS 服務緊密結合。
最后是IDC 全面云服務化,在多個IDC 全面實施云計算,云計算IDC 之間實現互聯互通,應用或服務可以在多個云計算IDC 之間實現多點備份、負載均衡、動態遷移,使得云計算IDC 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
如今,朝向云計算發展正在成為IDC建設的趨勢和方向,因為它不但能夠減少IDC的建設與運營成本,實現資源的集中化管理,還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與維護效率,并實現節能減排。云計算也必將成為推動IDC業務發展和變革、趕超競爭對手、打造新核心競爭力的一次重要機遇。
第5頁:IDC建云的新思路
正如上文中提到,IDC向云計算演進第一步便是對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進行虛擬化整合,從而提供基礎的IaaS服務。因此具備高度集成整合能力的基礎設施在IDC云化過程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IBM一直是云計算的倡導者和領先者,并具備應對各行業構建云計算環境的最佳平臺。早在上世紀60年代,IBM大型機便將邏輯分區技術應用于大型機中,成為虛擬化技術發展的起點。新一代企業級大型機zEnterprise采用主機虛擬化技術z/VM,在虛機數量、處理器共享能力、資源調配以及I/O共享能力方面具備無可比擬的領先優勢,為實現云計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IBM zEnterprise BladeCenter Extension系統
借助IBM zEnterprise BladeCenter Extension (zBX)刀片擴展機柜和IBM zEnterprise Unified Resource Manager (Unified Resource Manager,zManager)管理固件,,新一代大型主機成為第一個能夠管理運行在IBM x86和Unix系統上工作負載的系統,使數據中心得以被集中控制,管理起來更加簡化。zManager能夠管理跨越System z、特定的POWER7和System x服務器上運行的工作負載,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
機房空間限制和能耗危機已經成為IDC最“頭痛”的難題,zEnterprise在電力維護和占地空間上具無可比擬的優勢,可將電力及制冷能耗降低80%;占地面積減少85%。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IDC在構建云計算時做出新的選擇,從IBM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已經并于2012年內將有超過3900個分布式服務器合并到33臺zEnterprise上,涉及位于美國的紐約、 科羅拉多、康涅狄格和澳洲、日本、英國的6大數據中心。
IDC邁向云計算的號角已經吹響,作為唯一真正全面實現開放、綠色、集成的系統平臺,相信zEnterprise能夠在更加開放的Linux環境下幫助客戶實現System z的全部價值,以其卓越的數據整合、虛擬化和優化能力,幫助IDC以創新贏得“云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