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總結了高效數據中心的四大特點,這四點也成為企業打造自身高效數據中心的重要途徑,即:優化IT設施,實現存儲容量和可用性的最大化;實施靈活性設計以支持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利用自動化工具提高服務水平和可用性;制定規劃保證與業務目標一致性四種方式來推動數據中心向更加高效的模式轉變。
優化IT設施,實現存儲容量和可用性的最大化:虛擬化是數據中心能力改善的先決條件,事實上一旦數據中心達到高效的戰略型數據中心階段,它們將會實現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環境的高水平虛擬化,并且在軟件和自動化工具的應用方面獲得發展。調查顯示,在高效的戰略型數據中心中48%的服務器實現了虛擬化,而處于基礎水平的數據中心的虛擬化率僅為27%;戰略型數據中心存儲虛擬化率達到了93%,而基礎數據中心僅為21%。同時,由于虛擬化技術的應用,每位管理者管理的服務器數量也增加了2.5倍,整體運行效率獲得大幅提升。據悉,在服務器與存儲優化方面,中國高效數據中心應用比例比全球高出10個百分點。但中國的基礎數據中心中采用服務器與存儲優化的比例卻只有10%,明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實施靈活性設計以支持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為了確保滿足服務水平協議SLA(ServiceLevelAgreement)的要求,數據中心擁有適當的可用性與冗余度是必不可少的。調研發現,在服務器、存儲、網絡、和管理規劃時應用更加靈活的設計,將解決安全威脅和服務中斷等問題。調查顯示,90%的戰略型數據中心擁有雙活配置,基礎數據中心擁有該配置的比例則僅為10%。戰略型數據中心可以通過采用雙活配置提供最佳的可用性以滿足業務需求,從而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實現故障切換。47%的戰略型數據中心可以無需中斷運行便可升級機械和電氣設備,相比之下基礎數據中心的這一比例則僅為9%。同時,高效的戰略型數據中心在災難備份等方面也具有比基礎數據中心更加完備的設計與機制。另一方面,IDC的調研顯示,中國處于不同效率水平的數據中心在網絡靈活性方面都低于全球同類型數據中心的平均水平10至20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中國數據中心的網絡靈活性急需提升。
利用自動化工具提高服務水平和可用性:自動化通常是提高數據中心效率的下一步。引進更高水平的自動化可以實現更大程度的靈活性,有助于支持更高水平的可用性,依靠自動化工具和新技術可以提升系統可靠性,并通過減少系統管理員的工作量來降低出錯率,確保應用性能滿足其服務水平協議SLA的要求。調查顯示,在服務器管理方面,100%的戰略型數據中心利用自動化工具管理他們的服務器環境,還有58%的戰略型數據中心會利用自動化工具來遷移虛擬機,而無需人工介入,但基礎數據中心的這一比例為1%。在存儲管理方面,87%的戰略型數據中心利用存儲服務目錄方法,實現了更高水平的可用性和自動化,與此相比基礎數據中心這一比例僅為3%。在網絡管理方面,30%的戰略型數據中心利用策略管理流程用來自動分配網絡服務,而基礎數據中心應用這一工具的比例僅為3%。同時,調研結果顯示,無論是在存儲管理或服務器管理方面,中國數據中心中應用自動化工具的比例都比全球平均水平高10個百分點。但在網絡管理的自動化工具應用方面,中國數據中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
制定規劃保證與業務目標的一致性:由于面對外部市場環境與企業內部的快速變化,企業迫切需要利用一系列有效規劃實現對復雜變化的應對,這主要包括技術規劃、管理與IT規劃以及對利用IT外包的規劃。在制定技術規劃方面,戰略型數據中心表現更加積極,努力將新技術與應用融入到現有規劃中,調查顯示62%的戰略型數據中心表示會在未來12-23個月內進行技術更新,而基礎數據中心中具有這一規劃的比例是27%。在管理與IT規劃方面,戰略型數據中心對外部環境變化具有更加充分的準備,他們在電力與空間預測、整體擴建方面都有更高的前瞻性。調查顯示,超過60%擁有基礎數據中心的組織在過去兩年間沒有戰略性的改變或投資,與此相反,幾乎所有戰略型數據中心在過去兩年內都實施了一定形式的擴張或增長。在IT外包方面,擁有戰略型數據中心的組織更了解如何充分利用外部資源以實現高效的IT管理與運營。在戰略型數據中心中,完全依賴自身內部進行IT運營與管理的比例為64%,而在基礎數據中心中,這一比例高達80%。
另外,調研還顯示,參與調查的中國數據中心在融合基礎設施、技術更新與新技術應用方面都表現的更加積極,表示會采取上述措施的數據中心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高10個百分點。同時,中國數據中心普遍對戰略外包、管理服務等非傳統IT運營與管理模式抱有更加開放的態度,表示會采用這些方式替代傳統自建自管方式的企業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高10至1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