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鼓勵引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努力下,2011年我國云計算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一批重點區域的云計算基地正在加速成熟,為中國云計算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仍然面臨多方面的挑戰。產業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標準規范、技術路線、商業模式等仍在探索之中,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信息安全重視程度不夠,制約云計算應用范圍;政府、企業、用戶三方聯系不夠緊密,推進云計算產業發展的合力機制有待形成與完善。
在此背景下,2012年云計算產業各方更要拓展云計算應用,促進云計算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云計算為電信運營商實現轉型提供了契機,使得電信運營商能夠以多元化的產品、差異化的價格、靈活可變的規模,通過出租、代理等方式贏得最終用戶的訂單。所以,運營商要更好更快地發展“電信云”,需要基于2011年的國內外經驗完善云戰略,開拓更多云應用,發力中小企業云服務市場。
電信云發展形成“小高潮”
2011年,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積極拓展云計算,取得了階段性的突出成績。2011年8月底,中國電信啟動了天翼云計算戰略。中國電信云計算戰略的目標致力于成為亞太領先的云基礎服務提供者。中國電信將統一建設部署覆蓋全國、業內一流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十二五”期間將具備提供數百萬臺高性能虛擬主機的能力。
具體而言,中國電信計劃通過構建全網統一的云管理平臺,實現一點接入、全網服務,實現資源的快速提供、彈性調度、按需分配、綠色環保、互為災備;實現云數據中心之間的高速互聯和用戶的快速便捷接入,讓云計算與寬帶相融合,實現網絡入戶、服務到家。
目前,中國電信云主機和云存儲服務已試商用,并計劃在2012年正式運營。云主機服務是基于云數據中心基礎服務設施及專業服務能力,向客戶提供按需使用IT基礎資源能力(計算、存儲、網絡等)的IT整體服務。而云存儲是為滿足廣大用戶海量存儲空間需求而開發的具有在線存儲管理、備份及共享功能的云計算產品,通過云存儲,可以實現商務數據自動備份、家庭數據同步共享、手機即拍即傳、多屏接入互動等。
中國電信希望與產業鏈攜手,服務政府、企業和公眾,支撐政務系統的云遷移,部署IT基礎設施,打造天翼云計算生態環境。
在加速云計算戰略布局方面,中國移動進展顯著。去年11月1日中國移動正式推出“大云”1.5版本。它涵蓋了5大產品領域:海量數據管理和分析、彈性計算和存儲、交易系統、云計算PaaS分析平臺和管理系統。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大云”應用逐年豐富,產品成熟度穩步提高,從最初少量的應用試驗發展到每年幾十次的應用,每年最少增加50%。此外,“大云”應用已涵蓋經分、網管、業務、互聯網、電子政務等多個領域,并在清華科技園、北郵、北大、華中等高校得到部署和應用。
實際上,自2007年起,中國移動開始開展“大云”項目,并于2010年正式發布大云1.0版。以此為基礎,中國移動逐步展開云計算的商業化步伐。
在2011年4月,中國移動就在江蘇、廣東分別開展云計算業務試點,探索IDC云計算業務類型、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及資源的調度方式,為業務的正式商用奠定基礎。2011年6月,中國移動又開展了公眾服務云業務需求研究,明確中國移動IaaS服務階段的業務開放范圍、計費策略、收費模式等內容。目前,中國移動正在南方基地試點建設公眾服務云資源池和運營管理中心,計劃2012年上半年試運行。未來還將在內蒙古和黑龍江等多個地區的倉儲式數據中心建設更多的公眾服務云資源池系統。
2010年,中國聯通統籌資源啟動了IDC跨域服務模式,對重點客戶的跨域業務需求實現“一點受理、一點簽約、統籌資源、一點收費”的服務模式,滿足客戶差異化、個性化、一站式服務需求,得到大客戶的高度認可,IDC產品供不應求。
經過一年發展,目前2011年中國聯通IDC運營中心所承擔的跨域項目運營模式已經由起步階段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據統計,2011年中國聯通IDC運營中心共受理國際、國內跨域項目112項,訂單額已超過6200萬元,IDC服務總收入預計將超過22億元。
目前,中國聯通正創新打造VDC服務,將信息服務、基礎設施服務以及應用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實現聯通云服務的擴展與增長,擺脫單靠通信資源出租業務的惡性市場競爭。中國聯通以VDC(虛擬數據中心)為代表的基于IaaS層云服務已經測試完成,今年年底將在國內率先商用,計劃推出云主機、云存儲、彈性企業云和瘦終端等主打產品。
當前挑戰與機會并存
從我國云計算發展的現狀來看,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一是一些地方在發展云計算的認識上還有誤區和偏差,存在著一哄而上盲目發展的情況,需要加強統籌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國內還沒有成熟的云計算開放平臺,海量數據處理、大規模IT資源管理等技術,需要在應用的帶動下實現突破;服務管理潛在需求很大,實踐中需要解決部門協同、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業務外包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問題;云計算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領域的應用還缺乏十分成功的案例;大量的數據集中存儲管理給信息安全保障帶來巨大挑戰;安全檢測檢驗能力薄弱,用戶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問題亟待解決。
另一方面,云計算又是運營商2012年實施轉型計劃的主要技術,使得運營商能夠以多元化的產品、差異化的價格、靈活可變的規模,通過出租、代理等方式贏得最終用戶的訂單。因為云計算的核心是為用戶提供了采購和使用IT時更加經濟實惠的方法,尤其在普遍的成本壓力下,云計算的模式能夠使客戶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所需的IT資源,特別是中小企業。云計算帶給運營商的益處可總結為三個方面。
一是優化成本結構。云計算可為運營商帶來極大的規模效益、提高利用率、提升運營效率,并減少資本投入。二是提高IT性能。在云環境中,運營商IT部門借助自動化和自助服務,在將工作重點從維護轉到創新的同時,響應速度還能跟上業務發展。三是增強業務靈活性。借助云,運營商可以動態擴展運營規模、加快業務創新速度、縮短上市時間,同時保持企業級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
運營商需發揮自身優勢
實際上,面對云計算的蓬勃興起,產業鏈各方都基于自身的優勢逐漸滲透到云計算的市場,并向周邊的產業鏈條拓展。其中重要的三方面角色:一是互聯網搜索業務企業,搜索業務在新興的重要市場迅猛發展;第二是ICT供應商,他們既要考慮通過云計算向用戶交付自己的IT產品或服務,也要考慮目前和未來的產品如何支持用戶的發展;第三是運營商,運營商需要考慮把現有的業務和云計算相結合,提供基于運營商品牌信譽的性能保證,并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因此,運營商也變成了服務提供商,他們必須了解用戶的行業以及他們應用云服務的能力。
而面對這樣的競爭,運營商現有的優勢都能轉變為在云計算市場上競爭的優勢。比如在公有云市場上,運營商應該是當仁不讓的領先者。任何行業、企業具有建設私有云系統的能力,但在高度開放、競爭和融合的市場環境中,私有云無法形成真正的封閉體系,必須借助公有云來實現某些特定的應用。而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運營商能夠提供不同等級的服務,如安全服務、存儲服務等。
云安全可以成為運營商的一項專業服務,即通過網狀的大量客戶端對網絡中軟件行為的異常監測,獲取互聯網中木馬、惡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服務器進行自動分析和處理,再把病毒和木馬的解決方案分發到每一個客戶端。此外運營商還可提供獨具優勢的云存儲,云存儲是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的服務。
云計算能夠實現在網絡時代以低成本、高效率滿足IT需求,卻并不改變在服務領域“精耕細作”的現狀。因而建立服務心態,真正了解客戶需求,定制符合客戶自身需要的云計算的價格、模式以及良好的持續服務,成為轉型的核心內涵。
如中國電信推動云和物聯網結合,將云計算分為三部分,即基礎設施、接口能力與平臺運營能力、云服務。在云計算的運營過程中,網絡、終端和應用是3個關鍵因素。中國電信在云計算方面一是推出了“天翼云計算計劃”,把電信的部分網絡通信能力、用戶管理能力進行封裝,通過云的開放方式提供給客戶,這就是天翼云中的公有云服務;二是建立云管理平臺,實現一點接入、全網服務;三是使各種數據中心和云數據中心能夠通過寬帶實現云中心的計算。
“江蘇模式”成云建設樣板
江蘇是中國電信云計算戰略的首批試點省份,江蘇電信不僅擁有適度超前的網絡基礎,積累了開展云計算服務的諸多優勢,云計算實踐也走在全國前列。中國電信區域性云數據中心即將落戶江蘇。在云計算依賴的基礎網絡能力方面,江蘇電信在全國率先實現自然村全部通寬帶,天翼3G網絡已實現城鄉全覆蓋,寬帶光纖化改造進度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江蘇電信在南京、蘇州、無錫建有三個集團五星級數據中心,其在桌面云、云主機、省級業務平臺云等方面積極開展云計算實踐,成效明顯。
在桌面云方面,江蘇電信把原有PC模式下的桌面遷移至云端,為10000號、OA辦公、網管運維提供可管控的授權服務。與普通電腦應用模式相比,桌面云每人每年可節約辦公費用1000元。在云主機方面,江蘇電信建有南京、無錫云數據中心,已為客戶提供虛擬化托管、遠程備份、數據備份、網絡容災等服務。在省級業務平臺云方面,江蘇電信共使用38個系統,虛擬機180臺,實現了服務器整合、集中管理、動態資源分配等功能,原來歷時3~6個月的項目,應用云計算后,通過遠程安裝、批量克隆等手段,只需l周即完成。
國外實踐值得借鑒
云計算的廣闊前景吸引了國外運營商的熱情參與。總結這些運營商的云計算拓展實踐,有四方面經驗值得借鑒。一是統一云計算發展策略,明確與之相適應的運營組織架構。基于前期的研究與企業自身特點,明確企業“云計算”領域的戰略定位,統一制定企業在技術架構、標準化體系、業務產品、部署建設、運營體系等重要方面的云計算發展策略。在前期現場試驗對運營體制探索的基礎上,根據云計算統一運營的內在點與中國內地電信企業自身運營體制現狀,明確云計算運營架構,確定產品規劃開發、市場營銷、業務運營維護、基礎資源建設、云基礎設施維護管理、BOSS等系統開發或集成單位,推動云計算工作的落地與開展。
二是力爭成為產業鏈資源聚合者,促進云計算發展。“云計算”服務的運營開展必須充分聚合產業鏈資源,發揮網絡和平臺的優勢,結合現有IDC設施與業務,加大IaaS服務資源和研發投入,利用巧實力,以合作促發展,通過PaaS和SaaS平臺聚合產業鏈上下游,通過廣泛合作,促進云計算發展。
三是依托IDC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云主機業務。利用自身網絡優勢和IDC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彈性計算資源出租為主的云主機業務,向客戶提供按需租用的共享或獨享的IT基礎資源(計算、存儲、網絡等)租用服務,具有快速部署、按需租用、自助服務、安全可靠的特點。客戶可以通過自服務門戶便捷地進行資源申請、資源管理與監控,快速部署應用,并根據需求動態彈性地拓展租用資源。
四是加快云門戶建設,提高在政府和市場層面的影響力。針對云計算產業,國內外企業紛紛對外發布了云服務的門戶,如中國萬網、神碼在線等,都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在政府和市場層面的影響力,并提供了在線用戶體驗等一系列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需求的使用模式。現階段,電信企業在基礎業務層面的建設規劃比較多,但也要關注通過網絡、門戶等手段提高市場的影響力。
未來需發力中小企業
事實上,在國家確定了支持中小微型企業發展政策,現狀要求中小微企業信息化服務提升,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實用的信息化手段的大背景下,信息通信業要共同構建受中小微企業歡迎的信息化服務平臺,尤其是云服務一體化的云商務平臺。
運營商的資源和地位決定了很多中小企業希望依托運營商提供的基礎通信平臺實現信息化發展。為了抓住機遇,運營商信息化服務的內容、模式和運營機制等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與積極實踐。筆者認為,信息通信業要共同為中小企業提供實用的信息化手段,積極提供受中小企業歡迎的服務平臺,提供網格化的服務,如一體化的云服務平臺等就是合潮的思路和實踐,而上海電信面向廣大中小企業推出的“商務翼云”云計算平臺是非常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