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在業內的活動不斷升溫,各種云的方案和產品推陳出新,“如果說一年前,人們對云計算還停留在人云亦云階段,那么,今年可以說是有了一定的方向。云服務要真正‘落地’,還需要一定的條件。”相關專家這樣評述“云”在大學校園的發展。
在教育領域,對于云服務的實踐,圖書館走在了前面。2010年9月20日,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三期項目建設暨服務在北京啟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CALIS云服務。CALIS國家云服務中心的主站點(新版)正式開通(www.calis.edu.cn),除了天津分中心之外,還有多家CALIS省級云服務中心(包括重慶、山東、云南、新疆、吉林等)也相繼建立。
據CALIS總工王文清介紹,把云服務寫入CALIS開始自2008年。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現在已經可以為1800個成員館提供“云”的服務。
“對中小館來說,云服務使他們進入數字時代的步伐加快了。”王文清介紹。
云計算支撐云服務
“我們現在要講云服務,而不是云計算。云計算是云服務的基礎支撐,而云服務才真正讓云計算落地了。”中山大學網絡與信息技術中心主任郭清順開篇明義地表達他的觀點。
云計算是一種新的IT資源提供模式,依靠強大的計算能力,使得成千上萬的終端用戶不用考慮所使用的計算技術和接入方式,而是依靠網絡連接起來的硬件平臺的計算能力來實施多種應用。IT界稱之為:繼水、電、氣、電話之后的第五種公共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