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服務能力容易成為轉型短板
兩種數字化實踐方式不分優劣,均有較多的優秀案例。相對而言,局部改善型相對風險較小,對業務更多的是改善。技術推動型阻力更大,對企業未來業務的戰略調整更為有利,風險更大。無論如何,持續提升業務價值,釋放數字化變革紅利,建立新的數字化運維與運營服務模式,從而實現企業的中長期戰略,這才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真正目標。
在實際的數字化轉型案例中,筆者發現,數字化的服務能力較為稀缺。以筆者訪談過的一家大型多元化集團公司為例,該公司業務包括地產、文化、能源、制造等業務版塊,子公司、業務部門眾多,集中管控難度較大,信息化建設也是各自為政。隨著數字化轉型成為必然,如何進行業務整合?如何進行數據拉通?如何理清這些數據并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的整體運維和運營?如何在新業務中發揮數據價值?“這些問題一方面既考驗我們CIO自身的智慧,另一方面我們也特別期望能有一批有數字化服務能力的企業與我們一起共同來應對及解決這些難題。“該企業CIO向筆者坦言。
類似的情況在各個行業各大企業中普遍存在。的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探索的過程,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問題的處理;從咨詢規劃到之后的運維、運營,任何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需要長期積累實踐經驗。
全局觀:華為構建五大核心服務能力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而數字化服務能力漫長的積累過程,正如上訴企業CIO所言,與華為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經歷也極為類似。華為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積累,實現了自身數字化轉型在研發、銷售、供應、服務、財務等方面的全面落地,并通過能力外溢,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在HUAWEI CONNECT 2020期間的“智能運維,智慧運營,行業最佳實踐分享”運維論壇上,華為企業BG數字化與技術服務部總裁荀速指出:“華為企業服務以推動數字化變革進程為目標,聯合伙伴為客戶提供數字化創新應用,踐行平臺+生態戰略,圍繞行業數字化轉型構建能力,幫助客戶加快行業數字化進程。”
目前,華為圍繞數字化轉型構建了五大核心服務能力,包括咨詢規劃、行業云使能、智能運維、智慧運營和服務生態,從而讓用戶的數字化能力逐漸形成閉環,最終幫助實現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與突破。這五大核心服務能力分別是:
咨詢規劃服務,從客戶業務數字化需求出發,設計數字化頂層架構,構建云化基礎平臺和統一使能平臺;
行業云使能服務,華為聚焦幫助行業用戶建云、上云以及大數據與AI使能等多個方面,持續推進云、大數據、AI在行業中的實踐;
智能運維服務,依托華為神農統一運維平臺IMOC,通過“專家+平臺”的模式,利用AI技術,變被動響應為主動運維,全面保障業務連續;
智慧運營服務,通過構建基于場景的運營支撐能力,打造資產、平臺、應用和業務場景的數字化運營體系,實現洞察現象、分析關聯、預測趨勢、應對策略和認知學習;
構建服務生態,使能伙伴,做服務的黑土地,拓展更多行業的合作伙伴和業務應用領域。
服務能力:向智能化發展
隨著各行業各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大,從服務能力的發展趨勢來看,正越來越往智能化方向展。
以最基礎的運維為例,隨著海量數據和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運維的價值從設備保障升級成業務保障。業務應用、微服務、數據庫和中間件之間虛擬的數據交換鏈路爆炸式增長,帶來難識別、難定界、難回溯”運維三難“,這對運維服務和平臺帶來了巨大挑戰。企業運維部門將從聚焦設備的運維,轉變成為業務的保障者,從而需要從業務視角去重構企業的運維體系。在趨勢上,行業使用數字化服務與運營技術更側重于自動化運營,并向智能化運營發展。通過將人工智能、智能感知設備等技術集成到企業運營工作中,實時處理當前數據和歷史數據,實現智能化分析并提供決策。
華為自身的運維團隊正在積極探索這個發展趨勢,華為運維團隊面向1000+應用的支撐,每日承載2.3億用戶訪問,通過總結二十多年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運維經驗,構建了一套將運維流程、動作和對象標準化的數字化模型,并且持續進行迭代,構建運維數字化標準,實現運維對象、流程和執行數字化。
另一個例證則是深圳智慧機場,華為與深圳機場戰略合作,提供了一整套的運維解決方案(運維體系設計、統一運維實施、智能運維平臺部署),保障了深圳機場的海量設備和業務應用的平穩運行,通過指標體系建模和平臺固化,針對核心生產應用的故障定界從小時級提升到分鐘級、人均維護效率提升30%+,保證客戶數字化轉型的成功。
服務能力的智能化,也是全球趨勢的體現,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家戰略;另一方面,從微觀的企業需求來看,智慧服務也在驅動著企業自身的數字化能力。華為基于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實踐,從2011年開始聯合生態打造行業數字化能力引擎,到現在歷經了9年的時間。截止目前,華為累計投資已超過2億美金,擁有超過3000名數字化變革專家,超過300個行業客戶選擇了華為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華為及其合作伙伴,正在用智能服務為行業數字化變革提供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