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市場公認的云計算模式分為三種,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目前據不完全統計,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選擇將自己的業務放在云計算平臺上。自從云計算的概念誕生之初,很多企業就開始試探性的將自己的服務放到云上。在最初由于技術等因素的限制造成了一些失敗案例,但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企業將服務放到云計算平臺上并沒有太大風險,而且據不完全調查,目前使用云計算的企業中以中小企業為主。
在最初技術領域就曾爭論過云計算到底是什么的話題。隨著認知逐步增強,云計算被定義為多種計算技術的集成服務,服務提供商將整合完畢的計算與存儲資源以出租或托管等形式提供給使用者,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從服務提供商那里獲取相應的計算與存儲的資源。
我們可以想象在頭頂有一個巨大的倉庫,倉庫里面存放著使用者的各種數據,當有數據需求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連接倉庫使用數據;當有新數據產生的時候又可以通過網絡將數據存放到倉庫中以便需要時使用。當然,使用者是需要付給倉庫管理員相應的費用。
造成企業云計算項目失敗有多種因素。對云計算錯誤的認知以及對自身項目目的的錯誤預估都會造成云計算項目流產甚至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對于企業來說,云計算不僅僅是簡單的存與取的過程,而且云計算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秒藥。
私有云
企業在接觸云計算的時候擔心數據的安全問題,這時候私有云的概念出現在企業眼前,私有云就是企業將計算資源進行集中管理,搭建企業自己的數據中心將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再通過網絡資源分配到不同的數據需求部門。
私有云的好處就是企業的數據全部放在企業防火墻內部,并且可以控制企業內網的訪問請求,限制企業外網的訪問端口。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搭建私有云的投入就顯得過于龐大。服務器硬件的投入,網絡資源的投入,以及機房選址與人員維護的投入,在搭建之初也許不會有太大壓力,但隨著服務器硬件更換、人員變動、業務量增加所帶來的成本增加往往會使企業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
云計算相對于本地計算最大的不同就是將數據運算的過程放到了服務器端,對于數據傳輸過程中的網絡需求非常嚴格,為保障數據傳輸的穩定性網絡的投入也是不可忽視的。眾多中小企業在搭建自己的私有云平臺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后期的維護費用,由于費用的不斷攀升,最后導致項目失敗。
公有云
公有云通常是指采用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整體服務,包括計算、存儲以及網絡通信等。與私有云不同,企業的數據是存在服務提供商那里,由與是服務提供商負責提供相關資源,公有云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廉。但是企業公有云還是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由于公有云自身的特性,企業的重要數據需要存放在運營商的數據中心,在數據的安全級別以及防泄漏等方面就成為首要問題。其次就是性能上的差異,由于公有云是面向全網的云計算服務,針對企業不同業務的特性不能很好的實行定制化,導致了無法達到預期計算性能的問題出現。
采用公有云還存在著可靠性的問題。截止到目前,即使是業內公認的巨頭AWS也會時不時的爆出宕機事件。而且如果企業將重要數據存儲在一家運營商的數據中心,并且由于宕機造成了不可逆的數據丟失或損壞,那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可想而知。當然企業可以在多個數據中心進行容災備份,甚至可以做鏡像備份,但是由于這些備份所帶來的成本壓力也是相當大的。
相對于其他形式的云服務,公有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云服務的一致性。企業需要證明到底是誰在何時何地訪問了數據,并且對數據作出了那些操作。對于數據一致性的管理就會出現問題,如果不能進行統一的數據管理就會造成雜亂的數據垃圾,浪費企業的計算資源。并且公有云計算服務的提供商之間的數據互通也會成為企業頭疼的問題之一。
混合云
相對于以上兩種形式的云服務,混合云貌似就是中小企業的希望,但真的是這樣么?混合云就是把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服務進行混合,企業根據業務需求以及安全級別將數據分別存儲在私有云與公有云平臺上。有人會問,這樣就可以避免兩種服務形式存在的問題么?
其實一個成熟的混合云解決方案中,私有云與公有云之間是相互協調同時進行工作的。企業將重要數據以及計算環節部署在自己的私有云中,企業可以在平時進行數據處理與運算。當數據量激增的高峰期到來時就可以向運營商進行存儲空間或計算資源的租賃來保障業務的正常運行。由于公有云服務商只是對你使用的資源收費,所以在集中處理高峰數據時屬于非常廉價的處理方式。
同時混合云最大的好處就是靈活,當企業私有云出現故障時,可以將數據及時遷移到公有云上進行備份。企業可以靈活在私有云與公有云之間進行切換。當然配置方式和這些方式背后的目的是很多。數據顯示,大部分使用云計算的企業將會應用幾種混合云的類型。
當企業需要搭建自己的云計算平臺時,混合云的優勢顯而易見,但混合云并不是那么完美,在各種環境IT系統之間的集成問題就會凸顯出來。并且在管理方面,混合云還需要完善的管理工具,這樣才能將混合云平臺的性能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