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新一代信息技術多點突破和融合互動正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興起,正在重構全球的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和競爭的格局,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握好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云計算是信息技術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效率提升,促進信息資源充分利用的全新業態,正在以其顛覆性變革、規模化發展和全方位的滲透,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日益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助燃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而云計算正是實現融合發展的必要支撐。首先,云計算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提供了豐富的云工具和云服務,有效地整合各類設計、生產和市場資源,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效對接與協同創新,大幅降低創新投入成本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門檻,全面提升業務運營效率,廣泛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其次,云計算將推動經濟運行、社會服務、個人生活等各領域海量信息和數據的匯集,催生各領域大數據的創新應用,增強數字經濟發展的數據資源的驅動能力。此外,云計算正成為各級政府電子政務建設的關鍵載體,將加快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展,促進政務信息開放、數字經濟治理和公共服務體系的不斷優化。
從信息產業自身來看,云計算將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應用、廣輻射、廣提質的支撐型產業。“一方面,云計算作為重要的新型網絡計算模式,正在顛覆傳統IT服務架構,引發了軟件技術、產業流程、服務模式的系統創新,成為承載各類應用的關鍵基礎設施,助力釋放互聯網規模效應和增值效應。另一方面,云計算體系下的高密度存儲、高性能計算、數據安全加密、云計算開源等技術的持續演進,為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行業大數據挖掘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和應用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極佳的數據服務環境和創新試驗平臺,為新興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王欽敏講到。
從云計算產業發展本身看,云計算已從概念導入進入廣泛推廣、普及、應用的新階段,正加速形成以"云載萬物"、"智能融合"為突出特征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411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超16%。我國《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也提出,到2019年全國云計算產業規模要達到4300億元。云計算產業規模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將帶動各類產業不斷壯大,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發揮更好推進作用。
王欽敏指出: “必須看到,當前全球云計算尚處于發展初期,發展的潛力非常巨大,目前我國面臨難得的機遇,但也存在核心技術、信息安全、服務能力等方面的挑戰。此外,目前面臨了一些問題,比如數據資源在哪里、技術標準在哪里、國產軟件服務在哪里以及數據質量如何保證,市場規則如何建立,人才梯隊如何培養等等有六個基本的難題,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夠全面提升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和應用服務水平,加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支撐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
基于此,王欽敏也給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創新引領,提升供給能力。要始終把技術創新突破作為第一要務,強化云計算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加強產、資、學、研、用有機融合,引導并支持企業加強知識產權布局和保護,深度參與全球云計算開源組織和標準制定,更加重視產業后備人才培養,將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提升我國信息產業自主創新能力。
二是協同發展,健全產業生態。要充分發揮骨干云計算企業的帶動作用和技術溢出效應,鼓勵開放平臺資源,帶動產業鏈上核心芯片、基礎軟件、應用軟件、關鍵設備、大數據平臺等關鍵環節的發展,打造協作共贏的云計算服務生態環境,促進云計算服務模式創新,實現產業整體健康持續發展。
三是需求導向,促進應用普及。要瞄準市場需求,防止云計算中心建設里面有點失控的狀態,無序競爭,以工業云、政務云等重點行業領域應用和服務為切入點,在工業智能、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交通物流、公共安全、災害預防、醫療健康、社會保障、教育科研等領域,支持平臺軟件建設,推廣應用服務,升級傳統產業,培育新業態,挖掘市場潛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支持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服務創新,培育平臺經濟的新業態。
四是保障安全,優化發展環境。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和數據隱私保護,增強信息安全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切實保障云計算信息安全。優化云計算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投融資機制。建立有效機制,加強對優秀云計算產業示范基地和優秀行業組織的推介。扶持我國云服務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