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人工智能標準化白皮書(2018版)》……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發展人工智能的政策。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李國杰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國在研發人才、技術積累、資金投入和企業自身能力等方面基礎實力雄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應用上有著廣闊的市場。“我們完全有可能擺脫長期以來技術跟蹤、受制于人的局面,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對于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李國杰提出,首先要深入研究為什么人工智能成為了新時代的新動能。在他看來,經濟衰退期正好是技術發明的繁榮期。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開始衰退,本質原因是晶體管、計算機、集成電路、光纖通信等基礎技術發明的紅利已快耗盡,摩爾定律接近尾聲,通信速度接近香農極限。這時候人工智能、大數據異軍突起,成為信息時代的新動能。
李國杰認為,未來10-15年,對經濟貢獻最大的可能不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研究中新發明的技術,而是信息技術(包括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融入各個產業的新產品、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新業態、產業鏈跨界融合的新模式,這些創新主要是已知技術的新組合。“人工智能使人們的生活更舒適安全,效益不僅反映在經濟增長上。發展智能產業不能只關注高端消費人群,只是做一些錦上添花的事情,要重視大眾的健康、出行、安全等剛性需求,要考慮多做不可或缺的‘抗生素’,而不是只做‘維生素’。”
有人將傳統行業比作“蛋糕”,而智能技術是蛋糕上的“奶酪”。“這句話提醒我們,不要只顧著奶酪,而忘記下面的蛋糕。”李國杰說,作為新動能,人工智能的效益主要體現在決策合理、流程優化和效率提高,“智能”的威力在于覆蓋面廣、滲透性強,能促進各行各業向高端發展。
“工業社會不顧資源環境,一味追求高性能的技術道路已經走到了盡頭。衡量人工智能的效果不能完全沿用工業時代的經濟產出指標,不能只看產品性能和總量,還要用衡量舒適、安全、幸福程度的新指標來刻畫。”李國杰特別強調,我們目前所處的經濟社會是信息社會一個新階段,不要輕率地認為已經進入了智能時代和智慧社會,“與其強調智能化與數字化、網絡化的區別,倒不如多強調三者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