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2017中國(上海)國際物聯網大會”上,霧計算成為一大亮點。
有了“霧”,會弱化“云”嗎?
人們對云計算已經不再陌生。但云計算一般都是遠程通過網絡訪問,和本地網絡相比服務有延遲。這對于需要實時計算和決策的業務來說,是一個主要的不足。
有別于云計算,霧計算采取的架構更分散、更接近無處不在的服務需求,可利用靠近用戶終端的計算資源進行數據處理,為用戶分配離數據源和服務需求最近的設備和系統,從而改善由于龐大的數據量傳送至云計算中心帶來的帶寬不足或負載過重的情況。
有了“霧”,“云”會弱化嗎,或是把“云”“霧化”了嗎?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聯合創始人張濤博士認為,恰恰相反,有了霧計算后,它離產生數據的地方更近,而不是把數據和計算全部推送到云端,這只會使得“云”更加強大,幫助實現“云”能力的延伸和拓展。
創新在于計算資源的釋放和共享
論壇現場,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大中華區委員會主任楊旸教授做了一個“霧計算”的演示。他先拿出了一個黑色小盒子,這是英特爾公司出品的一個迷你個人電腦,相當于一個硬件計算節點,用軟件定義網絡(SDN)技術實現LTE接入網和核心網功能,可以直接與多部LTE終端進行互聯互通,現場部署了一個多用戶LTE網絡。“現在這個網絡就相當于一個運營商,許多數據功能和用戶應用都可以實現。這就像一個人穿上西裝可以出席正式會議,穿上運動服可以去跑步,使用不同的軟件就可以滿足不同需求。”楊旸說。
有一種觀點認為霧計算并沒有什么本質創新,楊旸則認為霧計算的創新正在于計算資源的釋放和共享。雖然海量的數據送到云計算的云端服務器進行分析,但其中也有大量的無意義數據在降低傳輸效率,擠占儲存空間。打個比方,聊天時的“呵呵”就沒什么價值,而1萬元的轉賬確認按鈕所引發的數據傳輸則很有價值。只要有人愿意共享,霧計算的節點就在我們身邊,使得計算無處不在,并可以在網絡各個環節發揮作用,有些信息經過分布式霧計算之后就不再需要傳到云端。如此一來,霧計算極大地減少了發送到云端和從云端發送的數據量,既減少了網絡延遲,也降低了安全風險。
在實時計算方面,霧計算比云計算更有優勢。比如智能交通燈,雖然計算量不大,但對計算時間要求特別高。它是根據路口的實際車流量來指揮交通,如果通過云計算就會有延遲,直接在本地處理的霧計算顯然更勝一籌。
打造具有獨特優勢研究基地
霧計算的前景如何?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云計算軟件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15年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750億美元。伴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云計算將更為企業所認可,而霧計算特有的靈活配置、低成本等優勢將吸引更多中小企業。
正是基于對霧計算廣闊前景的敏銳洞察,ARM、思科、戴爾、英特爾、微軟和普林斯頓大學于2015年11月率先在北美建立了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是大陸地區第一個加入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的單位機構。
4月24日,國際霧計算產學研聯盟大中華區在上海正式宣布成立。同一天,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與上海科技大學聯合成立了“上海霧計算實驗室”,這是世界首個專門從事霧計算技術研究的機構,旨在打造具有獨特優勢的霧計算研究基地,服務于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研究機構的成立也標志著我國的霧計算技術研究和產業布局將與國際同行同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