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世界工廠”這個稱謂,很多中國人讀起來多少有些五味雜陳,其中有過去三十年的輝煌和成就,也有當下中國制造業所面臨的焦慮與危機。
因為長期處于國際分工鏈的末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能源等低成本的支撐下,國內很多從事制造的企業賺的盆滿缽滿??勺?014年以來,隨著市場紅利的逐漸消失,不少制造業企業關門倒閉,不乏往日巨頭,似乎要引發實體行業新一輪的破產倒閉潮。
轉型圖存,成為這個巨變的時代中不變的主旋律,走在浪尖的互聯網行業是如此,制造業亦是如此。把脈中國制造業,國家開出了“中國智造”的藥方??扇绾螐?ldquo;制造”升級到“智造”,是每個從業者需要思考的難題,也是賀東東這位制造業老兵試圖給出的答案。
少壯派賀東東的工業互聯網理想
“工業很重,它是物理的東西,是鐵疙瘩。可一旦物理的物體變成一個數字化的鏡像以后,虛擬化以后,就可以廣泛采用ICT技術跟互聯網對接起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就可以反向作用于工業,為整個制造業帶來快速的發展。”從三一重工到樹根互聯,賀東東繼續著他對工業互聯網的理解,而樹根互聯就是他為中國重工業走向智能制造拿出的解決之道。
除了樹根互聯CEO的身份,賀東東還是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流程信息官,三一集團獲首批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單位,其中離不開賀東東的功勞。作為一個有國際視野的少壯派,賀東東有著很好“嗅覺”,云計算作為基礎設施,不僅僅是互聯網的專利,在物聯網甚至在國民經濟中都將扮演重要的作用。如今,樹根互聯作為面向工業的行業云,不難看出賀東東改變行業現狀的理想。
在國外,工業云正迅速成為新的契機,尤其是在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以后,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工業化革命的浪潮。中國也不例外,從2014年“中國制造2025”概念的出現,在國內實行制造業升級已是大勢所趨。而無論是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核心都是智能制造。
但現實和未來之間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距離。中國在核心技術層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造企業屈指可數,許多行業的對外技術依存度超過50%。無自主品牌、無自主設計、無核心技術的“三無”產品,仍是中國制造業主要的利潤來源,在售價10美元的芭比娃娃中拿35美分的加工費,一部售價為600多美元的iPhone,富士康也僅有4美元利潤。
為此,賀東東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在他看來,中國制造業仍處于工業2.0或者3.0的時代,要想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在全球化格局中獲得更強的競爭地位,應該將時下流行的物聯網技術、云計算等和制造業結合起來。打造一個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幫助更多的中國制造企業快速轉型升級,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這也是賀東東創辦樹根互聯的初衷。
樹根互聯選擇借云計算突圍
“現在制造業企業的困難在于,它要打造一個信息化的基礎門檻太高了,需要非常多的錢,需要一支很強的IT團隊,還得掌握各種各樣新的技術,比如AI、云計算等等。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云計算把門檻消除掉,把我們所有的know—how連在云上,直接可以進行使用,幫助更多的制造企業更早地享受互聯網或者互聯網代理的便利和轉型的能力。”賀東東如是說。而他眼中的know—how與三一重工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實踐不無關系。
樹根互聯最早由三一重工物聯網團隊創業組建,早在2008年就打造了中國最早的工業物聯網平臺。目前樹根互聯已接入近30萬臺設備,實時采集近1萬個運行參數,基于自主研發形成的大數據分析及預測模型、端到端全流程運營管理體系,為客戶提供精準的大數據分析、預測、運營支持及商業模式創新服務。和互聯網巨頭們紛紛涉足云計算一樣,樹根互聯可以看作是三一重工的對外技術開放,成為一個獨立的第三方云服務平臺,這在美國、德國不乏類似的案例。
國內有幾十萬家制造企業,其中97.4%為中小企業,在智能制造面前有著相似的困境。樹根互聯以云服務的形式為這些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看似瞄準了一個新的藍海市場,但這場從0到1的創業讓賀東東回到了每天工作12小時的“創業者”狀態,并且不停的招攬優秀人才。
在賀東東做客《騰訊云會客廳》的一期節目中,主持人曾佳欣問起創辦樹根互聯的挑戰,賀東東眼中的難點有兩個,一個是云計算基礎設施該怎么解決,另一個是工業大數據如何建模。
“樹根互聯和騰訊云合作成立了一個叫根云的平臺,首先做了物聯接入,有專門的團隊和解決方案實現機器的聯網數據采集,然后底層采用了騰訊云的IaaS和PaaS服務,借助騰訊的公有云的能力進行大數據的存儲和運算,再然后是工業特定的PaaS層,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而之所以選擇騰訊云作為合作對象,看重的是騰訊的技術底蘊、專業性和響應速度,在聯合研發過程中,騰訊的團隊能夠非常迅速的完成我們的需求。”在解決云計算基礎設施的問題上,樹根互聯沒有選擇自建,而是走了一條和騰訊云合作的路。
不同于傳統對大數據的理解,工業大數據的核心是機器數據,包括企業的生產數據、研發數據、客戶數據等等。一方面機器數據的量非常大,機器的數據采集可能是每秒鐘采集一次,甚至是毫秒級;另一方面工業大數據要求準確性很高,如果作為消費趨勢的分析,可能百分之七十的準確率已經能夠滿足需要,但工業大數據需要精確到99.9%,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干涉機器的運營。
在解決第二個問題的思路上,賀東東的觀點顯示出了其作為業內人士的專業性,“根云的定位是以機器為對象,我們要成為機器的專家,所以整個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就是怎么樣幫機器建模,基于機器的數據模型能夠把機器全生命周期的運營進行優化。”目前根云平臺的產品已經涵蓋智能設備、智能研發、智能制造、智能服務、預測性維護、租賃平臺、物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創新等八大服務。
中國有一句古語叫時勢造英雄,這句話用在樹根互聯身上似乎并不為過。2016年底的時候,樹根互聯做了一個簡單的上線發布會,采用的是節儉成本又比較流行的直播模式,盡管宣傳力度不大,也未曾投入任何廣告費用,仍然有很多企業主動上門咨詢合作,包括企業、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政府。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云計算的出現,三一重工多年累積的工業物聯網平臺很難開放給合作伙伴,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將呈現出兩極化的格局,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賀東東心中改變中國制造業現狀的理想也就無從落地。云計算被稱作互聯網時代的水煤電,在樹根互聯身上不難發現云計算的橋梁作用,在進行消費級市場革新的同時,云計算正助推工業向智能制造的驚險一躍。
最后,談到為何以“樹根”命名,賀東東的回答寄予了他對中國制造業的期望:國內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多是以小動物作為吉祥物或者Logo,我們也想從動物或植物中找到一個很好的意向,最終發現樹根和工業物聯網的理念很像,樹根深埋地下,吸收養分和水分,支撐參天大樹的成長,支撐整片茂密的森林。樹根互聯希望能夠幫助客戶采集機器、云的數據,幫助客戶做高質量的決策,支持工業企業更好、更快地成長,使中國的制造業像茂密的森林一樣,茁壯成長。
相關:工業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模式
一、互聯網時代下的中國工業企業
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中等收入陷阱風險積累、人口紅利衰減、國際經濟格局深刻調整,這一系列內因與外因都將對經濟發展態勢產生重要影響。
2016年被稱為“數字的一年”,在很多企業中,數字化業務創新成為一種“新常態”,企業通過專注于技術創新,不斷尋找出使業務模型轉型、降低經營成本的新技術,并且可以幫助他們創造競爭優勢和價值。
2016年里有幾個非常明顯的趨勢與特征:
第一個趨勢:智能機器不斷被應用;
第二個趨勢:更透明、更清晰地現場感知;
第三個趨勢:工業領域平臺趨勢明顯。
企業決策者將充分利用這三大趨勢所帶來的機遇,尋求幫助企業領導者找到解決數字業務發展的方法和道路,各種組織通過提供聯接新商業生態系統平臺,創造新的價值創造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