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離我們遠去,2017已然到來。新年伊始,一些咨詢機構對2016年各行各業的調查數據也一一披露。作為近幾年很火熱的話題,云計算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無論是市場,還是資本以及資源等,都不斷進入這個行業。
互聯網時代,市場變化不斷,消費者需求捉摸不透,企業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化被動為主動,適應當今社會。傳統市場以企業為主導,業務相對固定,變化性小,可以稱之為“B2C”。但是,互聯網連接更多的人,智能終端的普及讓消費者的需求可以得到積極滿足,企業也必須跟上消費者快節奏變化,可以簡稱為“C2B”,即消費者帶動企業業務的變化和轉向。因此,企業的傳統IT設施已經落后于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這讓云計算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通過出售自己的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可以隨時滿足企業的需求變化。這讓企業從IT設施及運維中解放出來,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云服務提供商專注于提供云服務,包括IaaS、PaaS和SaaS,或者其中一部分,效率高,成本低。從本質上說,云計算的出現還是源于企業分工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2016年云計算市場 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來自于Synergy Research 集團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的Q4季度,在六個關鍵的云服務和基礎設施細分市場,運營商和供應商的收入達到了1480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IaaS和PaaS服務的增長率位居首位,達到驚人的53%,其次是托管的私有云基礎設施服務為35%,企業SaaS服務則為34%。
2016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云服務的支出超過云基礎設施硬件和軟件的花費。這也表明,越來越多的云供應商開始注重云服務的提供。對企業而言,使用云計算,一整套的云服務解決方案將大大提高它們的信心。
此外,數據還顯示,云服務總體份額的增長速度是云基礎設施硬件和軟件的3倍。
市場格局未變 巨頭依舊主導云計算市場
在云計算市場,亞馬遜和谷歌可以說是“老人”了,它們在10年前開啟了云計算的第一步。當時,作為電商巨頭的亞馬遜為解決用戶網上購物,尤其是圣誕節前后的海量用戶,建設了龐大的IT基礎設施以應對挑戰。而平時,這些數據中心所擁有的計算、存儲等資源又空閑著,于是把空閑的計算資源向其他企業出售,成為云計算的開端。
事實上,經過10的耕耘,亞馬遜AWS已經成為全球云計算的領導者。同樣,在2016年市場領先者中最突出的公司亞馬遜/AWS、微軟、HPE、思科、IBM、Salesforce和戴爾EMC。
從2015年Q4季度到2016年Q3季度,花費在云基礎設施上的硬件和軟件費用超過650億美元,而私有云的花費則占據全部費用的一半以上,但是公有云的增長卻是最快。
據數據顯示,在IaaS和PaaS領域,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50%;在托管私有云領域,IBM和Rackspace擁有近35%的市場份額;在企業SaaS領域,微軟和Salesforce也占據著超過30%的市場份額。此外,公有云方面,思科和HPE的市場份額也有20%;私有云領域則是HPE和戴爾EMC占據5%的市場份額。
“2015年,云成為一種主流,而2016年,云開始占據許多IT細分市場”,Synergy Research 集團的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Jeremy Duke說。“現在采用云的主要障礙已經變成一種過去的事情,尤其是在公有云領域。云技術為技術供應商和云服務商帶來了巨大的收入,這將帶來許多年的強勁增長。”
形勢變化不斷 新的競爭者不斷涌現
目前來看,云計算市場的格局主要形態不會有很大變動,這源于暫時的一種穩定性。不管是亞馬遜AWS,還是微軟Azure,甚至IBM的私有云服務,它們都有許多優勢確保其地位不會動搖。首先,它們發展云計算的時間早,擁有多年的豐富經驗,服務意識強。其次,這些巨頭擁有雄厚的資金,頂尖的技術人才,以及源源不斷的大力投入。這讓它們的云服務產品能夠保持領先地位,并且快速迭代,適應市場變化。最后,“前期的優勢”也會變成一種優勢,形成一種“馬太效應”。
雖然,巨頭主導的地位不會很大變動,但是新的競爭者依然層出不窮,尤其是那些實力雄厚且位于第二階梯的云服務商。比如,中國的阿里巴巴(尤其在IaaS領域)和甲骨文(尤其在PaaS領域)。以阿里巴巴為例,作為國內發展云計算較早的廠商,阿里云依托阿里巴巴集團,無論是技術,還是人才、資金,都有集團資源進行強勁支持。有咨詢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國際云計算市場將形成“三A”格局——即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云。
再如甲骨文公司,雖然曾經不屑于“云計算”,但是如今卻成為云計算轉型的積極者。據甲骨文發布的2017財年Q2季度報告顯示,該季度甲骨文云服務總營收達到10.5億美元,增長62%,其中SaaS和PaaS收入為8.78億美元,獲得81%的增長。
寫在后話:
2017年,云計算市場還會繼續保持增長,巨頭既然在自己的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其中云生態和全球化布局將成為新的競爭方向,但是新的競爭者也會隨時改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