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已經成為IT發(fā)展的一個新常態(tài)。無論是何種機構(包括政府和企業(yè)),在談到自己的IT建設時,云計算基本上都擺在了第一位。
但在云計算領域里,一直有兩種觀點激烈交鋒。
一種觀點來自于公有云服務商,他們認為公有云將成為未來IT的統(tǒng)治者,幾乎所有機構的IT環(huán)境都可以,也都應該放到公有云上而無需自建。
另一種觀點則來自于有行業(yè)服務經驗的IT領導廠商,以及相關行業(yè)的大型機構,他們認為無論何時,私有云都是必備的,理想的狀態(tài)應該是私有云與公有云的有機結合,即混合云,而且私有云也將隨著行業(yè)變革,被賦予新的含義。
從我個人及新華三的視角來看,我堅定的認同后一種觀點,而且技術創(chuàng)新與科技發(fā)展所帶給社會的顛覆性影響,也讓后一種觀點更有說服力。
今天,我不想去重復公有、私有以及混合等云的概念,因為這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已經不再新鮮。
在2017開年這個時點,我更希望從技術趨勢以及與之相應的社會變遷之中,和大家共同探討云計算發(fā)展內在的客觀規(guī)律。之所以強調是客觀規(guī)律,是因為它將像物理定理那樣,不以個人意愿所左右地影響著IT發(fā)展。
從歷史中看未來
如果用一個核心的理念來形容云計算,我認為應該是"中心化"。
從一個標準的云計算模型中,我們能清晰看到這種架構——各種各樣的端(電腦、手機、平板、游戲機等),通過網絡與后方的云計算中心相聯(lián)。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階段與當前非常相像,那就是曾經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盛行的大型機(Mainframe),與之相聯(lián)的只是具有基本字符I/O能力的啞終端。當時,最著名的大型機廠商甚至宣稱,全球只需要5臺大型機就足夠了。
如果我們把5臺大型機換成5大公有云服務商,這論調和今天是何其的相似!
但到了70年代,小型機就開始大行其道。其原因在于,越來越多的機構需要IT,而大型機對于他們太過奢侈,并且無法通過共享服務輸出IT能力。
為此,越來越多的廠商開發(fā)出了更廉價的小型計算機。雖然一開始,與之配套的前端仍然是啞終端,但從80年代,PC異軍突起開始,前端設備就開始具有了完整的計算能力,而且功能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廣泛。
如今的智能手機的爆發(fā),也同樣如此。
梳理這一歷史,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信息的處理越來越走向前端。
在這一過程中,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縱向的,代表終端處理的綜合能力,包括性能、成本等整體因素。另一個是橫向的,代表終端的種類,或者說是對于人們工作與生活環(huán)境的覆蓋廣度,即用戶與場景的普及。
而且,信息走向前端的進程,一直在持續(xù),即使在公有云這種重新倡導宏觀"中心化"的IT理念出現(xiàn)后,仍是如此。
為什么會是這樣?
我認為,這是技術與社會發(fā)展相互影響的客觀規(guī)律使然。
其實,大型機所倡導的中心化處理原則,并非落伍且一直存在,尤其是中心化的數據管理與軟件部署,還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很多愿景的實現(xiàn),需要相關配套技術的突破與成熟。
比如,在大型機時代,沒有支撐其遠程交付IT服務的網絡,所以當IT需求開始大規(guī)模起步,也就讓"5臺大型機足夠"的言論成為笑談,各個機構也必須要擁有自己專有的IT基礎設施,才能支撐自己的業(yè)務發(fā)展。相對于以大型機為中心支撐起整個世界的理念,這可以說是"分散化"時代的宏觀開始,并延續(xù)至PC時代到達第一個頂峰。
與之對應的是,信息的處理越來越走向前端的歷史進程,結果并不是讓后端的服務器無事可干,反倒是帶來了更多IT應用與新的業(yè)務、商業(yè)模式(想想各類終端軟件)。
這也就是說,IT所帶來的數據和場景(行業(yè))應用是不斷增多的,傳統(tǒng)的中心化模式仍然存在,但進行計算的位置則分散了出來。
也因此,業(yè)界將PC時代定義為"服務器+端"模式,后臺仍然負責集中的數據與企業(yè)應用管理,PC則針對工作人員個體提升本地工作效率。
但漸漸的,人們發(fā)現(xiàn)在這種模式下,隨著應用數量增多與數據不斷積累,雖然邏輯上后臺是中心化的,但以相互獨立的(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分散)物理服務器/存儲構成的IT基礎設施,在成本、利用率、業(yè)務動態(tài)響應方面的表現(xiàn),已經越來越差。
為此,人們開始進行新的努力。隨著服務器、存儲虛擬與網絡虛擬化等IT技術的發(fā)展,機構自有的IT再次從資源整合的高度進入"中心化"時代,將后臺原本割裂的物理資源,整合為單一的資源池,逐漸演變?yōu)樗接性啤?/p>
而跨越機構界限的IT中心化,也以云的形態(tài)重新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這就是"公有云"——其以全新的IT服務形態(tài),打破了人們對IT中心化的傳統(tǒng)認知。這也讓人第一次覺得"全世界5臺大型機就夠用"的預言即將實現(xiàn)——各機構自身的中心化IT(私有云)都不需要了,如果愿意,全國及至全世界的IT需求,都可以用一個超大規(guī)模的公有云體系來承載。
但是,歷史規(guī)律告訴我們,這只是一個短暫的階段。
無論公有云的支持者愿不愿意,都要面對這個現(xiàn)實——隨著技術的突破,前臺互聯(lián)終端的能力不斷增強,類型也在迅速增多,并由此誕生出新的應用場景和信息處理需求。
隨之而來的,將是相對于公有云的大集中化,IT平臺的重心將進入第二個"分散化"時代。
這其中將有多個層級——組件、系統(tǒng)、機構,而從云的角度,我認為私有云仍將是這一輪 "分散化"進程中,比公有云最重要的中樞節(jié)點。
回顧IT的發(fā)展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分分合合"的客觀規(guī)律,而隨著IoT的發(fā)展,新的一輪分散化時代已經來臨,以大中心化為核心理念的公有云將難以應對。
為什么會這么說?
核心的關鍵在于,不可阻擋的IoT(物聯(lián)網)大潮已至。
各種物聯(lián)網配套技術的發(fā)展(無線通信、移動化CPU、GPU、FPGA等芯片技術),讓"信息處理越來越走向前端的進程",進入了橫向普及的高速發(fā)展期,即在第二個維度上迅速爆發(fā)——所物聯(lián)的事物包羅萬象:比如機械設備上的狀態(tài)傳感器、遍布城市的攝像頭、可穿戴的智能設備等等。
這些事物可以是消費類的,也可能是工業(yè)級的,并由此帶來了新的管理、業(yè)務與商業(yè)模式。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面對數以億級乃至百億級前端設備所產生海量數據,實時反應能力面臨嚴峻的考驗。
為此,一種新的在最前端進行實時信息處理的概念出現(xiàn)了,這就是如今異常火熱的Edge Computing,即 "前沿(邊緣)計算",或者說"霧計算"。
與傳統(tǒng)的中心化理念相比 ,顯然Edge Computing更符合未來發(fā)展的需求,而基于互聯(lián)網的公有云服務,則在及時應對分散化的能力與安全性上受到越來越大的制約。
第二個"分散化"時代里的云計算
從技術上講,云計算本身和實時處理并不沖突,但公有云的應用理念,是以規(guī)模化取勝——用超級的數據中心(或數據中心集群)來覆蓋盡量廣闊的地域,但不可能在每個城市,每個客戶的旁邊都建立一個數據中心。
比如在中國,AWS目前只有一個北京大區(qū),我們可以想象在哈爾濱或海口的AWS服務延遲,相對于北京的差距會有多大。
而在安全層面,IoT將原本很多機構內核心的物理環(huán)境、狀態(tài)都數字化了,對這類數據的處理(如關鍵生產設備的狀態(tài)、關鍵地區(qū)的影像等),安全性要求明顯更高,放在外部的公有云,也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再從數據量角度來看,對于傳統(tǒng)的普通應用,公有云有較強的綜合優(yōu)勢,但在應用場景不斷增多,需要海量數據實時處理的趨勢下,公有云應對起來將愈發(fā)捉襟見肘。
比如一輛自動駕駛汽車,以當前的水平,平均每行駛1.6公里就會產生10GB的數據(來自內部機械監(jiān)控、周身雷達與攝像頭等傳感器),如果以時速60公里計算,相當于每秒產生106MB的數據。而且,這個數據量將隨著車速、汽車數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必須要在汽車本地(即Edge端)處理。即使是外傳部分數據,進行次實時的響應處理,也因為時延等原因,不可能選擇非本地的云。
再比如,對于城市安防意義重大的街道攝像頭,對其拍攝視頻進行人像識別的速度,很可能就決定了抓捕重要逃犯的速度,而面對成千上萬的攝像頭,除了逐步讓它們本身具備Edge Computing的智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選擇高響應速度的云予以支撐,但首選絕不會是非本地的云服務。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工業(yè)4.0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生產系統(tǒng)的實時自動調節(jié)與控制(比如與外界實時溝通的CPS系統(tǒng))。
試想,一個擁有成千上萬制造設備的制造企業(yè),若把生產設施的實時精度調控、協(xié)同管理的處理,都交由外部的公有云,無論是安全性還是響應能力,顯然都不如放在本地的私有云上更讓人放心。
基于前沿(邊緣)的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多,如果再繞道于外部公有云,將事半功倍。(圖片來源:a16z.com)
其他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贅述。
當然,舉這些例子,并非是說公有云一無是處,恰恰相反,它的出現(xiàn)極大的促進了信息技術與社會發(fā)展的融合,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fā)展。但是,時代的進步也讓IT的需求永遠不會停留在某一階段,而更靠近前端的私有云,將在新階段里被賦予新的使命與含義,公有云的職責也將會發(fā)生改變。
云計算發(fā)展的"中庸之道"
在前面我提到了,相對于公有云的理念,IT平臺將重新回歸到"分散化"的狀態(tài),由底層至頂層可分為三個層級——組件、系統(tǒng)和機構。
其中,組件就相當于Edge Computing的前沿(邊緣)設備,系統(tǒng)就是針對某一場景的一組設備與方案的集成(主要由IoT網關來協(xié)同),而機構就相當于現(xiàn)有概念的私有云,是前兩者的頂層容器。
從某種角度上講,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很多概念是互通的(如資源的統(tǒng)一管理與動態(tài)交付),關鍵的區(qū)別在于限定的地理范圍與使用對象。而從應用本身來看,主要差異在于私有云提供了更靈活的場景化可定制能力、擁有更高的安全性與次實時的更快本地響應速度,能更好的與相關場景下的Edge Computing配合;公有云則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了標準化的基礎IT能力。
這些關鍵的差異,也決定了兩者的運營、業(yè)務與商業(yè)模式的差異。
但不管怎樣,用戶都將忠于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云,來應對"分散化"時代的到來。
而這種選擇,我認為越來越多的會是混合型的——以私有云更好的滿足本地業(yè)務響應能力與定制化、安全需求,借助公有云的規(guī)模化與低成本來獲得通用IT能力的補充,比如常規(guī)應用容量與非敏感數據存儲空間的動態(tài)擴展、以及針對業(yè)務邏輯優(yōu)化的機器學習等等。
因此,我始終認為,走"中庸路線"的混合云模式,將是最終的形態(tài),它無論在何時,都可以在中心化與分散化的兩極中找到最優(yōu)的平衡。
至于具體的平衡點在哪里,則仍然取決于技術發(fā)展的本身——90年代,奔騰處理器只有300萬個晶體管,而如今的手機處理器則擁有30多億個晶體管;90年代初幾百MB的硬盤已經是PC的頂級配置,如今手機的存儲空間已經達到256GB;90年代的56Kb的撥號上網速度就已經上人驚喜不已,如今的4G手機都能享受幾Mb/s的下載速度; 在成本方面,谷歌第一代無人駕駛汽車所使用的雷達模塊價格達75000美元,而現(xiàn)在已經降至不到500美元……毋庸置疑,這樣強烈的反差也終會在Edge Computing時代出現(xiàn),也將讓IT平臺的重點在"中心化"與"分散化"間漂移。
我堅信,永遠不會出現(xiàn)單極的狀態(tài),而新華三的使命與目標也就在于,以私有云為基點,以混合云為方向,時刻找準最佳云平衡點,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配合自身優(yōu)秀的大數據(提升管理與商業(yè)智能)、大互聯(lián)(包括IoT在內的全連接)與大安全(端到端的全局監(jiān)測與防護)的能力,為用戶提供領先的新IT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