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6年的云計算產業來說,一個標志性事件就是G20杭州峰會把數字經濟作為“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的四大行動之一。實際上,隨著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的飛速發展,當前以互聯網為融合平臺、數據資源為核心要素,信息技術對于數字經濟帶動作用越來越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毫無疑問,2017年的數字經濟將迎來大爆發。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于2016年9月首次發布的測算數據,2015年中國信息經濟總量達18.6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7.5%。而首個中國信息經濟指數IEI顯示,當前中國信息經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信息經濟增速顯著高于我國宏觀經濟景氣指數,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云計算和大數據是信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與推動力量,自從2006年以亞馬遜推出AWS和Hadoop誕生為標志,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已經走過了第一個十年。如今,云計算產業開始進入到了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即以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務能力為代表,并以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品牌時代。
數字經濟與消費升級帶來高服務品質的需求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何寶宏早在2016年1月就判斷云計算2.0時代將到來。當時他判斷,云計算市場的爭奪焦點開始從公有云市場轉向行業云市場,面向企業和行業的云服務正在興起,云計算市場格局將重建。當然,毋庸置疑,面向企業用戶的行業云,需要提升云服務的品質與保障。
進入2017年,云計算產業面臨數字經濟與消費升級帶來的雙重壓力。在消費升級方面,目前個人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預測2016-2030年間其年均實際增長率將保持在5.5%,在整體經濟中的份額將接近50%,中國個人消費在未來15年的增量將會比當前歐盟的消費總量還要高。
經濟學人智庫預計截至到2030年,中國將有近35%的人口(4.8億人)符合對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定義。經濟學人智庫特別強調,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消費者在考慮成本的同時會更重視產品與服務質量。
而隨著數字經濟的爆發式發展,云服務不僅將成為企業生產、運營和管理的基礎設施,也在間接為消費者提供最終可供消費的產品與服務。在一些行業,云服務甚至會直接成為企業最終產品與服務的一部分??上攵?,在企業與消費者雙重要求的大前提下,對云服務的需求已經從“無到有”階段,進入了精品化與品牌化階段。
以智慧城市為例,2016年11月底,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等292項國家標準,共提出惠民服務、精準治理、生態宜居、智能設施、信息資源、網絡安全、改革創新、市民體驗等8大指標,其中市民體驗占比高達20%,權重明顯大于其他各項,僅次于惠民服務。而國家質檢總局的介入就是一個顯明的信號,對信息服務質量的要求已經提上日程。
云服務基準全面升級
2016年12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了《云計算基準庫(第二版)》(V2.0)。V2.0版本是在該院2014年推出的V1.0版本之上,對云計算基準庫進行了升級。更新內容主要包括:擴展了云產品基準內容,新增加了針對云資源監控等內容;將云解決方案基準分成四級,其中增強級主要面向運維和運營能力;引領級則主要涉及智能化運維、跨云和審計性方面。
V2.0版本認為,云計算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技術服務模式的重大創新,對貫徹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具有重要意義。而V2.0版本對于云資源和云解決方案的監控、安全、運維等方面的增強,意味著從標準層面開始重視云服務的安全、穩定與可靠。
根據中國軟件網與海比研究的《2016中國安全可控信息技術應用狀況及最佳實踐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目前有65%的受訪企業表示沒有或者暫時沒有上云,這主要是對性能和安全的擔憂,分別占到受訪者的80%和70%。頻繁出現的云服務宕機事件和安全事故讓企業仍有顧慮,因為一旦企業的業務部署在了云端,由于云服務的性能或者安全性的不足給企業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
《報告》顯示,國內IaaS品牌的平均滿意度相對于國外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國外IaaS服務商起步早、綜合技術實力雄厚,再加上國內企業幫助其盡快實現本土化,使得他們在用戶口碑的較量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具體來看,國內IaaS服務商的滿意度分別是騰訊云9.5、華為云8.7、阿里云7.9、百度云7.7,國外IaaS服務商的滿意度分別是微軟Azure9.5、AWS9.1、谷歌云9.0(滿分10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騰訊相對在云計算領域的起步較晚,但由于是基于騰訊自身的技術優勢對外輸出,再加上海量用戶對騰訊應用日復一日的考驗,因此騰訊云的服務滿意度為最高。以社交起家的騰訊用戶遍布全球,目前騰訊每天能夠處理的平臺數據量已經超過35萬億條、約300億條的即時通訊消息、超過20億張圖片,為騰訊帶來了400P的基礎數據,基本可以覆蓋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社交到支付一應俱全。在此前提下,騰訊云將場景逐一還原,加上不斷調整和深入的機器學習,達到精品云服務的能力。
BAT領銜云服務品質升級
同樣是來自于海比研究的調查,在更看好的IaaS服務商的調查中BAT雄踞前三甲,其市場影響能力、技術力量、服務能力、資本優勢和發展勢頭均被企業用戶看好。
雖然企業對國內云服務品牌的看好率要高于國外,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國自主可控的政策以及國家大力扶持本土品牌,但實際上BAT三大家在云計算技術本身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2016年11月,騰訊云的數智分布式計算平臺奪得Sort Benchmark 全球排序競賽GraySort和MinuteSort兩項冠軍、創造了4項世界紀錄,同期阿里云以$1.44/TB的成績獲得CloudSort兩個子項的世界冠軍,打破了AWS在2014年創造并保持的紀錄4.51$/TB。
GraySort和MinuteSort是云計算的性能之爭,CloudSort被視為云計算的效率之爭,分別代表了騰訊云和阿里云在云計算和大數據的不同方向以及國際水平。雖然騰訊云在2016年的比賽中用98.8秒完成100TB的數據排序,打破阿里云2015年創造的329秒記錄,以及更早前百度的716秒紀錄,但這并不代表阿里云或百度云停止了進步。2016年,百度將原百度開放云正式更名為“百度云”,對旗下云計算品牌進行全面戰略升級,尤其是百度三大智能平臺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全面對外開放,直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2016年可以說是BAT三大家云服務商你追我趕的節奏。以人工智能為例,阿里云在2016年8月推出了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大腦“ET”,這是在2016年4月推出的阿里云人工智能小Ai的基礎上升級而來。2016年11月,百度無人車再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到了2016年12月,騰訊云也宣布推出7項AI服務,包括人臉檢測、五官定位、人臉比對與驗證、人臉檢索、圖片標簽、身份證OCR識別、名片OCR識別等。
海外市場是阿里云和騰訊云目前爭奪的另一個陣地。2016年11月21日,阿里云在迪拜宣布其位于歐洲、中東、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數據中心將于月內相繼開服。屆時,阿里云的計算節點將包括國內的6個數據中心以及香港、新加坡、美國東部、美國西部、日本、歐洲、中東和澳大利亞等共14個全球服務節點。而2016年12月9日,騰訊云也宣布本月內再開放11個海外服務節點,加上已有的國內5個數據中心,騰訊云一共擁有19個全球服務節點。
展望2017年,BAT三大家在云計算領域之爭還將繼續。對于企業和消費者來說,好處就是三大家在競爭的過程中,都會不斷提高自己的云服務品質,這無疑是促進數字經濟以及消費升級的利好因素??梢哉f,一個以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為核心的云計算品牌時代,即將到來。(文/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