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企業能夠出口的往往是紡織品、玩具等低端制造業產品;及至后來,中國制造逐漸崛起,在汽車、高鐵等領域,開始將產品出口至外海。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虛擬經濟領域,中國企業同樣沿襲了這樣一條道路。
互聯網剛剛興起時,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比拼的往往是復制海外互聯網模式的速度,誰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成功復制,誰就能在中國市場占得先機;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企業開始具備領導世界互聯網潮流的能力,國外互聯網企業開始尋求拷貝中國互聯網的先進模式。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互聯網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開始尋求“出海”:與其讓別人復制自己的模式,倒不如自己主動走出去,這樣一來,中國互聯網企業有望耕耘更大的全球互聯網市場。
在互聯網公司紛紛“出海”的同時,與互聯網技術相伴而生的云計算也正在順勢出海。只不過,與互聯網的“被迫”出海不同,在云計算領域,中國云計算廠商從一開始就是全球化布局,尋求直接參與全球競爭,而不是在國內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再出海。
事實上,相比較全球云計算市場而言,中國云計算市場反而競爭更加激烈。在中國,除了傳統IT廠商、運營商之外,BAT等互聯網巨頭已經加入到云計算市場的競爭中來,大大小小的新興云計算創新創業企業更是數不勝數,再加上眾多國際巨頭,盡管云計算應用在中國市場尚處在初級階段,但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
相比較而言,在更為廣闊的全球市場,除了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外,其余的云計算市場尚有很多的空白之處。應該說,在這一點上,云計算的出海幾乎是與互聯網的出海相伴而生:互聯網業務出海,相應的他們對于云服務的需求也會增加,這也帶動了云計算廠商的出海。
除了互聯網的出海之外,另外一個有利因素來自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全球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達到了“走出去”的水平,并在“走出去”之后得到了快速成長。這其中,制造業企業占到了多數。進入2015年以來,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迅速增加,海外的中資機構對于云計算等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應該說,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互聯網企業的出海以及中國云計算廠商的技術實力等等,是促成中國云計算廠商的三大要素。
如今,阿里云、騰訊云、華為等眾多中國云計算廠商已經開始了海外布局。11月21日,阿里云宣布其位于歐洲、中東、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數據中心將于月內相繼開服,阿里云在全球的服務節點增至14個;12月8日,騰訊云宣布將于本月內全面開放11個海外服務節點,加上騰訊云海外的3個數據中心、國內5個數據中心,騰訊云在全球的服務節點將增至19個。而華為多年來在全球化方面的經驗積累,以及在云計算技術方面的打磨,同樣也具備強大的全球競爭力。
盡管云計算的全球化與過去制造業的全球化所面臨的挑戰頗為相似,但如今的中國企業早已不是“吳下阿蒙”,對于全球化一無所知了。在云計算領域,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與微軟、亞馬遜AWS在全球競爭的能力;事實上這還只是一個開始,在承接云計算趨勢的人工智能領域,中國企業甚至有望在部分領域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者,到時候,出海已經不再是新鮮事,因為很多企業從一成立就已經是一家國際化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