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預測,到2020年“no-cloud policy”將像今天的“no internet policy”一樣罕見,混合云將成為云基礎設施的主流。盡管更多的公司向混合云遷移,但是混合基礎設施的創新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環境的改變需要對IT部門、操作流程以及一般程序進行重大修改。但是“割裂和替換”戰術,或者簡單地在任務中添加,幾乎都面臨失敗。
根據目前的情況,專家估計,混合云計算仍然需要兩到五年才能實現主流應用,目前只有15%的公司使用混合云環境。構建和管理混合云的主要障礙之一是缺乏資源。雖然混合基礎架構需要很少的物理服務器,但通常服務器的的數量比較多,這要求系統和IT管理員管理整個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網絡和存儲堆棧。
對尋求向混合云遷移的公司來說,另一個障礙是相關技術的復雜性。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的解決方案都提供不同級別的服務和功能,并將這些與現有的內部IT解決方案實現跨操作、安全性、存儲、網絡、服務器、應用程序團隊的持續協調。
除了需要額外的資源和對復雜技術的清晰理解,混合云基礎設施還要求公司實施專門為虛擬和云環境設計的集成數據中心管理系統。雖然這些技術可以幫助公司解決混合云計算的困難,但是自動化、管理和集成是解決混合基礎設施挑戰的真正關鍵。
不斷發展的虛擬數據中心為了避免混合云“分析癱瘓”的風險,并成功地將數據中心從其當前使用的虛擬化演變成包括混合云自動化功能和IT即服務(IT-as-a-service)能力,企業及其IT將需要以下5種能力:
資源優化:確保所有物理數據中心資源正確配置、高效使用并保持在最佳狀態至關重要,使用動態虛擬數據中心也很重要。確保你能夠通過了解增長和性能趨勢以及識別和優化超額或低配置資產、監控和管理環境中的配置,跟蹤更改并主動規劃基礎設施容量需求。生命周期管理:虛擬機(VM)和IT服務的壽命跨度從幾分鐘到幾年不等,它們本身就是移動的,因此你的生命周期管理流程需要考慮到這一點。例如,確保配置已批準和兼容的虛擬機。確保他們在環境中被管理和配置,并且在他們生命結束時釋放寶貴的資源以便利用。無論是內部私有云還是公有云,消費心態都需要從“所有權”轉向“租賃”。工作流和自動化:手動配置、維護和支持可能會隨著你環境中IT服務量的增加而迅速壓倒一切,因此實施自動化工作流程和策略驅動自動化以有效消除復雜性至關重要。IT成本和計費:由于私有云架構是基于“按需計算”的概念,因此實施chargeback模型至關重要,以確保這種彈性的好處不會被阻止。即便你的公司尚未準備好chargeback,showback模型也可以作為有效的成本和消費監控工具,因為他們可以實時計算和呈現服務成本。自助服務和服務目錄:這些功能是混合云的關鍵,通過提供按需請求IT服務,并跟蹤請求一直到虛擬機。此外,確保你的自助服務功能允許利益相關者獲取有關其虛擬/云資源的實時信息,但無需為管理團隊創建更多工作或底層管理系統,如AWS console或vCenter。集成是關鍵在采用混合云基礎設施的過程中,不同的管理和IT需求始終存在,因此企業常常傾向于用單獨的工具來逐一滿足這些需求。但是混合云管理功能不應該被視為是獨立的功能,因為它們之間有大量的交互。發現和報告功能注入到每個功能,例如,自助服務注入到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更改和配置管理。
集成云管理系統是構建并成功地長期維護混合云架構的第一步,因為每個管理能力都非常依賴于其他架構。集成云管理系統的另一個優勢是,它們通常包括每個管理中的現成的虛擬化和云最佳實踐,這些都是企業首次采用不同功能的物價之寶。
最重要的是,通過在混合云基礎設施中利用集成云自動化系統,企業可以立即獲得從單一窗口中查看其環境的所有維度的能力。他們能夠自動執行日常任務,實施和標準化可重復流程,識別故障和不一致,以及了解增長模式及其影響。更好的是,他們將能夠有效地確定擴展混合云環境的下一步優先級,以支持他們不斷增長的業務。
原文鏈接:https://www.sdxcentral.com/articles/contributed/accelerating-journey-agile-hybrid-cloud-infrastructure/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