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國人尼古拉斯卡爾出了一本書《IT不再重要》,并通過這本書提出了云計算的概念,他將云計算理解為一種自然資源,就像是水和電一樣,只要打開開關就可以自由使用。當時大部分人可能都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但是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可以自由調用的云計算平臺真的已經實現了。
當互聯網+順應政策的東風席卷神州大地的時候,最先迎風破浪的是各行業的領軍企業,他們憑著敏銳的感知力,抓住時代的機遇挑戰,勇于試水。
經濟新常態下,傳統企業轉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說起傳統企業轉型所面臨的挑戰,最主要的一個就是消費者C端的需求不斷變化,由于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企業需要生產方在A端進行改造,這是很關鍵的一個原則。而且也正是這個變化促使我們完成從OED到EDN的改革,我們是以客戶端的需求來進行改動的。”來自廣州比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大孟這樣詮釋了經濟常態下傳統企業所面的挑戰。
中國第一大自營電商——京東的銷售總監黃旭峰則表示,京東經歷了從實踐者到服務者的轉變,從最初在中關村買光盤,到抓住2003年非典風險下的機遇,實現了傳統IT公司轉型互聯網的過程。正是由于抓住了機遇,轉型成為電商,才有了今天的京東,所以固步自封的話,就意味著在于目前惡性化、產能過剩化的現狀競爭,傳統企業沒有轉型,就沒有未來。
未來唯一的不變就是一直在改變。近期備受關注的新華三集團,其高級銷售經理陳勇全介紹,“現在的新華三集團承擔了原有惠普業務的計算、網絡、存儲、私有云的資源,又承擔了現在的杭州華三的網絡、安全、無線等資源,所以對于新華三的變革來說就是我們從單一的解決方案,變成了全面成熟架構解決方案,可以為所有企業解決一站式的服務,從基礎端到私有云端,這就是我們的變革。而我們面對的機遇是在變革之后擁有雙品牌,既有國際品牌也有國內品牌,國際品牌是惠普,國內品牌是華商,既應對了企業,也應對了政府的要求。”
東莞本土的企業銀冠集團CIO張涌表示,銀冠集團最早接觸的主要是云應用,通過與攜程、百度糯米等企業的合作,使用他們的平臺做一些商務。而接下來銀冠集團也會逐步建立自己的一些平臺。
傳統企業轉型通常都會經歷一個陣痛期,但同時這也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來自永洪科技有限公司專家梁易則認為,不知現狀、不明原因和不可預測是傳統企業所面臨的三大難點,但同樣機遇也很大。傳統企業歷經多年發展,擁有龐大的數據,這恰恰就是企業內部最重要的資源和保障,而我們的機遇就在于如何將這些保障開發出來。”
云計算助力企業打造新經濟下的核心價值
在當下的數字經濟時代,對眾企業來說最大的財富是公司經營所積攢的數據。當公司規模日益壯大,那么我們積累和需要的數據也會越來越多。或許正是這些無處安放的數據促使了“云”的形成,才有了我們現在的云計算。
“云計算的核心是什么,是數據。正是由于數據龐大,才需要計算。那數據從哪里來,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生產加工到設計,到銷售,到用戶端,這每一條鏈里面每個環節都有很多數據。沒有足夠數據,就算給了你云平臺也沒辦法去用,又如何體現出價值。所以我覺得作為傳統企業,我建議先從數據的流程去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將企業經營過程中整個產業的上下游,整個市場里面所有的數據,通過什么方式搜集出來。當然搜集數據需要IT系統平臺支持,我相信技術絕對不是問題,但首先你要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和思維。”黃旭峰認為,“如果是消費品企業,我建議你從消費者開始入手,無論采用怎樣的模式和方法,如何抓住最終使用你產品的消費者,這是個很關鍵的數據,通過這個再逐步的往上到流通、物流、生產、設計環節,逆向追溯到產品的原始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鏈條的數據通過系統掌握到手中,這才是平臺的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幫助企業進行數據分析,提煉出來對企業生產經營更有好處的數據。”
而對于比朗來說,大數據和云計算概念的落地是分兩步來實現的,第一步是利用公司目前的系統,實現了數以千倍計的效率提升。以往兩個多小時的工作現在只需輕輕一點,就可以完成。第二步,比朗對系統做了一個協同功能,例如在美國完成的訂單,數據留在后臺數據庫里,通過對這些業務數據的分析進行另外的開發。
在底層的IT基礎項目搭建的過程中,談的最多的就是虛擬化、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這也是目前整個IT技術架構發展的一個方向。陳勇全提出:“新華三現在主要做的是虛擬化和私有云這方面的服務,從目前云計算的應用情況來看,有幾個問題厄待解決,一是孤島效應,二是孤島效應形成后,數據的形成是分級的,三就是安全問題。
現在傳統業務有孤島,而虛擬化解決的正是信息孤島的問題。那私有云的概念是什么,一是彈性資源,包括計算機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可以與企業的業務增長進行匹配,這點是傳統的企業架構無法達到的。當然云的彈性也是有限度的,重要級應用應該獨立出來。二是安全,在搭建私有云的平臺架構時應進行一體化考慮。所以企業在設計自己的IT架構時應該從整體考慮,而不是從單點的角度。最后是大數據的可視化,無論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其特點都是管理,將彈性資源可視化之后,做到利用率最大化,最終實現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
對此,銀冠集團張涌也表示:“IT的價值在于能不能給企業真正帶來效益,從銀冠自身來說,云的價值目前主要以應用為主,另外系統的整體流程是否合理順暢運行也是IT重要性的一個體現價值,隨著云概念的普及,系統作用不僅僅是正常運維就行,而是要推動其他部門發展,形成與其他部門互補、對等的關系。”
云計算是企業標配嗎?
可見,云計算已經走進實踐應用階段,并且給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業務價值。那么,當下云計算應用已經成為企業標配了嗎?
王大孟認為,評論當下云是不是企業標配是很難的,但如果是五年、十年之后,這個不用懷疑,一定是標配。“因為當下云的發展,主要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在移動完成70%-80%往日在PC端完成的工作,用戶對移動端的需求強烈刺激了云的發展。目前我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但當我們真正認識到的時候,云已經無處不在。”王大孟如是說,“云其實就是IT系統的升級,是一種技術的演變形式,核心還是為了滿足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需求而已。”
新華三的陳勇全則這樣認為:“如果未來企業業務是偏向互聯網,而且是必須通過互聯網與用戶接觸,那一定會用到混合云。如果企業是業務類的,互聯網介入較少,那更多應用的是私有云,甚至業務底層的IT資源會更加傳統。而現在的互聯網企業幾乎沒有自己的IT平臺,在最初的時候就已經把所有資源放到公有云上面去了,因為他要快速搭建平臺使業務系統產生價值,所以,我覺得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業務來決定云計算到底要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
無論當下云計算是不是企業的標配,我們不能否認云計算確實對企業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它讓原本一潭死水的科技圈重新煥發生機,拉近了企業和用戶之間的距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與云時代不期而遇,我們只需做好實踐至上,理念先行,未來就在我們轉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