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7日舉行的華云數據云產品發布會上,OpenStack又成了一個焦點話題。雖然華云數據也在基于OpenStack進行產品開發,不過華云數據認為,OpenStack并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已。用戶千萬不要迷信OpenStack。
現在該給炙手可熱的OpenStack潑點冷水了?
從2010年誕生到現在短短5年多時間,OpenStack如旋風般風靡全球,已成為僅次于Linux的全球第二大活躍開源社區。OpenStack在企業的生產系統中部署的比例與日俱增,已從2015年5月的49%增長到同年10月的60%。亞洲也成為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OpenStack市場,而北京是全球擁有OpenStack工程師最多的城市。無論是從知名度、影響力,還是從廠商的參與度、支持度來衡量,OpenStack都是當前最火的開源云社區,也是最受關注的云平臺管理框架。
就在OpenStack大踏步進入企業級市場的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吐槽”的聲音。2015年1月,一篇題為《談談我們把4個月的工作量扔進垃圾堆的經驗,或者應該說這是OpenStack的失敗案例》的文章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文章中主要談了Packet公司在部署OpenStack的三個重要組件——Nova、Ironic驅動和Neutron時遇到的一些挫折。除此之外,還有某些已經部署了OpenStack的大企業,也流露出對OpenStack的不滿情緒。雖然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并沒有影響人們對OpenStack的瘋狂追逐,但是有越來越多像華云數據這樣的廠商開始冷靜審視和對待OpenStack。
不可否認,OpenStack作為一個開源的云平臺管理框架,其設計初衷是好的,希望簡化云的管理與運維。實踐證明,在面對開發者或科研院校的小規模應用環境中,OpenStack確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是,不具備較強自主開發能力和運維經驗的企業,如果想大規模部署OpenStack,可能還會面臨一些障礙。
從技術的角度講,OpenStack還缺乏完整性,不能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保障,與一個真正成熟的企業級解決方案相比,其穩定性、可擴展性等還要持續完善。現在,一些企業級用戶抱怨在部署OpenStack的某些功能模塊時遇到了一些技術難題,比如擴展性不好,需要大量手工操作等。在企業級應用中,OpenStack還需要更多時間來磨練。
現在,不僅一些國際大廠商以支持OpenStack為榮,圍繞OpenStack涌現出的大量創業公司也像助推器一樣,激發了企業用戶對OpenStack的熱情。基于OpenStack開發的解決方案越來越豐富,OpenStack的生態圈不斷壯大,這對促進OpenStack在企業中落地十分有效。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業內確實出現了對OpenStack的盲目追逐。有些企業還沒有對自身的需求進行仔細研究,就著急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大規模部署OpenStack。現在,OpenStack主要被用于私有云建設,而有人就偏偏要將OpenStack用于公有云。目前,全球知名的公有云,比如AWS、Windows Azure、阿里云等,采用的都是自己研發的云平臺,大規模采用OpenStack的全球最知名的公有云似乎只有HP Cloud。不過,惠普已經明確表示退出公有云市場。
除了技術因素以外,也有人對OpenStack基金會提出了質疑。OpenStack的主要成功因素之一就是生態圈的建立與壯大。許多全球知名的IT廠商都是OpenStack基金會的成員。一年兩次的OpenStack峰會也成了各成員廠商展示自己的最好舞臺。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有人認為,OpenStack基金會正慢慢演變成各大廠商博弈的平臺,廠商之間的利益之爭甚囂塵上。華為2013年第一次申請OpenStack基金會的金牌會員席位,輕而易舉地獲得。華為對OpenStack熱情極高,并且大量投入,對OpenStack開源社區的積極貢獻也得到了OpenStack的官方認可。不過,此后華為再接再厲,繼續申請OpenStack基金會的白金會員,最終鎩羽而歸。那個空出的白金會員席位最終被一家國際大廠獲得。
OpenStack是一個開源平臺,不被廠商綁定本來是OpenStack的一大優勢。但是,目前OpenStack可下載的廠商定制版本有幾十個。用戶根本不知道如何進行選擇,就更不要說將不同的版本進行組合、優化和遷移了。
OpenStack是用戶構建開放的云平臺的一個選擇,但不會是全部。OpenStack本身還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之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嘗試性地部署并檢驗OpenStack的成熟度、完整性和可用性,但千萬不要盲目跟從,以免招致災難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