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介入了財富創造的過程,實現從IT到DT(從信息技術到數據技術)的升級。日前,國內首個聚焦于數據經濟領域的研究中心在阿里研究院成立,同時發布的《云計算開啟信息經濟2.0》報告指出,云計算將會推動技術發展從傳統的“計算機+軟件”范式向“云計算+數據”范式轉型,提升互聯網創新效率高達300%。
云計算成企業創新“溫床”
去年6月才剛剛成立的互聯網租房團隊愛屋吉屋,短短一年就成了一家“大公司”—公司員工達到7000人,四個月做到上海整租房市場份額前列,到今年5月已完成D輪融資1.2億元。按照以前的“公司成長記”,“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對于互聯網公司的服務器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愛屋吉屋卻成功繞過這道門檻。“從創業一開始我們就選擇了云,不僅減輕了人力和物力上的投入壓力,更為業務快速發展提供了支撐。”創始人鄧薇坦言,云計算就像一個杠桿,撬起了互聯網的創新發展。云計算服務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大企業在計算能力上的壟斷,正成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溫床”。“云計算服務能夠讓中小企業解除在IT設備和軟件上大量投資的制約,以低成本享用計算服務,因此可以通過信息系統改善經營管理、加強與合作伙伴的關系、及時獲取市場需求信息,同大企業開展更為公平的競爭。”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認為,在云計算的協助下,即使員工數量很少、資源儲備并不豐富的小企業也可能異軍突起,成為巨富企業。
報告指出,云計算服務的資源彈性伸縮、快速調整、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特質,幫助互聯網創新企業解決“重資產”的難題,云計算相對于傳統IT平臺,將會提升互聯網創新效率高達300%。
“數據的沉淀、開放、分享與加速流動,將為經濟和社會各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高紅冰表示,據阿里數據經濟研究中心的初步測算,得益于互聯網創新效率的提升,云計算帶動的創新在今年將為中國帶來1900億元的新增收入,產生近500萬個工作崗位。
82%的新應用跑在“云上”
我國云計算應用落地在加速,從以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游戲等中小企業用戶用云為主,發展到傳統大中型企業上云加速,金融、政府、能源、交通、制造等行業用戶紛紛著手采購云計算服務。報告指出,2015年,82%的新應用都將運行在云計算平臺上;而到2020年,云計算投資將占到所有IT投資的27%。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地方政府部門也已啟動探索云端政務。僅以阿里云計算為例,目前全國引入阿里云計算的省份和直轄市已達12個。今年年初,12306網站也已將車票查詢業務放到云上,平穩度過了春運購票高峰。
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迫切要求傳統產業加快轉型的步伐。報告指出,云計算有利于加速傳統產業升級。互聯網正在從面向消費者的“消費互聯網”,向面向生產領域的“產業互聯網”加速轉變,轉型背后是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分析、交換的高水平運作,只有云計算服務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密切配合,才能實現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