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安全考慮,去IOE、國產化,科技發展趨勢:廉價x86架構開源免費軟件替代昂貴的商用軟硬件。整個云計算市場潛在規模巨大,正在快速發展的初期,趨勢和前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2017年公有云市場(含混合云的公有云部分)規模能到百億RMB,企業和政府需求是互聯網的10倍。政務云需求由政府力量驅動,企業需求由市場和科技驅動,互聯網需求都不用怎么驅動、會主動擁抱。
機會:平臺型活,產品型死
首先我們要闡明市場上那么多賣云主機的,哪些才是我們要討論的公有云,業內大牛沙克老師提到過云計算5大特征,如果一個都不具備,那就是賣虛擬機的,不算。本文討論的公有云主要包含互聯網公司、創業型公司、華為聯想之類廠商、CDN廠商。
做技術的都知道,云計算本身并不是一種新技術,而是把很多運維技術結合起來做成一個整體的平臺,只能算是一種新的業務模式。運維技術大概經歷了5個時代:手工時代、腳本時代、工具小平臺時代、自動化大平臺時代、云平臺時代,未來也許是虛擬機器人時代。大多數中小互聯網公司及大部分企業都還處于前3個時代,技術水平和思維跟不上,云平臺一些新技術和理念還接受不了,先進的東西往往最后妥協成一個四不像?,F實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互聯網用戶還是把云主機當物理機來用,8核32G配置,獨立外網ip,原有運維流程和腳本最好絲毫不變,企業用戶就更不用說了。
簡單來說,一方面,公有云在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還沒有獲得用戶信任,另一方面,一些理念又太超前,用戶接受不了。先獲取信任,再來說服用戶接受。
企業市場,華為、聯想們有天然優勢,如果能補上互聯網平臺運營的短板,將切得最大塊蛋糕,互聯網公司從來都不擅長做企業市場,打法完全不一樣。
目前公有云分為3類:產品型、平臺型、生態型,未來產品型將沒有競爭力。創業型公司2年內只能是產品型,要盡快往平臺型轉。如360、通聯數據,都屬于平臺型,現在跟進也不算晚。
事實上,創業大門已經關閉
技術上,越往后越有優勢,所以偏技術思維的容易產生錯覺:我要是現在創業,十幾個人幾個月就能做出一個比市場上所有平臺都好的公有云,成功概率豈不大大的!?真的是這樣嗎?
先說自主研發技術,周期太長,肯定來不及了,開源架構基本就是openstack了,有些問題反正前期規模沒到所以還不是問題,有些還真就是問題,業內對openstack公有云都尚存疑慮、信心不足,用戶又怎么敢用?中心化下,網絡節點的單點瓶頸、消息隊列的性能瓶頸、LB(HAProxy)的性能瓶頸、分布式塊存儲的穩定性等等,上規模后都是大問題。詳細的“技術分析”見后面第五節。運維這個領域永遠都是謹慎、穩重第一,獲取用戶的信任之前,你能吸引到的最大用戶群也就是不很看重穩定性的個人用戶和創業群體,商業公司沒人敢冒這個險。
再難有大的創新
再說市場層面,青云之后,再難有大的創新,IaaS的創業門檻一下就提高了很多,甚至可以說大門都快關上了。沒有先入優勢,也沒有重大創新,只是微創新、好一點,市場是不會給你創業機會的。
所以我認為在2013年底創業大門就已經關閉了,對應2014年上半年要發布產品,因為2013年底2014年初公有云行業有幾個重大變化:青云立足、金山云發布、騰訊云對外發布、阿里云成為核心戰略獲得全力支持。
真想創業該考慮PaaS行業,或給IaaS用戶提供服務,比如深圳有一家叫“多備份”,由于本文只說IaaS就不展開了。
創業公司大忌:完全模仿。正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技術上的差別用戶看不見、也不關心,把握準IT行業、運維技術發展的趨勢,在技術保障的基礎上,產品、商業模式上必須要有重大創新,能真正解決用戶關心的一些問題,至少要有一個明顯的創新和優勢能打動用戶,憑此打造切入點。在產品、商業模式、界面等用戶看得見的地方全面模仿,無異于替別人宣傳了。
扛大旗:openstack的故事好講
openstack正在快速成熟,再有2個版本就差不多了,出于利益會員們都想推廣自己的plugin,但各方角力下,誰也別想當主角,小廠力單勢薄,有能力的沒意愿,有意愿的沒能力,導致開源免費的產品進展緩慢,現實中,大廠還是在openstack下集成自己的硬/軟件,小廠只能湊合著用尚不成熟的免費產品,也有少數具備技術實力的,對openstack做些二次開發、不成熟的模塊替換掉或改架構。
openstack原生態架構下的免費實現方式,做公有云還是不行。扛openstack大旗講故事、拉投資,獲得技術圈內叫好,都沒問題,但要拿出來商用做公有云,目前還差很多。目前成功的案例都是做了二次開發,或用了硬件。
openstack做私有云很成熟了,因為對存儲和網絡要求沒那么高,業務也單一,分布式搞不定用本地也行,網絡大二層搞定,網絡節點就管理個ip、還只是內網,外面獨立搭建一套lvs負責外網的負載均衡、端口轉發及nat,沒有性能瓶頸,單個集群規模也大不了,涉及到的技術在BAT之類公司里都有很成熟的經驗和方案,關鍵是自己的業務熟悉,滿足需求,又把老板關心的成本降下來了,就ok啦,甚至有家公有云都是這么實現的。
LB:主要談四層。分lvs和HAProxy兩種,BAT之類技術實力雄厚,而且有現成的方案,都是用lvs fullnat,真實ip也很好的解決了(不是vm內打linux內核補丁,在ovs層面解決),用萬兆網卡可以抗巨量的pps,技術上的優勢就不贅言了,我想提的是它帶來的巨大的成本優勢,以別人1/10的價格,還能做到更高的毛利率。HAProxy相比而言,轉發性能先打個7折,抗壓能力又差一個數量級,創業公司技術和人力有限,只能選這個容易實現的,小規模也湊合能用,HAProxy具體的實現方式大概有2種,1是中心化,一臺物理機上配一堆實例,2是直接給一個獨立的低配置vm,安裝HAProxy。
LB/RDS/Cache:這類PaaS產品,能充分體現大公司的技術優勢。不要看宣傳,測下產品就能感覺出明顯的差距,最簡單表面比較下產品方式和價格也能看出。
SDN:VPC如今已是標配,尤其是混合云已成為企業首選?,F階段,功能比性能更重要。
CDN:技術不是核心,資源和服務是關鍵,BAT們目前和CDN廠商還是有一定差距,創業型公司還是找CDN廠商合作吧。
SLA:做運維的都知道,只要有運營商冗余和全局負載均衡,99.99%的服務可用性是互聯網標準,沒有的話,降到99.95%,做不到的話,都不合格,不管是運維水平還是業務系統的原因。數據可靠性,6個9遲早丟數據,10個9理論上足夠安全,但尚需時間考驗,重要數據還是要在自己的數據中心或跨服務商做個備份。
另外想特別提一下傳統運維的趨勢:網絡、IDC、系統、安全等運維職位將大減,尤其中小公司里這類職位將消失,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要早做打算,去大公司,或干脆去做云計算。op受影響較小(個別職位影響大,比如dba),主要是工作方式會改變,要學會基于云平臺開展業務運維工作,如何用好云平臺的產品,會對運維開發有較高要求。
CDN:BAT一來,立刻洗牌
某公有云,從CDN廠商按帶寬計費20塊/M采購進來,再按流量計費賣給用戶,價格基本合采購成本的1.8倍,不算復用毛利率都已經近50%了,就是個中介、開發量很小,毛利率等于凈利率;
再說說復用率,90%以上的業務,按帶寬計費的,復用率很低,移動互聯網下的app更新業務,基本都走按流量計費,這類業務復用率很高,所以總體復用率決定于用戶群體的結構/業務性質,保守估計這家在1:(1.5~2),按150G帶寬采購量來算,初略估算年賺超過6000W。不是暴利是什么?有人問,20塊怎么可能,一線CDN廠商報價都是40塊以上。100多G的量(有些二線CDN的總帶寬也不過如此),這就是談判籌碼!很諷刺吧,辛辛苦苦做技術含量高的云平臺,就是遲遲不賺錢,突然發現CDN舒舒服服賺大錢。
另外,如果沒有CDN業務,也會給BGP帶寬帶來更多壓力,而這塊又是賣的越多虧的越大,所以有一定規模后,CDN業務很關鍵,只要有10個G,就能和CDN廠商談,然后盡量把用戶從BGP引導到CDN。補充CDN業務后,業務范圍都擴大了,主機托管這類IDC的活都能做,圈用戶賣CDN賺錢。這就是大平臺的好處。
大廠已經自建CDN,BAT都開始往外賣了,用不了幾年,大廠在技術、資源、服務、價格優勢上會全面超越CDN廠商。以流量大戶:視頻為例,一大半屬于BAT陣營,剩下有點規模的也都有自建CDN。最近微博把30%流量切到了阿里云CDN,這就是一個重要標志。小用戶CDN廠商以前又看不上,現在想看上也遲了,都被云平臺圈走了。為什么CDN廠商現在還沒有危機感呢,主要是整個互聯網大發展的趨勢下,CDN的市場增量很大,幾年內各家的絕對值還是增長的,但相對的市場占比肯定是不斷縮小。
而且以BAT的巨無霸體量,一旦撲進這個CDN這個行業,相當于鯊魚進入池塘,CDN第一名的年盈利才5億RMB,一旦正面競爭如何抵擋?有可能1年內阿里云CDN就到第一,CDN行業要洗牌了。未來某種程度上CDN只是公有云的一項服務。
CDN廠商的地位被弱化是必然的,如何升級轉型得以保持一定的行業地位,避免淪為云計算時代產業鏈末端、給云平臺打工賺辛苦錢。CDN一直以來都是以資源和銷售為核心,技術和人才基本排在最后,靠關系和變相壟斷舒舒服服賺錢慣了,而云計算是以技術和人才為核心的,要升級轉型太難了。2條路:1、成立1個獨立于原有管理體制外的子公司;2、直接收購1家互補的創業型公司,導入資源和用戶,花幾個億都值,股票1個漲停板就全回來了,更大的意義請參見百度收購91助手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