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反腐工作的不斷深入,科技也與之密切地發生了互動,產生了不少積極的作用。比如,目前,通過互聯網、手機APP等手段反腐在河北、山東、浙江等多地紀檢部門使用。
五一假期期間,河北省衡水市紀委監察局發起“‘四風’現象隨手拍”活動,邀請公眾用手機、相機隨手拍攝身邊“四風”現象,通過網站、微信等載體向市紀委舉報。還有手機APP,秦皇島已有2萬多名手機用戶下載使用該軟件,紀檢部門已收到300多件涉及“四風”問題的投訴舉報,辦結200余件,30余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另外,不少政府官微不斷更新與完善,也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問題的便捷渠道。
可見科技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手段,在我國地方的反腐工作中已經發揮了明顯的作用。在問責制與一些行政程序仍待完善與透明化的條件下,反腐工作正乘著科技的東風不斷邁進。
科技手段反腐立竿見影,它是我們這個特定時期的一種產物。但是,反腐的目的并不完全只是打掉一些“老虎”與“蒼蠅”,必要的“破”是為了更好的“立”,這就是制度完善。未來制度反腐才是終點,具有剛性的制度才能在日常更好地起到約束作用。
在“立”的過程中,科技還可以有更大的力量。不應該將其理解為狹義的通過網絡舉報一些腐敗行為或是官員的不當行為。科技手段可以被更廣泛地應用到行政效率評估中。其實,不少與民眾較為密切的事務性的職能部門,完全可以參照企業的運作來提高其行政效率,正如美國學者戴維·奧斯本的著作《改革政府》所指出的,政府不應當成為一個龐大的低效率機構,政府完全可以更新思維,通過借鑒企業家精神和自由市場的力量,來實現政府改革。這本書在上世紀末的影響很大,當時主要指的是參考企業的那些先進的管理制度,現時,我們當然可以將這種思維的更新,擴展到對科技的積極應用。一些地方開始采用高科技的刷臉門禁制度,一些辦事大廳也建立了電子化的服務評價制度。
技術在不斷滲入人們的各個方面,而政府善用這些方式,不僅利于反腐,也通過科技手段完善了相關制度。更重要的,這種善用科技的做法,還拉近了政府部門與群眾的距離。這是一種創新的官民互動,本質依然是群眾路線,只不過在新的時代呈現出了新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