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或手機APP,動動手指,圖片上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食就可以送到餐桌。“鼠標加車輪”的O2O訂餐模式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白領和學生族的青睞。但是,這些“高大上”的美食果真如屏幕上看上去那般光鮮嗎?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在微信圈和“餓了么”“美團”等網絡訂餐平臺好評如潮的“美食店”,卻是無證無照、污水橫流、油污滿地的“蒼蠅館子”。(詳見本報今日AⅡ13版)
動動鼠標,外賣就來了,這就是傳說中備受年輕人青睞的互聯網APP餐飲。時尚從不缺少追隨者,近年來,在線訂餐服務悄然興起、市場火爆。但是追隨時尚是有代價的,那些刺激味蕾的線上“美食”,其實來自線下的“蒼蠅館子”,看過廚房現場的人恐怕再無食欲。更令人無奈的是,消費者根本不可能發現網絡“美食”背后的黑幕,監督無從談起。
網上的“高大上”緣何成了線下的“黑作坊”?原因顯而易見:在線訂餐市場的無序擴張、網絡平臺的放任縱容、政府部門監管乏力等多種原因堆積在一起,使部分餐飲O2O平臺已淪為食品黑作坊滋生的溫床。盡管網絡點餐平臺的食品安全漏洞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但“舌尖上的外賣”依舊令人無法樂觀。顯然,整治APP餐飲黑幕需要各負其責、多管齊下。
不管網絡上如何吆喝,黑心店最終落地還是有實體的,因此,政府監管部門應提升監管手段、填補監管盲區,提高處罰力度,建立和完善信用體系、黑名單制度,增加運營過程中的違法成本,讓食品黑作坊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只要食品安全出了問題,監管自然難逃其咎。
除了監管問題,在線點餐平臺在無序擴張中存在的審核漏洞更應該填補。由于在線訂餐市場擴充速度過快,導致許多平臺商只顧搶市場,忽略了對加入平臺餐飲店的審核,致使大量無證無照的黑作坊死灰復燃。報道稱,為了提高覆蓋率,不少平臺商對食品經營戶的證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謂的“審核”只是把菜單帶回去掛到網站上,這無疑是對違法犯罪活動的默許和縱容。
保障食品安全,網絡平臺商責無旁貸。平臺商提供的是餐飲中介服務,理所當然要遵守食品安全法,盡到審核的義務,監管好餐館來源,做好對營業執照和資格的審核工作,一旦消費者在訂餐平臺消費出現問題,必須承擔責任。類似對食品經營戶證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做法,必須嚴懲。監管部門應該把查處黑作坊和查處為這些黑作坊提供生存空間的平臺都列入日常工作范圍。
網絡點餐是新興服務,市場前景廣闊,但是如果漠視食品安全漏洞、放任違法犯罪行為,無疑是自掘墳墓的蠢行。因此,網絡點餐平臺應拿出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和行動,對食品安全漏洞零容忍,向一切黑作坊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