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今年即將結束之際,有更多跡象表明明年采用云計算技術的企業將快速增加。今年,企業對云計算的理解、接受和信任達到了一個里程碑,對云計算的態度由FUD(擔憂、不確定和懷疑)轉向對投資回報的嚴格審查。一旦企業將應用,甚至整個數據中心都轉向云計算技術,IT巨頭業績將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客戶利用云計算服務取代自己的硬件和數據中心,科技巨頭財務業績將受到重大影響。
對云計算調整增長的預測并不鮮見。例如,市場研究公司IDC最近預測,云計算市場將由今年的5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37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2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79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2%。其中SaaS(軟件即服務)占到約三分之二,但IDC預測,基礎架構服務的增速更高:從今年的不足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2億元)增長至4年后的約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3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0%。市場研究公司IHS預測,未來3年企業在云計算基礎架構和服務方面的支出將增長35%。
云計算增長意味著IT巨頭很受傷
惠普剛剛發布和第四財季業績就表明了云計算對傳統IT巨頭的影響。惠普企業集團營收下滑4%,企業軟件集團表現更糟糕,營收降低了7%。惠普的同行——IBM、甲骨文甚至思科也沒有能避開云計算的影響。即使惠普通過更強大的云計算產品增長了服務業務營收,也無法彌補硬件業務受到的影響,因為云服務業務的利潤率通常相當低?;萜掌髽I集團利潤率為15%,服務業務利潤率略低于7%。換句話說,惠普硬件業務每損失1美元營收,服務業務就需要增加逾2美元營收,才能保證利潤不受影響。云計算顛覆的不僅僅是成熟的商業模式,還蠶食大牌IT軟、硬件廠商的利潤。
云計算正在改變基礎架構采購模式,因為亞馬遜、Azure、Facebook和谷歌等服務性巨頭設計、裝備數據中心的方式不同于企業IT部門。大多數企業IT部門向一家知名硬件廠商——例如惠普采購硬件產品,增加價格談判的砝碼、降低員工培訓費用、提高效率。相比之下,云服務廠商更多地直接向亞洲制造商采購沒有品牌的系統,減少了中間環節。
今年,企業對云計算的使用不再局限于非關鍵的測試/開發系統,而涉及IT業務的核心部分。越來越多的公司把整個IT業務遷移到AWS和Salesforce.com上。
影響云計算普及的因素可能不是需求,而是掌握云計算整合和管理技能的專業人才的短缺。
由于面臨來自管理高層和股東提高效率,客戶要求提供更多功能、提高方便性的壓力,企業對云計算技術的抵制在快速土崩瓦解,其結果是,明年采用云計算技術的企業將達到空前的數量。云計算普及如此迅速,傳統IT廠商明年可能還無法理解這對它們業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