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正在北京如火如荼地展開,活動期間,金融、電信、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網絡安全廣受關注,而在云服務大行其道的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應用到了云計算服務,并切身體會到了云服務所帶來的便捷性。這樣一來,也給以BATH(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云數據)等為代表的國內云計算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它們必須確保為用戶提供相關的信息安全保護措施,更重要的是,它們同樣還要提升其業務連續性能力,以確保服務不中斷。
事實上,在保障信息安全上,不管是國際巨頭還是BATH等本土企業,都是下足了功夫。阿里云基于10年積累的攻防技術研發了云盾,提供基于云端的 DDOS防護,主機入侵防護,安全體檢,數據庫防火墻等一整套云安全服務;騰訊云獲得了英國標準協會頒發的ISO 27001:2013認證證書,這也是對騰訊云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肯定;百度云則傾力打造了百度一站式網站安全加速平臺,該平臺可以為站長提供網站加速、安全防護和搜索引擎優化三大服務;華云數據則向用戶提供其安全增值服務,以幫助用戶有效抵御惡意攻擊。
但在服務的穩定性上,在即將過去的11月份,多家主流云服務提供商都出現了服務中斷問題。最近的一次是大批微軟客戶遭遇大范圍Azure服務中斷問題,對此,微軟解釋,主要是由于性能更新導致。當時美國、歐洲和部分亞洲地區Azure服務中斷,但Azure服務健康儀表控制板卻顯示一切平穩運行。對此,微軟Azure團隊向用戶發表致歉公開信,并表示團隊會積極主動地為受影響的客戶提供SLA協議賠償。微軟的云服務尚且如此,國內云計算的代表企業 BATH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11月13日,阿里云因光纜受損突發網絡故障,不少接用阿里云服務器的P2P網貸平臺無法打開網頁,這對于剛剛支撐了雙十一海量交易的阿里云來說,無疑是一次新的考驗。而11月2日,騰訊云上海、廣州兩地服務器出現故障,導致使用該服務器的用戶出現無法正常登錄、連接不穩定等現象,故障持續約兩小時,致部分用戶遭受損失。
可見,即便是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云服務巨頭依然沒辦法避免零故障。如今,云服務已經開始顯現出其在運行效率、運營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但云服務賴以維持下去的基礎當然是企業和用戶的信任,好口碑需要數年良好的服務質量來維系,但也有可能毀于一旦。對此,微軟也好,BATH也罷,都需要勤練內功,努力提升云服務的安全和穩定性。
為了打造穩定易用的產品體驗,阿里云首先建立更有效的客戶溝通渠道,深入理解客戶的需求和產品的問題;其次是解決基礎產品的穩定性、性能和關鍵需求,尤其針對ECS、RDS、OSS、SLB是開發者最依賴的四大件要持續優化和改進;最后是想方設法為開發者提供更加完整的開發體驗,例如:文檔準確性、API/SDK完整性、控制臺體驗等等。百度云加速則著重為用戶提供加速、安全及優化服務,保障應用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與搜索引擎的友好;騰訊云在云服務的可靠性所不懈追求的服務目標是“永不掉線”,確保云服務的穩定性也是騰訊云技術與運營團隊花費最大精力的地方,包括設備與網絡容災、安全攻擊的防護等措施,都是為了確保穩定的服務。
而作為專業云計算廠商,華云數據專注于研發與運營商用云計算基礎設施,在確保用戶數據安全方面,華云數據設置了云服務器的軟安全防護層,以及多層級安全防護等增值服務;同時,華云數據提供的入侵檢測服務將向客戶提供包括軟硬件租賃,設備配置和軟件升級等日常管理服務在內的全面的解決方案;此外,華云數據還針對關鍵任務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可提供虛擬專網服務。在穩定性的確保上,華云數據自主研發了云計算資源調度和管理系統——云巢,該產品可對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以保障云服務器始終處于健康運行狀態,同時,系統還提供了強大的HA功能,在物理服務器意外宕機后,華云數據云系統能夠在5分鐘內自動發現并調度受宕機影響的云服務器重新在其他正常工作的物理服務器上重新啟動,極大地保障了用戶系統的穩定性。
事實上,盡管BATH們不斷增強自身實力,以提升云服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但這依然是眾多用戶沒有將業務遷移到云計算平臺上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中小企業受資金、人力等限制,他們基本上沒有足夠的費用投入到云計算建設中,而紛紛采用了第三方的云服務,但對于一些大型企業,他們仍然較多采用了自建云計算中心的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云服務的真正普及依然尚需時日。
對于BATH這些云服務提供商們,真的是要賭上云計算之名,苦練內功,為用戶打造真正安全穩定的云服務,才能讓云服務被更多的用戶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