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幾年前人們對云計算的憧憬就是要讓云計算的使用像用水用電一樣簡單,這句話也在當時很多云計算大會上能夠聽到,之所以如此形容對云計算的使用,在于云計算的本質就是服務,不管是IaaS、PaaS、SaaS,最后一個S代表的是服務。既然作為一項服務,那么云計算提供商賣的就不是技術也不是產品。所以對云計算的評判和選擇應該從一個服務的視角去挑選。
云計算賣的不是技術而是服務
近幾年云計算已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云計算的優勢有目共睹,云計算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對物理服務器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按需索取。目前國內幾家比較大的云計算公司,就產品本身而言,在技術層次和產品功能上雖然略有差異,但對用戶來說,他們關注的不是你使用了何種技術,而是能獲得怎樣的服務,例如部署一個環境需要多長時間?是否穩定?性能如何?安全等級如何?這一系列的問題才是用戶想知道的。
除此之外,對于一個大型企業來說,管理服務和云服務相輔相成才能滿足他們的IT需求,所以一個好的云服務,運營管理同樣關鍵。云計算要真正做到全面應用落地,高品質的運營和服務是基礎,這也是企業客戶在部署云服務時最應該關注的一點,也是國內外廠商在推云計算服務時進行差異化的一張核心牌。例如, IBM在中國推出的SCE+企業級云計算服務可根據最終用戶的需求,最高可提供99.9%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且該SLA是基于虛機可用性的SLA,而非其他公有云平臺基于平臺可用性的SLA;微軟的Azure最高能提供在2小時之內響應客戶需求的關鍵業務響應服務;而國內的云計算服務新銳廠商華云數據,借助其在IDC領域多年的積累,和在云計算領域多年的研發與探索,并通過不斷的技術與業務模式創新為用戶提供融合的云計算服務,以讓更多中小企業用戶可以基于華云數據提供的云平臺,進行各種云應用的開發與交付。
基于運營和服務的用戶體驗
實際上,云計算是商業和服務交付模式的創新,以公有云為例,之所以能夠受到市場的歡迎而迅速發展,離不開他本身的優質特性。無需IT基礎設施、超大規模、高擴展性、通用性、按需服務、便捷低成本,這些特性讓云成為了一個龐大的資源池,用戶可以像買水、買電一樣購買這些資源。云計算的這種創新模式,讓企業樂于選擇用云來滿足自身業務變化的需求。
而從云服務提供商的角度來看,云計算的價值能否在用戶端得到體現,專業的運營管理和高質量的運維服務是基礎。優質的云服務首先要保證云平臺系統運行穩定,且提供專業、完善的云端服務給用戶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支撐其業務的快速發展,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實現成本的大幅降低。這是評估云是否被企業采用的重要指標。有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未來的兩到三年將超過80%的企業或產業信息化與云服務及其他第三方平臺技術相關聯,這就意味著如果供應商的云服務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企業業務,這也是為什么企業將業務遷移到云上要非常小心,同時一個高質量的云服務對企業來說是多么重要。
企業需要高質量的云服務
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云服務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近幾年亞馬遜EC2和S3多次遭受服務中斷的困擾來看,整個云計算產業都已經意識到在企業發展逐漸向云遷移的今天,提高云的服務質量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早在2008年,互聯網數據中心就發布過關于云計算服務所面臨挑戰的調查數據,其中指出了云服務中存在的10大障礙,包括云服務的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等。因此,對于提供商來說,必須在技術上實現構建強大的云服務平臺,建立和管理托管基礎設施、研究數據分布計算技術和高效的、可靠的、可擴展并自動支持異地隨時按需存取的在線數據訪問服務。
獲取云服務必須即時支付費用才能獲得使用的權利,所以對企業來說希望自己的付出能獲得相應的回報,即獲得相應的云計算服務質量保證。這也是為什么要將SLA引入云服務當中。明確該服務所提供的性能水平和質量等級,并控制和保證云計算服務的正常執行,有利于用戶形成對服務質量合理的期望,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小結
云計算的核心就是服務,只有以服務的形式將其特征和優勢展現出來,才能讓其落地被企業使用,這也是其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形式。
顯然,對于云服務提供商來說,為搶占云計算這塊大蛋糕,都在以不同的云服務內容和形式進行著激烈的競爭。而用戶也在琳瑯滿目的云服務中挑選著符合自己需求且能夠在成本支出和服務質量上達到平衡的方案。云計算的競爭是服務的競爭,做好服務才能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