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消息,在火熱的7月,混合云也火起來了。先是,中國電信云公司宣布與VMware合作向市場推出混合云服務;接著,阿里云公司宣布與浪潮合作共同推進智慧城市,目標也是混合云。最近,IBM公司宣布其收購的Softlayer混合云服務也已經獲得了很多用戶,微軟公司也稱其是唯一能夠提供私有、公有和混合云的廠商。
IDC的預測數據顯示,未來混合云將占據整個云市場的67%。混合云熱度升溫,引發新一輪產業競爭,廠商之間彼此關于“真假”混合云爭論的“口水戰”也不斷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用戶應該如何選擇?究竟混合云的難點在哪里?市場上哪些廠商能夠真正提供混合云?為此,《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用戶和主流廠商。
混合云成主流引發廠商口水戰
來自賽迪顧問的調查數據顯示,55%的企業及組織正在使用或正在評估混合云,賽迪顧問分析師也預測,混合云在未來3年將處理20%的工作內容。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營銷及運營總經理嚴治慶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顧名思義,混合云是橫跨于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用以實現企業內部IT技術架構、資源和公有云平臺、服務之間無縫銜接、互通互操作的解決方案。其優勢在于,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業本地自建的IT基礎設施和資源,滿足企業對于全部敏感和關鍵數據、業務的100%控制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在需要的時候及時調用公有云資源,充分利用公有云靈活擴展、快速部署、按需付費等優勢。從業務場景上看,企業可以選擇將內部業務部署于私有云,將對外業務部署于公有云,在確保控制權的同時,利用公有云來降低成本和技術投入;此外,客戶也可以選擇將公有云作為應對峰值的無限擴容手段,在應用高峰期調用公有云,以滿足增量需求。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忠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云是我們推動信息化與制造業融合,推動智慧城市、產城一體化最好的支撐技術。但我們必須在考慮數據安全和數據可控性的同時,兼顧數據的共享性,所以選擇一部分放在私有云上,一部分放在公有云上。我們對云技術的利用必須選擇混合云。”
應該說,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選擇,代表了很大部分客戶的選擇方向。這不僅僅是出于安全的考慮,也包括對原有的IT資產的保護以及對企業某些特殊性的考慮,因此,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了混合云。 中國電信云公司首席技術官廣小明坦言:“中國電信云公司在做云的這兩年時間里對客戶需求感受很多,一方面客戶有云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原有的IT基礎設施不能拋棄,尤其是企業客戶。在這樣的背景下,混合云必然成為選擇的主流。”
賽迪顧問分析師陳靚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13年混合云計算模式出現后,發展勢頭日益強勁,這主要得益于用戶對云計算認識上的深化和技術上的進步。
混合云將成為云計算領域的主流,使得廠商之間搶占混合云話語權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就在中國電信與VMware宣布合作的當天,VMware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只有中國電信云和微軟的云能夠真正地實現通透混合,其他的服務提供商包括傳統IT陣營的IBM與互聯網起家的亞馬遜與阿里云都只是“徒有虛名”。其論調引發了業界新一輪口水戰。
回應宋家瑜的論調,阿里云總裁王文彬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傳統IT做的根本就不是云計算,阿里云的做法是在云上圈出一個邏輯私有的安全域,透過VPN來進行兩部分的連接,這個部分完全由客戶自己來運營,來實現客戶對安全性等的需要。這樣既可以實現隔離,又能夠獲得云計算的彈性和低成本。
究竟誰能混合、誰不能混合?“互聯網”和“電信運營商”以及“傳統IT”三類云計算提供商圍繞混合云話語權各執一詞,引發云計算市場競爭新一輪口水戰。
混合有門檻用戶應選有案例的伙伴
對于不同陣營的真假“混合云”的口水之爭,今日科技的張群英認為,其實混合云沒有標準,事實上云是一個理念,每一類廠商都有自己的實現路徑。
應該說相對于單純的公有云和私有云,要解決好混合云的問題,依然是有一定難度的。陳靚認為:“部署混合云的很大難點在于部署成本的優化、數據的整合和共享機制以及混合云安全性和局限性幾個方面。”談及公有云的難點,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中國云計算創新中心資深總監王楓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與陳靚類似的觀點,客戶現有本地IT設施與公有云的對接問題,包括如何在同一個平臺上同時管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服務、數據轉移、應用和業務移植、應用開發等環節。要求廠商具備軟件開發架構、系統管理平臺、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技術、虛擬化架構以及數據服務等五個方面能力。
甲骨文大中華區應用咨詢部總經理謝鵬博士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則表達了不一樣的觀點。謝鵬認為:在很多人看來,企業構建混合云時,即公有云、私有云與企業自建的混合,進行集成以實現數據的自如調用是最大的問題,但其實這并非是目前企業云應用的最大障礙。這樣考慮問題仍是沿用傳統IT建設的思路。而事實上,企業采用混合云模式更多是為了解決企業不斷產生的碎片化的IT需求,他們之間更多是松耦合的關系。
所以謝鵬認為從用戶選擇的角度看,影響企業云應用決策的關鍵因素有:一是看云服務軟件本身是否能夠提供在易用性與功能性上都超越往常的良好客戶體驗;二是看實施服務商是否具備使云部署可以短周期、低成本地落地的能力。云服務并非不需要實施,只是與傳統自建系統的實施在方法、內容和技能上均有不同的要求。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博士生導師張云權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因為混合云的目標是要解決客戶對IT成本、靈活性和安全性等需求,而在這樣的需求目標下,尋找合作伙伴、供應商,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考量:一是看對方是否有類似的成功案例,有沒有做過混合云比較成功的先例;二是要看對方的設計理念是否與自己的需求相吻合。
王楓認為,用戶對于混合云的采用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考量:需要考慮供應商是否具備在公有云、私有云等方面的經驗;是否在架構設計與應用開發上有相應的經驗,尤其是需要具備在不同的分布式節點上實現集成、開發等相應的經驗。在王楓看來,用戶做云絕不是為云而云,主要是基于成本、效率和業務創新的需求,當然作混合云是有一定的技術門檻的,畢竟是比原來多了一個層次,但應該說技術的瓶頸是能夠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