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正不斷創新信息處理方式和服務模式,深刻影響著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日益成為提高資源利用率、構建國家信息優勢、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基礎。4 日召開的中國國際云計算技術和應用展覽會(Cloud China 2014)上,業內人士分析提出,我國應進一步加強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標準制定,加大科研投入和示范推廣力度,加強對網絡與信息安全的保護,不斷優化云計算產業發展環境。
云計算產業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
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收入達到606.8億元。當前,全球云計算正處于發展的初期,主要發達國家都把云計算作為搶占新一輪經濟技術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選擇,力求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在會上表示,我國同樣也面臨云計算發展的歷史性機遇。許多電信運營商、硬件設備的提供商、軟件開發商和互聯網企業等,都紛紛發布了相關的云計算戰略和云計算解決方案。各類云計算產品和方案層出不窮,云計算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據了解,本屆展會的主題是促進云計算行業應用落地,優化信息消費環境,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去年國務院頒布的《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指導意見》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13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超過2萬億,增長25%以上,移動互聯網用戶和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的增長,消費重心逐漸從終端消費向移動內容服務轉移。
分析人士認為,從前臺層面看,云計算將應用的計算從終端轉移到服務器端,符合移動互聯網移動便捷的特征;從后端層面看,用戶數據量的激增,要求后臺具有更強的數據存儲和數據分析能力,這將進一步催生云計算服務。云計算將獲得巨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智慧城市對云計算應用服務發展將帶來重大的機遇。我國推進建設的智慧城市已經超過300個,智慧城市建設將逐漸由硬件投資轉移到軟件和應用上,將帶來個人、政府、企業等客戶應用的大量增加,構建一個統一集中的云平臺,是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安全地實現海量數據存儲、共享、傳輸的有效途徑。云計算應用于服務,應當積極把握智慧城市發展的契機,致力于惠及城市公共數據、運行數據、智慧應用信息,通過底層數據關聯交互來實現城市基礎數據信息在行業間應用的共享。
信息安全是云計算發展的主要障礙
在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的同時,也需清醒認識到,在推動云計算項目落地實施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我國云計算的平臺已經很多,一些數據中心已經從硬件上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仍存在重建設、輕應用、服務能力比較薄弱、核心技術差距還比較大、發展環境不夠完善等問題。信息安全的挑戰也日益突出,數據中心無序發展的苗頭也有所顯現。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表示,信息安全是云計算發展的主要障礙。在當前網絡間諜,包括商業性間諜和惡意網絡攻擊技術不斷發展,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安全幾乎是一個不可克服的障礙。所以,目前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不管是云服務、云存儲或是云計算,都還只限于非敏感信息。
周宏仁表示,比如視頻、游戲、音樂和其他的娛樂節目等,無論是政府或者是企業重要核心的信息,都不大可能使用云服務、云存儲,以及公有云計算服務來進行處理,特別是政府和企業的核心業務所處理的信息。但非敏感信息也是量大面廣,也能為云服務和云存儲提供極大的市場空間,是信息消費的一大領域。
五方面助推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從事云計算研發、制造和服務的企業數量正在高速增長,云計算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技術儲備及產業的轉化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產業鏈條初具雛形。一批云計算項目進入了實施階段,重點行業領域應用開始起步。
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在論壇上表示,工信部在2013年已經完成“十二五”規劃的中期評估并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目前針對云計算的“十三五”規劃已經啟動。
周子學表示,云計算要以創新發展能力為主線,著力培育云計算骨干服務企業創新服務模式、豐富應用的形態,增強關鍵技術和產品的能力,實現云計算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要加強規劃引導和合理布局。統籌規劃全國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云計算服務產業的發展,支持形成具有區域特色、行業特色的云計算應用。
二是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云計算服務模式。支持超大規模云計算操作系統、核心芯片等基礎技術的研發,推動產業化,逐步形成一批滿足重點領域需求的安全可控關鍵技術的產品。
三是要加強云計算應用示范推廣。面向具有迫切應用需求的重點領域,組織實施試點示范工程,以大型云計算平臺建設和重要行業試點示范、應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調發展。
四是要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第四版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等,加快光纖寬帶建設,穩步推進三網融合,全面提高寬帶的普及率和接入寬帶,為云計算發展提供更強大的網絡基礎設施支持。
五是要加強標準體系建設。組織開展云計算以及服務的標準制定工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構建云計算標準體系。力爭到“十二五”末,云計算在重點領域應用得到深化,產業鏈條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協同推進的產業發展格局。